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5本字典中找到 144 条与“罗汉”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三藏法数】的查询结果:
三藏法数 【1】罗汉三义

  [出翻译名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是为无生。无法可学。是为无学。或言不翻者。名含三义故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杀贼贼即见思惑也。以其劫入功德之财。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为贼。阿罗汉能断三界见思之惑。故名杀贼。二不生不生即无生也。谓阿罗汉即断见思惑尽。更不受三界生。故名不生。三应供谓阿罗汉智断功德既已具足。应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智谓得漏尽智。断谓断三界见思惑尽也。)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 【2】六种阿罗汉

  [出法华玄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皆名违缘也。第四果即阿罗汉。初果即须陀洹也。)二思法阿罗汉谓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名法。三护法阿罗汉谓于所证之法。心生爱乐。善加守护。故名护法。四住法阿罗汉谓住于所证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 【3】十六大阿罗汉

  [出法住记]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三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三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遇世间。设大施无遮会时。即同诸眷属。蔽隐圣仪。同于凡流。密受供养。令施者得胜果报。饶业有情。是为十六大阿罗汉也。(三明者。天眼明。漏尽明也。六通者。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中的【3】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