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密教受灌頂者之稱。灌頂者必受某金剛之金剛名也。二教論曰:“才見曼荼羅則種金剛界種子,具受灌頂受職金剛名號。”
(術語)陀羅尼集經八有金剛央俱施法,明金剛鈎之修法者。央俱施,譯曰鈎。
爲西藏佛教密宗本尊神。爲上樂金剛之明妃。頭現豬形,女身。其塑像爲與上樂金剛相抱之形。系迦爾居派修密宗時尊奉之主要本尊。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又雲歸命合掌。梵語缽啰拏摩合掌。大日經疏十叁曰:“令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雲歸命合掌,梵音名缽啰拏摩合掌。”經雲合掌叉手。梵Pra&ndotblw;&amacron;ma。
菩薩于最後位,斷最極微細煩惱之定,智用堅利,譬如金剛,叫做金剛定。有入住出叁心,入時尚居衆生位,出時則成佛,當住位完滿,將屆出定時,名金剛後心。 - 陳義孝編
即半跏坐。又作金剛跏。爲禅坐法之一。守護國界經卷二(大一九·五叁○上):“當以身作金剛結跏,謂以右腳壓左髀上,端身正坐。”[一字頂輪王經卷四](參閱“半跏趺坐”1596)
(術語)半跏坐也。守護國經二曰:“常以自作金剛結跏,謂以右腳壓左[月*坒]上,端身正坐。”
爲伽藍之德稱。金剛,比喻功德堅利;淨刹,謂清淨之土。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下叁(大四○·一四一中):“入寺踐金剛淨刹法。”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叁(大四○·四○九中):“金剛,堅利之寶;伽藍,福業之地。故以喻焉。”
(術語)伽藍之德稱。功德堅利,譬之金剛。清淨之土,謂之淨刹。行事鈔下叁曰:“入寺踐金剛淨刹法地。”同資持記下叁之四曰:“金剛,堅利之寶。伽藍,福業之地。故以喻焉。”
北魏菩提流支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將一切有爲法作九種譬喻,謂一切有爲法,猶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即:(一)星喻,謂星宿于夜間即顯明朗,而晝時爲日光所照,皆隱而不現;以此譬喻衆生昏迷,執著諸見而自以爲明了,若以正智之心照之,則衆偏見皆滅。(二)翳喻,謂人目有障翳,則見空幻之花等幻相;以譬喻衆生爲無明覆障,則見一切有爲虛妄之境界。(叁)燈喻,謂燈因膏油而焰燒無窮;以譬喻衆生之妄識,依貪愛諸種境界而生生不絕。(四)幻喻,謂諸種幻化之事,無而忽有,體本不實,此皆因幻師咒術之力而假作種種形相;以譬喻世間之山河大地,皆是虛妄幻化,此因衆生惑業之力,故而妄有種種境界。(五)露喻,謂露沾于草木而不久留,爲風所吹須臾即落;以譬喻衆生之幻身,雖于世間短暫留住,然爲無常風所吹時,則倏忽變滅。(六)泡喻,泡,水泡。謂水泡因渧(水點)、水、風叁者和合而成;以譬喻衆生因根、境、識叁法和合,而有苦樂受用之境。(七)夢喻,謂晝緣諸境,夜則感夢,惟因想而生,本無實體;以譬喻衆生緣念過去而造作諸事,境雖已滅,然緣想即現,一切有爲之法,亦皆因妄想而成,猶如夢境。(八)電喻,謂雷電之光,刹那不住;以譬喻一切現在諸法,猶如電光,倏忽變滅。(九)雲喻,謂雲能降雨澤,然又能變現無常;以譬喻衆生之阿賴耶識含藏諸法,能持未來種種境界而變現不定。
[出金剛經論釋] 金剛九喻者。乃是金剛般若經中九種譬喻也。此經有叁譯。一姚秦鸠摩羅什法師譯。二魏菩提流支法師譯。叁陳真谛法師譯。此九種譬喻。乃是魏時所譯之文。所謂一切有爲法。如星瞖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是也。(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梵語鸠摩羅什。華言童壽。梵語菩提流支。華言覺希。)一星喻謂星宿夜則明朗。日光一照。衆星皆隱。以譬衆生昏迷。執著諸見。自爲明了。若以正智之心照之。則衆見皆滅也。論雲。譬如星宿。爲日所映而不現。故智日心法。亦複如 - 明·一如等 撰
梵名Vajrapa^n!ibalin 之意譯。音譯婆阇羅波尼婆裏卑。其義有二:(一)指金剛力士爲一人。據大寶積經卷九金剛力士會所載,往昔轉輪聖王勇郡有千子及法意、法念二王子,法意曾誓言,若千位太子成佛時,當爲金剛力士,親近于佛,聞諸佛秘要密迹之事。當時之勇郡王即過去之定光如來,千位太子即賢劫中之千佛,法意王子即金剛力士,名爲密迹,故又稱密迹金剛力士、密迹力士,或稱爲那羅延,以其具有大力之故。
(二)指金剛與力士二者。據大日經真言藏品所載,金剛,系指不可越守護神,又稱難勝金剛;力士,系指相向守護神,又稱對面金剛。此二尊即一般所稱之“二王尊”,爲安置于寺門兩側之金剛神。亦有于寺門立“右弼金剛”與“左輔密迹”者,右弼即那羅延(天),以此天之神有大力能驅逐一切鬼神;左輔即密迹金剛力士。于印度,則風行安置諸天及藥叉神等,以守護伽藍。如毗奈耶雜事卷十七(大二四·二八叁上):“給孤長者施園之後(中略),佛言:“長者!于門兩頰應作執杖藥叉,次傍一面作大神通變。””[大日經密印品、陀羅尼集經卷十二](參閱“二王尊”191、“那羅延天”3029)
(天名)與金剛神,執金剛,持金剛,金剛夜叉,密迹金剛等皆同。執金剛杵護持佛法之天神也。楞伽經四曰:“金剛力士,常隨侍衛。”立于寺門兩脅之二王是也。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品記其宿世之事曆發願。
(印相)標大慢相之印契。作拳置腰側之形。理趣釋上記金剛薩埵像曰:“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
(術語)又曰密迹金剛,密迹力士,金剛力士,金剛手,執金剛等。總爲執金剛杵現大威勢擁護佛法之天神之通稱。大日如來以此金剛衆爲內眷屬,以普賢文殊等諸菩薩爲大眷屬,猶之釋迦以舍利弗等聲聞衆爲內眷屬。其他諸菩薩爲大眷屬也。密迹者,常侍佛而憶持佛秘密事之義。又知佛之叁密垂迹爲神之義。大日經名曰金剛手秘密主。楞嚴經七曰:“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遍虛空界。”金光明經鬼神品曰:“金剛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見密迹條。
護法金剛力士內秘菩薩之德。處現金剛迹,秘密保護、化導修行人,叫金剛密迹。
- 梵心居士編
(術語)言金部之密經。如教王經,理趣經等是。
金剛面,梵名Vajra^n%kus/ah! 。又稱金剛豬頭天、金剛豬面天、豬頭天。密教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北方第一位之天部。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五類天中四地下天之一。種子爲旔(ku),義爲大空不生智。叁昧耶形爲叁股鈎。其形像于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于成身會,爲身呈黑色(一說赤肉色),豬頭人身,左手握拳置于腰,右手持叁股鈎,坐于荷葉座上;印契爲右手握拳,豎食指如鈎狀;真言爲“唵(om!)縛日羅矩舍(vajra^n%kus/a,金剛鈎)娑縛賀(sva^ha^)”。又此尊相當于大教王經卷十所列水居諸天衆中之縛啰賀(梵Vara^ha )。[秘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