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993 条与“”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常见辞汇】的查询结果:
佛学常见辞汇 【1】

  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

  指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四禅定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四空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

  即禅那,华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

  没有智慧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

  指能断一切妄惑的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

  指能断一切妄惑的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7】

  非常肯定的答案,为四种问答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8】

  禅定能生一切的功德,故名根,为五根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9】

  佛名。见定光佛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0】

  禅定与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1】

  三聚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2】

  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乱想,为五力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3】

  定慧二门之一。见二门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4】

  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散者散乱,心常攀缘于六尘之境。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5】

  (喻)定心湛然,犹如止水。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6】

  1.常住不变的形相。2.入定的相状。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7】

  指只有声闻或缘觉或菩萨之一种种子的众生,如果兼具二种或三种之种子的众生则叫做不定性,如果完全没有三乘之无漏种子,而只有人天之有漏种子的众生又叫做无种性。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8】

  禅定之学,为三学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19】

  一定受报的业。定业有善恶两种,善的定业,定受乐果,恶的定业,定受苦果。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0】

  在差别的因果中,互为差别,而不相混乱,叫做定异。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1】

  禅定与智慧。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2】

  持戒与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3】

  观察空相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4】

  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5】

  定多慧少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6】

  灭尽定的简称。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7】

  正念与正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8】

  入于禅定之中。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29】

  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0】

  正确的禅定,亦即把心安住于一境,不乱不动,是八正道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1】初禅

  四禅定中之第一禅名。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2】大寂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3】共戒

  二戒之一。见二戒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4】光佛

  燃灯佛。释迦佛在因位时曾买五朵花奉献给此佛,因而获得未来成佛的记别。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5】

  金刚部的入定印。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6】恒沙

  多如恒河沙数的禅定,为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察众机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7】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无漏学。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8】金刚

  又名金刚三昧,即菩萨于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39】

  决定的信心。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0】

  简称定业,即必定受报的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1】

  六种住之一,即菩萨自八地以上,得不还不退之位。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2】空处

  四无色定之一,厌色缘空而入定,此定与无边的虚空相应,所以叫做空处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3】灭尽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4】深禅

  深妙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5】四禅

  四种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禅天的禅定。见四禅天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6】四空

  又名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心想出离患难重重的色(色蕴物质)的牢笼,于是舍色想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识无边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相应;无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7】我慢

  又名悭执定,即取着禅定中所现的种种异境以为特殊微妙。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8】无想

  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一种泯灭一切心想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49】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见五五百年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0】智悲

  大定大智大悲,此三是佛的三德。佛心澄明寂静叫做大定;因澄明的缘故,遍照一切法界,叫做大智;因遍照一切法界的缘故,对于痛苦的众生生起救济的心,叫做大悲。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1】慧二乘

  以定慧二种法来配于吾人的左右手,左手为定手,右手为慧手。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2】性二乘

  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3】性声闻

  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见五种性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4】性缘觉

  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见五种性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5】金刚灭

  与金刚三昧同义。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6】九次第

  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以上是色界四禅天的根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上是无色界四处的根本定)、灭受想次第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7】六种决

  菩萨修六度,能得六种的决定,即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菩萨一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持戒之力菩萨一定常生于富贵之家。三、不退决定,谓由忍辱之力菩萨所修之善法一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谓由精进之力菩萨修习善法一定无有间断。五、定业决定,谓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8】灭受想

  灭尽定的别名。见灭尽定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59】十遍处

  与十一切处同。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0】四禅八

  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1】随类不

  佛菩萨为了济渡众生,而示现不一定的身体。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2】邪性

  简称邪性定、邪定、邪定聚、邪聚等,为三聚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3】波罗蜜

  又名静虑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4】性喜乐地

  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第二禅天,因此地的天人,住于殊胜美妙的禅定之中,因而生起心识的喜乐,故名。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5】空无边处

  修空无边处的禅定。在人间修得这种禅定的人,死后便生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去。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6】色无边处

  简称识处定,即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的禅定,为四空处定之一。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7】识无边处

  见四空定条。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8】繁兴永处那伽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龙之静潜深渊,能现大变而不失定力,所以叫做龙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9】非想非非想处

  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70】非有想非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处的禅定。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71】慧解脱解脱知见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以上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恶,定者使心不乱,慧者破妄证真,解脱者离诸系缚而证涅槃,解脱知见者即涅槃所起之智慧。前三为修因,后二为结果。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中的【71】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