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tma-gra^ha-va^sana^。指随我执(在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中)所熏成之种子。又作我执熏习。系三种习气之一。此习气虽亦为名言熏习之一种,然由我执之熏成种子,使有情等产生自他之差别,故分别而立之。
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三中):“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参阅“三种习气”658)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随我执所熏成之种子也。此虽亦为名言熏习,而由我执之熏种,使自他差别,故别立之。成唯识论八曰:“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随着我执而熏成的种子。 - 陈义孝编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卽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卽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 朱芾煌
指随我执(在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中)所熏成的种子,又作我执熏习。系三种习气之一。此习气虽亦为名言熏习之一种,然由我执之熏成种子,使有情等产生自他的差别,故分别而立。《成唯识论》卷八载︰“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 于凌波居士著
如业位中说。 - 朱芾煌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卽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 - 朱芾煌
为“等流习气”之对称。指能招感三界异熟果之业种子,即前六识之有漏善、恶业薰习第八识而生之业种子。习气,为种子之异称,以其具有薰习之义,故又称习气。此业种子即是第六识相应的善恶等思心所之种子,乃招感第八异熟识之增上缘,而第八异熟识则是一切有情总报之果体。
此种子有二功能:(一)自生现行之功能,(二)资助其他异熟无记之种子令生现行之功能。其中,自生现行之种子,称为等流习气;资助其他异熟无记之种子,称为异熟习气。盖此乃一体之二用,并非远离等流习气而另有别体。
所谓资助所生之其他无记之果,系指总报之第八识与别报之前六识;而第七识仅为无记,故非异熟因所摄,又具有覆蔽圣道之性质,故亦非异熟果。又总果之第八识,称为异熟或真异熟;别果之前六识,称为异熟生。此异熟与异熟生,合称异熟果。[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参阅“等流习气”5172、“业种子”5503)
为“等流习气”的对称。此指能招感三界异熟果的业种即前六识的有漏善、恶业熏习第八识而生的业种子。习气,是种子的异名,以其具有熏习之义,故又称习气。此业种子即是第六识相应的善恶等思心所的种子,乃招感第八异熟识之增上缘,而第八异熟识则是一切有情总报的果体。
此种子的功能有二:一、自生现行的功能。二、资助其他异熟无记种子令生现行的功能。其中自生现行的种子,称为等流习气;资助其他异熟无记种子的,称为异熟习气。事实上乃是一体之二用,并非远离等流习气而另有别体。所谓资助所生之其他无记之果,系指总报的第八识与别报的前六识;而第七识仅为无记,故非异熟因所摄,又具有覆蔽圣道之性质,故亦非异熟果。又总果之第八识,称为异熟或真异熟;别果之前六识,称为异熟生。此异熟与异熟生,合称异熟果。见《成唯识论》卷二。 - 于凌波居士著
杂集论十四卷八页云:永断习气者:谓一切智者,于非一切智所作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一切智者,于所有能表有余烦恼所知障身语所作不现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永断习气。又云:永断习气作何业?谓离诸烦恼;亦不显现似诸烦恼所作事业。非如阿罗汉比丘、犹现误失等事。 - 朱芾煌
瑜伽五十卷十二页云:云何如来永害习气?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是名如来永害习气。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 - 朱芾煌
为三种习气之一。有,指三有;支,为因之义。即三有之因的薰习气分,能成为招感三界异熟果法之业种。与“业种子”、“异熟习气”等同义。可分为招感人天之善果者与招感三恶趣之恶果者二种。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三中):“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薰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参阅“三种习气”658)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为三有因之熏习气分,能招三界异熟果法之业种也。有二种。一招人天之善果者,二招三恶趣非爱之果者。成唯识论八曰:“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卽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卽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 朱芾煌
为三种习气之一。有指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义同三界。支是因的意思,即三有之因的熏习气分,能成为招感三界异熟果法的种子。此与“业种子”、“异熟习气”等同义。可分为招感人天之善果、与招感三恶趣之恶果者二种。《成唯识论》卷八称︰“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可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 于凌波居士著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论曰:诸业,谓福非福不动。卽有漏善不善思业。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同招引满异熟果故。此虽纔起,无间卽灭,无义能招当异熟果;而熏本识,起自功能。卽此功能,说为习气。是业气分,熏习所成。简曾现业,故名习气。如是习气,展转相续,至成熟时,招异熟果。此显当果胜增上缘。 - 朱芾煌
指永远断除烦恼之智慧。于密教中,即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利菩萨之智。金刚利菩萨以般若波罗蜜之剑,能灭尽自、他之无量杂染诸苦。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大一八·二九八中):“就一切如来永断习气智而生金刚利。”又永断习气之智力,为如来证得实相、了达一切的十力之一,即漏尽智力。(参阅“十力”361)
(杂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利菩萨之智也。出生义曰:“就一切如来永断习气智而生金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