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禅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名德诚。随侍药山惟俨三十年,为其法嗣。尝至浙江华亭,泛小舟随缘接化往来之人,世称船子和尚。传法予夹山善会禅师后,自覆舟而逝。有关师传法夹山善会之因缘,禅林中称为“船子得鳞”。鳞,指有金色鳞之鱼,比喻众中之大力者。师虽得药山之法,然以性好山水,而致日久仍无嗣法之弟子以报师恩,后因道吾而得夹山善会,善会并从师之问答教示而得开悟,后蒙印可,成为嗣法弟子。[祖堂集卷五、景德传灯录卷十四、释氏稽古略卷三]
忻州打地和尚,自江西领旨,常晦其名。凡学者致问,唯以棒打地示之。时谓之打地和尚。一日被僧藏却棒然后致问,师但张其口。僧问门人曰:「秖如和尚每日有人问便打地,意旨如何?」门人即于灶内取柴一片,掷在釜中。 - 宋·普济
位于辽东半岛金州平野之东侧。旧称大黑山。隋炀帝于大业十年(614)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在沙卑城(又称卑沙城)破敌;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张亮所攻略之地亦为沙卑城。此沙卑城即在大和尚山上。据全辽志卷四载,金州东十五里有大黑山,山顶有古城址,四面皆绝壁,仅有西门可登,此城即沙卑城。另据方舆全国总说载,大和尚山为风光明媚之地,山腹有响水寺、朝阳寺观音阁、胜水寺、石鼓寺等。[辽史卷三十八、满州旧迹志卷上、满州の史迹(村田治郎)]
(人名)五祖宏忍大师弟子神秀上座之谥号也。
大阳和尚,因伊禅师相见,乃问伊禅:「近日有一般知识,向目前指教人了,取目前事作这个,为人还会文彩未兆时也无?」曰:「拟向这里致一问,不知可否?」师曰:「答汝已了,莫道可否。」曰:「还识得目前也未?」师曰:「若是目前,作么生识?」曰:「要且遭人检点。」师曰:「谁?」曰:「某甲。」师便喝,伊退步而立。师曰:「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曰:「雪上更加霜。」师曰:「彼此无便宜。」 - 宋·普济
即唐代沙门慧海。俗姓朱。从越州大云寺道智法师受业,后至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六年大悟,归越州。尝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马祖道一评曰“大珠圆明”,世人遂称之大珠和尚。[景德传灯录卷六、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参阅“慧海”6040)
(人名)唐沙门慧海俗姓朱。建州人。依越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至江西参马祖得悟。马祖谓众,越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时号大珠和尚也。
洞安和尚,有僧辞,师曰:「甚么处去?」曰:「本无所去。」师曰:「善为阇黎。」曰:「不敢。」师曰:「到诸方,分明举似。」僧侍立次,师问:「今日是几?」曰:「不知。」师曰:「我却记得。」曰:「今日是几?」师曰:「今日昏晦。」 - 宋·普济
(人名)宋隆兴府兜率院从悦禅师,宝峰克文之法嗣,元佑六年寂,寿四十八。见续传灯录二十二。
宋州法华院和尚,僧问:「如何是佛?」师曰:「独坐五峰前。」问:「如何是初生月?」师曰:「不高不低。」曰:「还许学人瞻敬也无?」师曰:「三日后看。」问:「如何是法华家风?」师曰:「寒时寒杀,热时热杀。」曰:「如何是寒时寒杀?」师曰:「三三两两抱头行。」曰:「如何是热时热杀。」师曰:「东西南北见者嗤。」问:「学人手持白刃,直进化门时如何?」师曰:「你试用看。」僧便喝。师擒住僧,随手打一掌。师拓开曰:「老僧今日失利。」僧作舞而出。师曰:「贼首头犯。」 - 宋·普济
温州佛澳和尚,寻常见人来,以拄杖卓地曰:「前佛也恁么,后佛也恁么。」问:「正恁么时作么生?」师画一圆相。僧作女人拜,师便打。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贼也!贼也!」问:「如何是异类?」师敲碗曰:「花奴花奴吃饭来!」 - 宋·普济
浮杯和尚,凌行婆来礼拜,师与坐吃茶。婆乃问:「尽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谁?」师曰:「浮杯无剩语。」婆曰:「未到浮杯,不妨疑著。」师曰:「别有长处,不妨拈出。」婆敛手哭曰:「苍天中更添冤苦。」师无语。婆曰:「语不知偏正,理不识倒邪,为人即祸生。」后有僧举似南泉,泉曰:「苦哉浮杯,被这老婆摧折一上。」婆后闻笑曰:「王老师犹少机关在。」澄一禅客逢见行婆,便问:「怎生是南泉犹少机关在?」婆乃哭曰:「可悲可痛!」一罔措。婆曰:「会么?」一合掌而立。婆曰:「伎死禅和,如麻似粟。」一举似赵州,州曰:「我若见这臭老婆,问教口哑。」一曰:「未审和尚怎生问他?」州便打。一曰:「为甚么却打某甲?」州曰:「似这伎死汉不打,更待几时?」连打数棒。婆闻,却曰:「赵州合吃婆手里棒。」后僧举似赵州,州哭曰:「可悲可痛!」婆闻此语,合掌叹曰:「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州令僧问:「如何是赵州眼?」婆乃竖起拳头。僧回,举似赵州。州作偈曰:「当机觌面提,觌面当机疾。报汝凌行婆,哭声何得失。」婆以偈答曰:「哭声师已晓,已晓复谁知。当时摩竭国,几丧目前机。」 - 宋·普济
福溪和尚,僧问:「古镜无瑕时如何?」师良久。僧曰:「师意如何?」师曰:「山僧耳背。」僧再问,师曰:「犹较些子。」问:「如何是自己?」师曰:「你问甚么?」曰:「岂无方便?」师曰:「你适来问甚么?」曰:「得恁么颠倒!」师曰:「今日合吃山僧手里棒。」问:「缘散归空,空归何所?」师乃召僧,僧应诺。师曰:「空在何处?」曰:「却请和尚道。」师曰:「波斯吃胡椒。」 - 宋·普济
据明代法藏所辑之弘戒法仪卷上载,于传戒之际,以法衣袈裟付嘱受戒者之戒师,称为付衣和尚。若以坐具付嘱者,则称为付具和尚。
公期和尚,因往罗汉路,逢一骑牛公子,师问:「罗汉路向甚么处去?」公拍牛曰:「道,道。」师喝曰:「这畜生!」公曰:「罗汉路向甚么处去?」师却拍牛曰:「道,道。」公曰:「直饶恁么,犹少蹄角在。」师便打。公拍牛便走。 - 宋·普济
古寺和尚,丹霞来参,经宿。明旦粥熟,行者只盛一钵与师,又盛一碗自吃,殊不顾丹霞。霞亦自盛粥吃。者曰:「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霞问:「师何不教训行者,得恁么无礼?」师曰:「净地上不要点污人家男女。霞曰:「几不问过这老汉!」 - 宋·普济
即唐代僧鉴真。据唐国史补载,天宝末年,扬州僧鉴真前往日本大演教化,经黑海、蛇山,其门人称之为过海和尚。(参阅“鉴真”6907)
洛京黑涧和尚,僧问:「如何是密室?」师曰:「截耳卧街。」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师乃换手槌胸。 - 宋·普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