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4本字典中找到 286 條與「涅槃」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三藏法数】的查詢結果:
叁藏法數 【1】涅槃

  [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一性淨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諸法實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淨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淨即不滅者。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爲不生不滅。)二方便淨涅槃方便猶善巧也。智既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2】涅槃

  [出大智度論]  一有余涅槃謂見思煩惱已斷。尚余現受色身未滅。是名有余涅槃。(見思煩惱。即見思惑。于意識起諸分別曰見惑。于塵境起諸貪愛曰思惑。)二無余涅槃謂見思二惑與所受五衆之身。俱得滅盡。無有遺余。昌名無余涅槃。(五衆即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3】涅槃

  [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雲不生不滅。一性淨涅槃謂諸法寶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諸法寶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淨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淨即不滅者。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爲不生不滅。)二圓淨涅槃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淨。據性而言。雖無染淨。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4】涅槃八味

  [出方等般泥洹經]  涅槃。梵語具雲摩诃般涅槃那。華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是乃叁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諸佛不增。在衆生不減。而有八種法味。故泥洹經立此八味之名也。(法味者。謂諸法中之義味也。)一常住謂此涅槃之理。徹叁際以常存。亘十方而常在。故曰常住。(叁際者。即過去未來現在叁世也。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二寂滅謂此涅槃之理。寂絕無爲。大患永滅。故曰寂滅。(大患者。生死也。)叁不老謂此涅槃之理。不遷不變。無增無減。故曰不老。四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5】四種涅槃

  [出成唯識論]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真如理。隨緣變造一切諸法。雖有煩惱垢染。而本性清淨。具足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衆生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無有分別。故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二有余依涅槃謂煩惱之障雖滅。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爲所依。故名有余依涅槃。(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叁無余依涅槃謂煩惱既盡。所余五陰之身亦滅。故名無余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6】涅槃四種大樂

  [出大涅槃經]  一無苦樂無苦樂者。謂無世間之苦樂也。世間之樂。即是苦因。故經雲。不斷樂者。則名爲苦。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二大寂靜樂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以其遠離一切愦鬧法故。以大寂靜名爲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叁大知樂謂諸佛如來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見。名爲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四不壞樂謂如來之身。非煩惱無常之身。猶如金剛。不能毀壞。身不壞故。名爲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7】修大涅槃得五事

  [出大涅槃經]  涅槃。梵語具雲摩诃般涅槃那。華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即大乘涅槃也。一不聞得聞謂大涅槃甚深微密之義。一切衆生心中。無不具足。以由曠大劫來。無明覆故而不得聞。今者修習大涅槃法。達于如來性常之理。昔所不聞而能得聞。是爲不聞得聞也。(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二聞已利益謂聞是大涅槃微妙已。思惟其義。複能書寫讀誦。爲他廣說。令彼開解自利利他。則爲一切天人之所敬仰。不久得證佛果菩提。是名聞已利益也。(梵語菩提。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8】菩薩修十法見涅槃

  [出涅槃經]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經雲。師子吼問佛言。菩薩成就幾法。能見如是無相涅槃。至無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則明見涅槃無相。至無所有處。(滅度者。謂大患永滅。超度叁界也。無相涅槃者。謂涅槃之法。離一切色相也。)一信心具足謂修菩薩行。須發起圓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如經所雲。深信十方諸佛。方便示現。一切衆生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亦信如來永無生老病死。乃至信于如來。畢竟不入涅槃之類。是名信心具足。(闡提。梵語具雲一闡提。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9】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

  [出涅槃經]  一漸漸轉深謂如來所說涅槃之法。隨順衆生根性。利鈍大小。無不令其各各獲益。次第修證。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經所說。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須陀洹果乃至菩薩果佛果之類。猶如大海之流。從淺而至深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士。梵語沙彌。華言息慈。梵語比丘。華言乞士。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優婆塞戒。即五戒也。沙彌戒。即十戒也。比丘戒即二百五十戒也。菩薩戒。即十種戒也。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二深難得底謂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 【10】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

  [出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一小乘外道論師此外道師。說諸受陰盡。如燈火滅。種壞風止。名爲涅槃。(陰即身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二外道方論師此外道師。說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名爲涅槃。(諸方即四方也。)叁外道風仙論師此外道師。說風能生長命物。能殺命物。風造萬物。能壞萬物。名風爲涅槃。(命物者。謂有命之物也。)四外道韋陀論師此外道師。說從那羅延天齌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一切有命無命物。從梵天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中的【10】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