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华严随疏演义钞并三宝章] 别相者。谓三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厂家宝也。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别相也。(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也。)三僧宝谓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乃至三贤十圣。各各修证地位不同。故名僧别相也。(三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者。 - 明·一如等 撰
[亦名别体三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三宝。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三僧宝谓禀佛教法。修因得果。即声闻缘觉菩萨。是为僧宝。(声闻。因闻佛声教而得悟道。缘觉。因观十二因缘而得觉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