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60 条与“八识”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常见辞汇】的查询结果:
佛学常见辞汇 【1】八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兹列表说明如下: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八识

  所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切种子,都收藏在第八识里,遇到缘,就会发行现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种子就会生出果来一样,所以叫做田。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八识

  即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因它能含藏诸法的种子。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八识

  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八识体别

  所有八识的体性各别不同,这是唯识宗的正义。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八识体一

  所有八识的体性都是一体,这是唯识宗的异义。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7】八识心王

  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8】八识二无我

  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种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中的【8】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