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54 條與「世界」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1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世界 惡世界 梵世界 佛世界 器世界 十世界 世界海 世界主 一世界 塵道世界 大千世界 花花世界 華藏世界 華積世界 華王世界 極樂世界 加持世界 金色世界 堪忍世界 離垢世界 妙喜世界 清淨世界 清涼世界 叁輪世界 叁千世界 十方世界 世界成壞 世界二義 世界界說 世界四持 世界四劫 世界無量 世界悉檀 世界宗教 娑婆世界 無邊世界 無佛世界 無垢世界 五重世界 小千世界 仰覆世界 一佛世界 有漏世界 雜生世界 中千世界 大莊嚴世界 華藏世界海 淨琉璃世界 蓮華藏世界 世界和平塔 四輪持世界 萬八千世界 小千世界等 臾那世界國 種種色世界 阿維羅提世界 國土海世界海 華藏世界成佛 南方無垢世界 叁千大千世界 十蓮華藏世界 世界成立次第 世界無量作意 娑婆世界位置 一大叁千世界 一世界內位置 一唾消世界火 東方萬八千世界 極樂世界/淨土 普門世界叁昧門 叁處蓮華藏世界 叁千大千世界藏 世界佛教青年會 世界紅卍會道院 世界宗教研究院 梵網經蓮華藏世界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十二方淨土佛世界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遍照十方熾然世界種 多世界中有多佛出世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二十重華藏莊嚴世界海 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 一切世界贊歎諸佛莊嚴 多世界中同時有多佛出世 清淨世界中唯有純菩薩僧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 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應思議 極樂世界(sukhavati) ▲ 收起
佛學大詞典 【19】大千世界

  梵語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語maha^sahassa-lokadha^tu。略稱大千界、大千。爲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觀。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諸天爲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爲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爲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爲大千世界。今之俗語乃襲用佛教“大千世界”一詞,轉用于形容人間之紛纭諸相。小千、中千、大千並提,則稱叁千大千世界。[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俱舍論卷十一](參閱“叁千大千世界”523)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大千世界

  (術語)叁千大千世界也。經說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別。合四大洲日月諸天爲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學常見辭彙 【21】大千世界

  是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爲金輪,再下爲火輪,再下爲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則爲色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 【22】大千世界

  形容廣大而又豐富的世界。《楞嚴經》卷四說“世爲遷流,界爲方位”。後來,“世界”成了一個偏義複詞,僅含空間的意思。佛經中說,以須彌山爲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稱爲一個世界。積一千個世界,爲“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即爲“大千世界”。“以叁積千故,名叁千大千世界。”(《釋氏要覽·界趣》)《五燈會元》卷一:“遍觀叁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于靜叁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據說,我們人類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釋迦牟尼教化。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十億個世界,而宇宙中有無數的“大千世界”(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法相辭典 【23】大千世界

如叁千世界中說。
二解  集論四卷二頁雲:千中千界,總名第叁大千世界。 - 朱芾煌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24】大千世界

是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爲金輪,再下爲火輪,再下爲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則爲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堿海,堿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堿海四方有四大洲,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爲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叁天,爲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叁天,爲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叁禅叁天,爲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爲一大千世界。因爲這中間有叁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爲叁千大千世界。 - 于淩波居士著

阿含辭典 【25】大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爲一大千世界,又稱爲「叁千大千世界」,「叁千」指「小千、中千、大千」等叁個「千」,參看「中千世界」。 - 莊春江居士編

俗語佛源 【26】花花世界

  佛教關于“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業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提樹下。後俗語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嶽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衆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7】華藏世界

  (界名)釋迦如來真身毗盧舍那佛淨土之名。最下爲風輪,風輪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華,此蓮華中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略名華藏世界。凡報身佛之淨土,具十八圓滿,其中之依持圓滿,即蓮華藏世界也。唐華嚴經八曰:“爾時普賢菩薩告大衆言:諸佛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于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修淨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已下八、九、十、叁卷明之,謂之華藏世界品。此蓮華藏世界建立之大略,由上下二十重,周圍十一周而成,以中心爲毗盧舍那佛之所居。佛祖統紀叁十一曰:“上極寶焰,下徹風輪,此華嚴所明一世界種,豎高則且約二十重,周圍則略得十一數,複由此數隨方各十,則總之爲百十一,如天帝珠網分布而住。”梁譯世親攝論十五曰:“世間世界,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淨土爲依何法?論曰:無量功德聚所莊嚴大蓮花王,爲依止。釋曰以大蓮花王。譬大乘所顯法界真如,蓮華雖在泥水之中,不爲泥水所汙。譬法界真如雖在世間不爲世間法所汙。(中略)複次,如來願力所感寶蓮華,于諸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王。無量色相等功德聚所莊嚴,能爲淨土作依止。”探玄記叁引此文已,曰:“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中略)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德義。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余刹故。”清涼疏八曰:“蓮華含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刹種及刹,爲大蓮華之所含藏,故雲蓮華藏。”但蓮華藏世界爲諸佛報土之通名,即華嚴經所說者,釋迦佛之華藏也。觀經所說之極樂,阿彌陀佛華藏也。大日經所說之胎藏界,密嚴經所說之密嚴國,大日如來之華藏也。

佛學常見辭彙 【28】華藏世界

  蓮華藏世界的簡稱,是釋迦如來真身毗盧舍那佛淨土之名。佛經說,在風輪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蓮華,此蓮華中含藏著微塵數的世界,所以叫做蓮華藏世界。此世界總共有二十層,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華藏世界的第十叁層的中間。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 【29】華藏世界

  前就近小,只說娑婆。茲就廣遠,而說華藏。據華嚴經說,華藏世界,甚廣甚大,不可具說,茲略其義。 - 明·楊卓

佛識慧集 【30】華藏世界

是釋迦如來真身毗盧舍那佛淨土之名。

佛經說,在風輪之上香水海中有大蓮華,在此蓮華中含藏著微塵數的世界,所以叫做蓮華藏世界。

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也在其中的第十叁層中間。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1】華積世界

  (界名)佛國名。智度論十曰:“彼世界常有淨華。(中略)阿彌陀佛世界,不如華積世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2】華王世界

  (界名)毗盧舍那佛所住之蓮華藏世界也。文句九上曰:“華王世界。”大部補注九曰:“梵網經雲:于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淨名疏雲:攝大乘說華王世界,舊攝論雲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雲大寶華王清淨佛土。”

佛學大詞典 【33】極樂世界

梵名Sukha^vati^  之意譯。音譯作蘇诃縛帝、須摩提、須阿提。即指阿彌陀佛之淨土。又稱極樂淨土、極樂國土、西方淨土、西方、安養淨土、安養世界、安樂國。自此世間向西而去,經過十萬億佛土之彼方即爲極樂淨土。關于該淨土之情況,在阿彌陀經中有詳細之解說,而阿彌陀佛今仍在彼處說法。據無量壽經等所載,往生于該佛土者身受諸種快樂,例如,身上有如佛之叁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對境非常微妙,心中舒暢清涼,在心中聞法,供養佛陀,即得開悟。然在該淨土中,有所謂邊地、疑城、胎宮等處,乃爲懷疑阿彌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有關極樂往生之教義與阿彌陀佛之信仰,自印度以來即極興盛。于現存藏經中,關于彌陀與極樂之著作多達兩百余部。此外于中國、韓國、日本等地,後代師家之著作與極樂世界變相之圖畫更是不計其數。余經中雖有阿■、文殊、藥師、彌勒等諸淨土之說,然于人間廣爲流傳,且成爲人類內心渴仰之對象,則獨以彌陀之極樂淨土爲最。尤以北傳佛教而言,極樂世界可謂民間信仰之普遍歸趣。近代學者對于極樂之原語及極樂世界之方位、距離、淨土之土體、思想起源等有種種說法。[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卷六、阿彌陀經疏(窺基)、釋淨土群疑論、無量壽經義疏(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阿彌陀佛の研究、淨土教の起原及發達]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4】極樂世界

  (術語)界爲界別之義明其爲極樂之淨土,非在穢土之限界者也。

佛學常見辭彙 【35】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36】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其國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故名極樂世界。

- 梵心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