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俱舍论卷八]
(名数)六道中有胎卵湿化之四生,谓之六道四生。
在六道之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 陈义孝编
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种众生。又依六道众生出生的形态,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胎、卵、湿、化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见《俱舍论》卷八。 - 于凌波居士著
在六道之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 梵心居士编
(名数)十界中由第一地狱界至第六天界为六道。第七声闻界,第八缘觉界,第九菩萨界,第十佛界为四圣。法华玄义二曰:“十界谓六道四圣也。”
谓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往生礼赞偈载(大四七·四四○下):“日没无常偈:“人间匆匆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难期,忙忙六道无定趣。未得解脱出苦海,云何安然不惊惧?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
(术语)往生礼赞曰:“人间忪忪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无期,忙忙六道无定趣。”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见六道条。
与五趣、六趣同义。有情往来之所,由于开合不同,有五处、六处之别,称为五道、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者唯摄于天趣,一者摄于天趣与鬼趣二者之中。[大智度论卷三十、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
(名数)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智度论三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唯摄于天趣,一摄于天趣鬼趣之二者。见唯识枢要下本。新译家多用五趣。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杂名)谓地藏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