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229 条与“和尚”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11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216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和尚 大和尚 戒和尚 白足和尚 百灵和尚 宝寿和尚 本溪和尚 布袋和尚 草堂和尚 长耳和尚 船子和尚 打地和尚 大和尚山 大通和尚 大阳和尚 大珠和尚 洞安和尚 兜率和尚 法华和尚 佛澳和尚 浮杯和尚 福溪和尚 付衣和尚 公期和尚 古寺和尚 过海和尚 黑涧和尚 黑眼和尚 红螺和尚 金牛和尚 金沙和尚 利山和尚 岭珏和尚 龙山和尚 楼子和尚 蒙溪和尚 米仓和尚 米岭和尚 椑树和尚 破灶和尚 齐峰和尚 清田和尚 鹊巢和尚 日子和尚 乳源和尚 石臼和尚 石林和尚 石梯和尚 水空和尚 水潦和尚 水塘和尚 松山和尚 堂头和尚 天王和尚 乌臼和尚 逍遥和尚 兴平和尚 秀溪和尚 雪庵和尚 一休和尚 幽溪和尚 元康和尚 云山和尚 则川和尚 止观和尚 猪头和尚 紫桐和尚 宝盖山和尚 布水岩和尚 长平山和尚 大乘山和尚 大天寿和尚 后白云和尚 后招庆和尚 龙穴山和尚 憩鹤山和尚 日容远和尚 睡龙山和尚 天柱山和尚 延长山和尚 赵横山和尚 智异山和尚 竹园山和尚 百丈涅槃和尚 沧州米仓和尚 彻翁和尚语录 陈州石镜和尚 鼎州德山和尚 鄂州茱萸和尚 福州永泰和尚 抚州覆船和尚 关南道吾和尚 灌州灵岩和尚 灌州罗汉和尚 汉南高亭和尚 杭州多福和尚 杭州天龙和尚 和尚在钵盂在 洪州东禅和尚 洪州米岭和尚 湖南祇林和尚 华亭观音和尚 吉州福寿和尚 吉州禾山和尚 吉州匡山和尚 吉州止观和尚 嘉州东汀和尚 嘉州黑水和尚 建州梦笔和尚 金华俱胝和尚 金陵天宝和尚 晋州大梵和尚 晋州霍山和尚 京兆府米和尚 京兆公畿和尚 京兆三相和尚 京兆蚬子和尚 京兆香城和尚 荆门上泉和尚 景川和尚语录 绝海和尚语录 朗州古堤和尚 连州宝华和尚 庐山护国和尚 庐山庆云和尚 庐州大觉和尚 潞州渌水和尚 洛京柏谷和尚 洛京南院和尚 洛京嵩山和尚 密庵和尚语录 明州布袋和尚 南雄地藏和尚 南岳横龙和尚 南岳金轮和尚 南岳南台和尚 千岁宝掌和尚 泉州东禅和尚 泉州瓦棺和尚 饶州峣山和尚 如净和尚语录 韶州大历和尚 韶州华严和尚 韶州林泉和尚 韶州灵瑞和尚 神会和尚遗集 蜀川西禅和尚 水西南台和尚 苏州西禅和尚 台州浮江和尚 台州胜光和尚 潭州谷山和尚 潭州灵泉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岳麓和尚 魏府大觉和尚 婺州苏溪和尚 襄州历村和尚 新罗大茅和尚 新罗龟山和尚 新罗云住和尚 兴元大浪和尚 虚堂和尚语录 玄泉二世和尚 雪江和尚语录 杨州丰化和尚 仰山东塔和尚 义堂和尚语录 义云和尚语录 益州西睦和尚 益州应天和尚 英州观音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 幽州谭空和尚 袁州仰山和尚 月舟和尚遗录 越州干峰和尚 枣树二世和尚 漳州浮石和尚 漳州罗汉和尚 镇州大悲和尚 镇州普化和尚 镇州谈空和尚 镇州万寿和尚 镇州万岁和尚 中峰和尚广录 竺仙和尚语录 涿州纸衣和尚 淄州水陆和尚 梓州龙泉和尚 佛照光和尚语要 苦瓜和尚画语录 清拙和尚禅居集 嵩岳破灶堕和尚 五台秘魔岩和尚 新来和尚好撞钟 永平元和尚颂古 终南山丰德和尚 琅琊山觉和尚语录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西源特芳和尚语录 盐山拔队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大乘和尚(约8世纪) 虚堂和尚颂古评唱折中录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 华严和尚〔《神僧传》卷第六〕 蚬子和尚〔《神僧传》卷第九〕 华严和尚(唐幽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金和尚(唐河东悬瓮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狂僧(曹和尚)(汉洛阳告成县)[《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隐峰(亡名雉鸠和尚)(唐代州北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 自在(一钵和尚南印)(唐洛京伏牛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181】义云和尚语录

  凡二卷。又作义云语录。日僧永平义云撰,圆宗、即门等编。本录与永平道元之学道用心集同为日本曹洞宗典籍刊行之嚆矢。卷上收录杭州灵隐山独孤淳朋之赞、宝庆寺与永平寺之上堂语、小参、法语、偈颂等,卷下为拾遗,包括永平寺语、正法眼藏品目颂、义云和尚传等。

五灯会元 【182】益州西睦和尚

  益州西睦和尚,上堂,有俗士举手曰:「和尚便是一头驴。」师曰:「老僧被汝骑。」士无语,去后三日再来。白言:「某甲三日前著贼。」师拈杖趁出。师有时蓦唤侍者,者应诺。师曰:「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83】益州应天和尚

  益州应天和尚,僧问:「人人尽有佛性,如何是和尚佛性?」师曰:「汝唤甚么作佛性?」曰:「恁么则和尚无佛性也。」师乃叫:「快活!快活!」九峰慈慧禅师
  福州九峰慈慧禅师,初在沩山,山上堂曰:「汝等诸人,只得大机,不得大用。」师便抽身出去。沩召之,师更不回顾。沩曰:「此子堪为法器。」一日辞沩山,曰:「某甲辞违和尚,千里之外不离左右。」沩动容曰:「善为!」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84】英州观音和尚

  英州观音和尚,因穿井次,僧问:「井深多少?」师曰:「没汝鼻孔。」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英州观音。」曰:「见后如何?」师曰:「英州观音。」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曰:「风射破窗鸣。」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85】郢州芭蕉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僧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曰:「茏葱一木盆。」问:「如何是道?」师曰:「或横三,或竖五。」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罢举云中信,半夜太阳辉。」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86】幽州谭空和尚

  幽州谭空和尚,镇州牧有姑为尼,行脚回,欲开堂为人,牧令师勘过。师问曰:「见说汝欲开堂为人,是否?」尼曰:「是。」师曰:「尼是五障之身,汝作么生为人?」尼曰:「龙女八岁,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你试一变看。」尼曰:「设使变得,也只是个野狐精。」师便打。牧闻举乃曰:「和尚棒折那!」僧问:「德山棒,临济喝,未审那个最亲?」师曰:「已前在众里,老僧也曾商量来。」僧便喝。师曰:「却是汝会。」僧曰:「错。」师便打。上堂,众集。有僧出曰:「拟问不问时如何?」师曰:「嗄。」僧便喝。师曰:「[囗@力]」僧又喝。师拈拄杖,僧曰:「瞎师抛下拄杖。」曰:「今日失利。」僧曰:「草贼大败。」便归众。师以手向空点一点,曰:「大众!还有人辨得么?若有辨得者,出来对众道看。」师良久,曰:「顶门上眼,也鉴不破。」便下座。宝寿和尚问:「除却中上二根人来时,师兄作么生?」师曰:「汝适来举早错也。」寿曰:「师兄也不得无过?」师曰:「汝却与我作师兄。」寿侧掌曰:「这老贼!」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87】袁州仰山和尚

  袁州仰山和尚,僧问:「如何是仰山境?」师曰:「白云峰下猿啼早,碧嶂岩前虎起迟。」僧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寒来火畔坐,热向涧边行。」 - 宋·普济

佛学大词典 【188】月舟和尚遗录

  凡二卷。略称月舟录。日僧曹源滴水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日本曹洞宗僧月舟宗胡(1618~1696)以平日之随缘法语转录为文字者皆不得留存,盖恐门人堕入文字禅。其侍者滴水等窃记其言,辑为本录。内容包括上堂、对机、小佛事、真赞、偈颂等,卷末并附月舟行状一篇。

五灯会元 【189】越州干峰和尚

  越州干峰和尚,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在。」云门出,问:「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师呵呵大笑。门曰:「犹是学人疑处。」师曰:「子是甚么心行?」门曰:「也要和尚相委。」师曰:「直须与么始解稳坐。」门应「喏喏」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云门出众曰:「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师曰:「典座来日不得普请。」便下座。问僧:「甚处来?」曰:「天台。」师曰:「见说石桥作两段,是否?」曰:「和尚甚处得这消息来?」师曰:「将谓华顶峰前客,元是平田庄里人。」问:「如何得出三界去?」师曰:「唤院主来,趁出这僧著。」师问:「众僧轮回六趣,具甚么眼?」众无对。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老僧问[渐/耳]!」曰:「和尚问则且置。」师曰:「老僧问尚不柰何,说甚么超佛越祖之谈?」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师以拄杖画云:「在这里。」﹝僧后请益云门,门拈起扇子云:「扇子[路-各+孛]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0】枣树二世和尚

  枣树和尚﹝第二世住。﹞问僧:「发足甚处?」曰:「闽中。」师曰:「俊哉!」曰:「谢师指示。」师曰:「屈哉!」僧作礼。师曰:「我与么道,落在甚么处?」僧无语。师曰:「彼自无疮,勿伤之也。」僧参,师乃问:「未到这里时,在甚处安身立命?」僧叉手近前,师亦叉手近前,相并而立。僧曰:「某甲未到此时,和尚与谁并立?」师指背后曰:「莫是伊么?」僧无对。师曰:「不独自谩,兼谩老僧。」僧作礼,师曰:「正是自谩。」僧锄地次,见师来乃不审,师曰:「见阿谁了便不审。」曰:「见师不问讯,礼式不全。」师曰:「却是孤负老僧。」其僧归举似首座曰:「和尚近日可畏。」座曰:「作么生?」僧举前语,座曰:「和尚近日可谓为人切。」师闻乃打首座七捧。座曰:「某甲恁么道,未有过在,乱打作么?」师曰:「枉吃我多少盐酱。」又打七棒。僧辞,师乃问:「若到诸方,有人问你老僧此间法道,作么生只对?」曰:「待问即道。」师曰:「何处有无口底佛?」曰:「只这也还难。」师竖拂子曰:「还见么?」曰:「何处有无眼底佛?」师曰:「只这也还难。」僧绕禅床一匝而出。师曰:「善能只对。」僧便喝。师曰:「老僧不识子。」曰:「用识作么?」师敲禅床三下。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1】漳州浮石和尚

  漳州浮石和尚,上堂:「山僧开个卜铺,能断人贫富,定人生死。」僧问:「离却生死贫富,不落五行,请师直道。师曰:「金木水火土。」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2】漳州罗汉和尚

  漳州罗汉和尚,初参关南,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南打师一拳,师遂有省,乃为歌曰:「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心里疑团若栲栳,三春不乐止林泉。忽遇法王毡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师从毡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骇散疑团獦狟落,举头看见日初圆。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只闻肚里饱膨脝。更不东西去持钵。」又述偈曰:「宇内为闲客,人中作野僧。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3】镇州大悲和尚

  镇州大悲和尚,僧问:「除上去下,请师别道?」师曰:「开口即错。」曰:「真是学人师也。」师曰:「今日向弟子手里死。」问:「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师拈棒,僧转身受棒,师抛下棒曰:「不打这死汉。」问:「如何是谛实之言?」师曰:「舌拄上腭。」曰:「为甚么如此?」师便打。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问:「不著圣凡,请师答话。」师曰:「好。」僧拟议,师便喝。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4】镇州普化和尚

  镇州普化和尚者,不知何许人也。师事盘山,密受真诀,而佯狂出言无度。暨盘山顺世,乃于北地行化。或城市,或冢间,振一铎曰:「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一日,临济令僧捉住曰:「总不恁么来时如何?」师拓开曰:「来日大悲院里有斋。」僧回举似济。济曰:「我从来疑著这汉。」凡见人无高下,皆振铎一声,时号普化和尚。或将铎就人耳边振之。或拊其背,有回顾者,即展手曰:「乞我一钱。」非时遇食亦吃。尝暮入临济院吃生菜。济曰:「这汉大似一头驴。」师便作驴鸣。济谓直岁曰:「细抹草料著!」师曰:「少室人不识,金陵又再来。临济一只眼,到处为人开。」师见马步使出喝道,师亦喝道作相扑势,马步使令人打五棒。师曰:「似即似,是即不是。」师尝于阛阓间摇铎唱曰:「觅个去处不可得。」时道吾遇之,把住问曰:「汝拟去甚么处?」师曰:「汝从甚么处来?」吾无语,师掣手便去。临济一日与河阳木塔长老同在僧堂内坐,正说师每日在街市掣风掣颠,知他是凡是圣?师忽入来。济便问:「汝是凡是圣?」师曰:「汝且道我是凡是圣?」济便喝。师以手指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济曰:「这贼。」师曰:「贼!贼!」便出去。唐咸通初,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我一个直裰。」人或与布袄,或与布裘,皆不受,振铎而去。临济令人送与一棺。师笑曰:「临济厮儿饶舌!」便受之。乃辞众曰:「普化明日去东门死也。」郡人相率送出城。师厉声曰:「今日葬不合青乌。」乃曰:「明日南门迁化。」人亦随之。又曰:「明日出西门,方吉。」人出渐稀。出已还返,人意稍怠。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门外,振铎入棺而逝。郡人奔走出城,揭棺视之,已不见,唯闻空中铎声渐远,莫测其由。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5】镇州谈空和尚

  镇州谈空和尚,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麻缠纸裹。」问:「百了千当时如何?」师和声便打。问:「格外之谭,请师举唱。」师曰:「隘路不通风。」曰:「莫只这便是也无?」师乃嘘嘘。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6】镇州万寿和尚

  镇州万寿和尚,僧问:「如何是迦叶上行衣?」师曰:「鹤飞千点雪,云锁万重山。」问:「如何是丈六金身?」师曰:「袖头打领,腋下剜襟。」曰:「学人不会。」师曰:「不会请人裁。」师访宝寿,寿坐不起。师展坐具,寿下禅床。师却坐,寿骤入方丈,闭却门。知事见师坐不起,曰:「请和尚库下吃茶。」师乃归院。翌日,宝寿来复谒,师踞禅床。寿展坐具,师亦下禅床。寿却坐,师归方丈闭却门。寿入侍者寮,取灰围却方丈门,便归去。师遂开门见曰:「我不恁么,他却恁么。」 - 宋·普济

五灯会元 【197】镇州万岁和尚

  镇州万岁和尚,僧问:「大众云集,合谭何事?」师曰:「序品第一。」﹝归宗柔别云:「礼拜了去。」 - 宋·普济

佛学大词典 【198】中峰和尚广录

  凡三十卷。元代慈寂编。全名为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乃元代特赐天目山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中峰明本(1263~1323)之语要,由参学门人北庭慈寂等人所集。收录示众、小参、山房夜话、信心铭辟义解、楞严征心辩见或问、别传觉心、金刚般若略义、幻住家训、拟寒山诗、东语西话、杂着、偈颂等。中峰并广泛引用各经典要旨及诸宗师之话头,例如华严、法华、圆觉、维摩、楞伽,以及达磨、慧能、临济、黄檗、百丈、沩山、洞山等,融合诸说而主张禅净习合、教禅一致,故世人有“佛法中兴本中峰”之赞。

  本书之编次,依卍藏所收,卷首有文宗元统二年(1334)正月之大普庆寺善达密的理所上表之“进天目中峰和尚广录表”,表中述叙中峰明本之信心铭辟义解、楞严征心辩见或问、金刚般若略义等着集录之经过,并加重编而题名为“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另有日本所刊行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又称中峰和尚杂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载录中峰和尚广录所未记之示众、法语、偈颂、头陀苦行歌、托钵歌等,然未载明撰者,仅由卷末所附录日僧此山玄渊之题跋推测,本录约成书于日本后樱町天皇明和六年(1769)。[禅籍目录、禅学思想史下(忽滑谷快天)、禅宗编年史(白石芳留)]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