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八卷八页云:今我大师、昔菩萨位、于三无数劫,供养几佛耶?颂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论曰:初无数劫中,供养七万五千佛。次无数劫中,供养七万六千佛。后无数劫中,供养七万七千佛。 - 朱芾煌
凡三卷。唐代善无畏译。又作苏悉地供养法。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述苏悉地经供养持诵之法,其内容包括赞叹法、忏悔、归命三宝、发菩提心、发胜愿、灌顶印、四种念诵、二种成就物、观心、请火天等诸真言。另有善无畏所译二卷之别本,亦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书在开元释教录与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均未见载,故或谓本书乃善无畏所撰著者。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说苏悉地之供养法。
瑜伽四十四卷四页云:已得众具自在菩萨,化作化身,或一,或二,或复众多,乃至百千俱胝等数。此一切身、皆于如来及制多所,恭敬礼拜。复从如是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或百,或千,或过是数。此一切手、皆持无量出过诸天上妙华香殊胜可爱种种珍宝,奉散如来及制多所。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真实功德。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最上最妙环钏璩印宝庄严具幢盖旛灯种种供具,供养如来及以制多。如是等类已得众具自在菩萨所设供养,皆属自心。如是菩萨,不更希求如来出世。何以故?由此菩萨、已得证入不退转地;一切佛土,往来供养,皆无碍故。 - 朱芾煌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又称阿■供养法、阿■如来念诵法、阿■念诵仪轨、阿■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即劝请供养阿■如来之法。内容叙述行者先入本尊之精舍,面向东方,长跪合掌、忏悔、随喜、劝请、回向、发愿,其次于本尊像前结跏趺坐,或半跏坐,为救济安乐一切有情,令速证无上菩提悉地,明示诵诸真言等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出增壹阿含等见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经十二天法之经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经末题名“十二天仪轨”。十二天系指总摄一切天、龙、鬼、神、星宿、冥官等护持世间之诸尊。本经内容即依十二天之喜怒而述二利二损,行者可随所祈愿之种类而行不同之供养法。此外,大正藏第十八册另收有供养仪式一卷,内容依大日经法摘录供养仪式之要旨,略述二十四法,并图示手印及真言。然译者不详,或谓亦系不空所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凡二卷。唐代不可思议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略称供养次第法疏、不思议疏。随文解释大日经疏卷七供养念诵三昧耶法门一卷五品。初揭七言四句之归敬颂,其次分为:述大意、说来由、释题目、随文解释等四门。撰者生平不详,依本书卷末所载,仅知其为新罗零妙寺之沙门,且曾亲炙受教于善无畏三藏。[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七、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秘密仪轨随闻记卷二十三]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阿弥陀如来之陀罗尼及供养法,教人证念佛三昧则必生净土。
瑜伽四十四巻二页云:此中菩萨、唯供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养不现前佛、及以制多,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 朱芾煌
集论七卷七页云:声闻藏法、菩萨藏法、等从如来法身所流;何因缘故,以香鬘等供养恭敬菩萨藏法,便生广大无边福聚;非声闻藏法?以菩萨藏法,是一切众生利益安乐所依处故。能建大义故。无上无量大功德聚所生处故。 - 朱芾煌
(经名)一卷,失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唐中印度沙门善无畏译
说护身,洒身,涂地,除萎华,三摩耶灌顶,结发,献水,乃至五净等。各有真言,手印,三部或通或别之不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