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 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
第六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四万二千苾刍,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鬼神众俱,面门出光,照无边界,还归面门。东方普光佛所,离障菩萨。南方日光佛所,日藏菩萨。西方功德光明佛所,功德藏菩萨。北方自在王佛所,广闻菩萨。东南方甘露王佛所,不退转菩萨。西南方智炬佛所,大慧菩萨。西北方妙音王佛所,功德聚菩萨。东北方智上佛所,常喜菩萨。上方金刚相佛所,宝幢菩萨。下方金刚宝庄严王佛所,宝信菩萨。皆来集会。通达品第二。最胜天王请问:「云何菩萨修学一法,能通达一切法?」佛答以修学般若,能通达十波罗密。显相品第三。佛答最胜,如地水火风空等相,甚深般若,亦复如是。法界品第四。佛答最胜,菩萨学深般若。有妙慧故,通达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但可智知,非言能说。于是大千变动,菩萨脱衣敷座,诸天散华奏乐,龙澍香雨,十方佛放眉光,遍照此土,还归佛顶,众会获益。最胜复问:「甚深般若,既绝语言,离诸文字,云何菩萨为诸有情说法,随顺甚深法相,不违世俗?」佛言:「具大方便善巧力故,谓大慈悲喜舍。」又问:「云何为度有情,示现诸相?」佛言:「相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示现入胎,乃至涅盘种种化相。」念住品第五。佛答最胜,菩萨行深般若,心正无乱,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及说如来功德大威神相。法性品第六。佛答最胜,如来法性不可思议,如无价珠,堕在淤泥,不为所染,依此法性修习善根,具足方便大悲愿力,不舍有情,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心得清净,深如大海,一一行中,具众行故,生净佛土,不为胎污。于是旧住天神,空中赞叹,并为光德天子现净土相。平等品第七。佛答最胜法性平等之义,并为授记。现相品第八。舍利子问先现苦行等事,最胜答之。无所得品第九。善思菩萨问最胜得受记耶?答言:「我虽受记,而犹梦等。」乃至重重问答,令众获益,最胜问佛:云何末发心者,即能发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转?佛言:「以纯净意,发菩提心,亲近贤圣,乐闻正法。远离悭嫉,正信业果,设为身命,终不作恶。」乃至佛为破四见故,说无常、苦、无我、涅盘、寂静四法。次说神咒。证劝品第十。佛为最胜说过去功德宝王佛时,治世轮王,问深正法,成然灯佛,彼时千子,即是贤劫千佛。最胜又问:云何修行,速成大道?佛言:一切善法,无不修满。又问:现何色像?佛言﹕如镜随现。又般若犹如虚空,无有一法可为譬喻。显功德品第十一。佛答曼殊室利,过去多闻佛时,精进力菩萨,即今最胜天王。又答云何护持正法,云何能调伏心等问。现化品第十二。最胜答善思问。佛所化身,更能化作无量化佛,往昔愿力清净故。及答护正法问,又有贤德天子,相与问答。陀罗尼品第十三。曼殊室利及寂静慧菩萨,共说众法不入陀罗尼功德,大千振动,天雨妙华。佛说过去宝月佛时,宝功德菩萨,有大辩才,即今寂静慧是。劝诫品第十四。佛答曼殊室利,具明信受福聚,毁谤罪过。二行品第十五。佛为曼殊室利说化他自行二种般若,及说五事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赞叹品第十六。曼殊室利、妙色天子、善名天子、大梵天王、各以颂赞、佛印成之。付嘱品第十七。佛以十法付嘱阿难,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谛听、五披读、六受持、七广说、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及为持髻梵天,说佛赞三事,最为无上,一发菩提心。二謢持正法。三如教修行。(八卷)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 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
第三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五亿苾刍等俱,余并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舍利子品第二。与初分学现品,至现舌相品同,而文较第二分又稍略。善现品第三。与初分教诫教授品,至净道品同。天帝品第四,与初分天帝品,至叹众德品同。现窣堵波品第五。与初分摄受品同。称扬功德品第六。佛设利罗品第七。福聚品第八。随喜回向品第九。地狱品第十。叹净品第十一。赞德品第十二。陀罗尼品第十三。魔事品第十四。现世间品第十五。与初分佛母品同。不思议等品第十六。譬喻品第十七。与初分办事品等同。善友品第十八。真如品第十九。不退相品第二十。空相品第二十一。殑伽天品第二十二。巧便品第二十三。学时品第二十四。见不动品第二十五。即初分愿喻品等。 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即初分无尽品等。 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妙相品第二十八。施等品第二十九。佛国品第三十。宣化品第三十一(共五十九卷,与第二分,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涌二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 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即善现教诫品等。帝释品第二。供养窣堵波品第三。称扬功德品第四。福门品第五。随喜回向品第六。地狱品第七。清净品第八。赞叹品第九。总持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现世间品第十二。不思议等品第十三。譬喻品第十四。天赞品第十五。真如品第十六。不退相品第十七。空相品第十八。深功德品第十九。谈梦觉义。较前三分更明畅。殑伽天品第二十。觉魔事品第二十一。善友品第二十二。天主品第二十三。无杂无异品第二十四。迅速品第二十五。幻喻品第二十六。坚固品第二十七。散华品第二十八。随顺品第二十九(共一十八卷,随顺品中文,与初二三分不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 沙门玄则大般若经初会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
第五分。善现品笫一。天帝品第二。窣堵波品第三。神咒品第四。设利罗品第五。经典品第六。回向品第七。地狱品第八。清净品第九。不思议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真如品第十二。甚深品第十三。船等喻品第十四。如来品第十五。不退品第十六。贪行品第十七。姊妹品第十八。梦行品第十九。胜意乐品第二十。修学品第二十一。根栽品第二十二。付嘱品第二十三。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共十卷,较第四分更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为帝释说般若义无边,及说颂,说咒。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佛在鹫峰入定,舍利子问观世音,观世音说竟,佛出定赞之。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告须菩提,般若波罗密经,于三乘法,聚集摄受,平等如一。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共二十一品,亦同上经,而文来未尽。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与大般若第九会同,而举世流通,智者大师有疏。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与大般若第九会同,而分作十二分。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门,并解说经之大意及经文。[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卷十六、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鹫峰山,圣观自在菩萨请佛说此小字般若真言,复说胜妙般若波罗密多陀罗尼。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大般若第七会之别译。略云文殊般若。
大域龙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释经,及无着颂断二十七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苻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
共十三品,亦同道行,而文来未尽。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