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83 條與「出家」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6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次第統編 【19】出家二戒

  十戒、具足戒,爲出家二戒。出家者,離在家之生活,修沙門之淨行,名曰出家。此二種戒,皆不淫戒。謂之出家戒。
  一、十戒
  二、具足戒  具足者,圓滿也。具足戒,即圓滿戒之義,略名具戒。又名近圓,圓者涅槃之稱,言具足戒近涅槃之法也。 - 明·楊卓

法相辭典 【20】出家律儀

雜集論八卷一頁雲:依止何等補特伽羅,建立出家律儀?依能修行遠離惡行遠離欲行。由比丘等出家五衆,乃能盡壽遠離殺生等惡行,及能遠離非梵行故。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21】出家入道

  謂出恩愛之家而進入菩提之道。心地觀經卷四(大叁·叁○七上):“發菩提心,舍離父母,出家入道。”遺教經論(大二六·二八七中):“出家入道之人,爲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爲一事,後世引申指入寺爲僧稱出家,在家修行者稱入道。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2】出家入道

  (術語)出恩愛之家,入菩提之道也。心地觀經四曰:“發菩提心,舍離父母,出家入道。”遺教經曰:“出家入道之人,爲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爲同一人之事,後世分爲二者,入寺爲僧曰出家,在家剃頭著衣者曰入道。

佛學大詞典 【23】出家四願

  指世尊初欲出家時所發之四種願。即:(一)願濟衆生困厄,(二)願除衆生惑障,(叁)願斷衆生邪見,(四)願度衆生苦輪。[普曜經卷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4】出家四願

  (故事)釋迦如來初欲出家,而發四願:一願濟衆生困厄,二願除衆生惑障,叁願斷衆生邪見,四願度衆生苦輪。見普曜經四。

叁藏法數 【25】出家四願

  [出普矅經]  出家四願者。謂釋迦如來。初欲出家。發此四誓願。度脫衆生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一願濟衆生困厄謂我設成正覺。得一切智時。衆生因厄。被諸惱患。吾當濟脫。令斷恩愛也。二願除衆生惑障謂衆生沒在生死苦海。無明暗蔽。悉無所知。我當爲其顯示。如清淨眼內外無障。令其出離也。叁願斷衆生邪見謂衆生在世。我慢自大。尊己賤。彼。心存邪見。不慕聖道。我當開化令入正真也。四願度生苦輪謂衆生處于生死之苦。輪轉無際。滅智慧根。不能自濟。我當爲其說法。令得度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 【26】出家四願

  釋迦佛初欲出家時發了四個誓願,即願濟衆生困厄、願除衆生惑障、願斷衆生邪見、願度衆生苦輪。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27】出家外道

  指外道之中,外形同于出家人者。經典中常載有此例,如異部宗輪論載,佛陀入滅滿二百年時,有一出家外道舍邪歸正。又馬鳴菩薩傳述,中印度有一出家外道,世智辯聰,善通論議。法華文句記卷九上(大叁四·叁一九中):“在家事梵,名爲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幹。”即特以“尼幹子”通稱出家外道者。[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論卷五十六、大毗婆沙論卷四、異部宗輪論述記]

法相辭典 【28】出家圓滿

瑜伽七十卷四頁雲:複次由四圓滿故;于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圓滿。一、形相圓滿。謂能隨順無所雜染不染汙故。二、業圓滿。謂如佛說法,善隨順故。叁、意樂圓滿。四、住處圓滿。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29】出家緣經

  全一卷。東漢安世高譯。又作出家因緣經。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旨在說明毀犯五戒之罪報,即:(一)殺生,若犯此罪,則有恒常痛苦、怨怨不息、思慮多惡、見者怖懼等十惡報。(二)偷盜,若犯此罪,則有恒爲衆疑、親友惡逆等十惡報。(叁)邪淫,若犯此罪,則有室家不和、危敗軀身等十惡報。(四)妄語,若犯此罪,則有爲人輕毀不起恭肅、雖言有實人不奉用等十惡報。(五)飲酒,若犯此罪,則有散盡財賄、惡名遐迩等叁十五惡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0】出家緣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爲難提優婆塞說犯五戒之罪及飲酒之叁十五過。

佛學大詞典 【31】出家作法

  指有關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來即有關于出家受戒之規定,此類規定詳載于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教皆依從此類規定。然于我國,一般出家二衆不僅依四分律受二百五十戒、叁百四十八戒,另須受梵網戒、瑜伽戒等之大乘戒,始能稱爲大乘僧。

阿含辭典 【32】等具出家

另作「等具出處」,具足出生的因緣條件。 - 莊春江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33】二種出家

  出家之類別有二,即:(一)身出家,僅形體出離在家之生活。(二)心出家,雖處居家,而心于諸境不生耽染,如大乘之菩薩居士,維摩、賢護即是。景德傳燈錄卷一優波鞠多章(大五一·二○七中):“尊者問曰:“汝身出家?心出家?””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4】二種出家

  (名數)一身出家,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薩僧是也。二心出家,大乘之菩薩居士是也。如維摩賢護等。

佛學常見辭彙 【35】二種出家

  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者,如小乘的比丘及大乘的菩薩僧是;心出家者,如大乘的菩薩居士是。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 【36】二種出家

  瑜伽二十九卷十九頁雲:出家複有二種。一、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二、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諸外道,或全無衣,或壞色衣,或塗灰,等增上外道。複有所余如是等類衆多外道。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