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1本字典中找到 65 條與「弟子」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中国百科全书】的查詢結果:
中國百科全書 【1】十大佛弟子

  shida  fodizi

  釋迦牟尼的十個著名門徒。傳說他們各有一方面的獨特專能。

  舍利弗  據《佛本行集經·舍利目連因緣品》、《增一阿含經》卷叁、《大智度論》卷十一等記載,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屬婆羅門種姓。謂其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稱爲“智慧第一”。

  目犍連  或作大目犍連,略稱目連。據《佛本行集經·舍利目連因緣品》、《增一阿含經》卷叁等記載,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郊人,屬婆羅門種姓。初與舍利弗同師“六師外道”,精通教法。皈依釋迦牟尼後,侍佛左邊。傳說其神通廣大,稱爲“神通第一”。

  迦葉  或稱大迦葉。據《佛末得集經·大迦葉因緣品》、《增一阿含經》卷叁竺記載,下列屯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屬婆羅門種姓。謂其苦行有德,少欲知足,常修“頭陀行”(佛教12種苦修的總稱),稱爲“頭陀行第一”。傳爲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

  阿尼律陀  意譯“如意”、“無貪”,或譯阿那律。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論》卷叁等記載,迦毗羅衛國人,甘露飯王之子,釋迦牟尼之堂弟。傳說出家之初,因懈怠貪睡受責,後乃立誓不眠,勤勉精進,得天眼通,能見天上地下六道衆生。稱爲“天眼第一”。

  須菩提  又作須浮提、蘇補底,意譯“空生”、“善吉”、“善現”、“妙生”等。據《撰集百緣經·須菩提惡性緣》、《增一阿含經》卷叁等的記載,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城人,屬婆羅門種姓。以能深入理解佛法性空,故稱爲“解空第一”。

  富樓那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略稱,意譯“滿慈子”。據《佛本行集經·富樓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經》卷叁等的記載,迦毗羅婆蘇(即迦毗羅衛)人。國師婆羅門之子。傳說一出家即證阿羅漢果。因善于講解佛教義理,以辯才出衆,稱爲“說法第一”。

  迦旃延  舊譯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稱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據《佛本行集經·那羅陀出家品》、《中阿含經》卷二十八等記載,古印度阿槃提國婆羅門之子。原出家學“外道”,後從釋迦出家。謂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稱爲“論議第一”。

  優婆離  又作優婆利、優婆離、邬波離、優波利等,意譯“近取”、“近執”。據《佛本行經集·優婆離因緣品》、《五分律》卷3等記載,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人,屬首陀羅種姓。出家後奉持戒律,無所觸犯,稱爲“持律第一”。相傳佛教第一次結集時,由他負責闡述戒律。

  羅  羅  亦譯羅護羅、羅怙羅、意譯“覆障”、“障月”、“執月”,也稱“羅雲”。據《佛本行集經·羅  羅因緣品》、《翻譯名義集》卷一等的記載,爲釋迦牟尼在俗時夫人耶輸陀羅所生。15歲出家,爲佛教有沙彌之始。謂其“不毀禁戒,誦讀不懈”,密行超人,稱爲“密行第一”。

  阿難陀  略稱阿難,意譯“歡喜”、“慶喜”。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大智度論》卷叁、《五分律》卷叁等的記載,爲釋迦牟尼的堂弟。釋迦成道回鄉時跟從出家。25歲起侍衆釋迦25年。曾勸請釋迦接納婦女爲僧團成員,從此佛教僧團中始有僧尼二衆。傳說佛教第一次結集時,由他誦出經文。現存佛教經典以“如是我聞”四字爲卷首語,以表明經文內容確系阿難陀親耳聽佛所說。謂其長于記憶,稱爲“多聞第一”。(李榮熙  無湛)

中国百科全书中的【1】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