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43 條與「大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2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19】加行大士

  指大乘加行位之菩薩。日本則稱世親爲加行大士。(參閱“加行位”  1570)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加行大士

  (術語)大乘加行位之菩薩也。日本謂世親爲加行大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1】馬頭大士

  (菩薩)馬頭觀音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2】妙音大士

  (菩薩)與妙音菩薩同。

佛學常見辭彙 【23】妙音大士

  妙音菩薩。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4】妙雲大士

  (佛名)謂妙雲相佛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5】菩薩大士

  (術語)大士者梵語摩诃薩埵Mah&amacron;sattva之譯。爲菩薩之尊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6】普賢大士

  (菩薩)普賢菩薩也。見普賢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7】十九大士

  (菩薩)與十九應身同。但此正指觀音也。日本慈覺大師顯揚大戒論偈曰:“文殊妙海菩薩僧,十九大士契聖衆。”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8】十六大士

  (名數)十六羅漢也。見羅漢條。

五燈會元 【29】維摩大士

  維摩會上,叁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文殊曰:「我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爲菩薩,入不二法門。」于是文殊又問維摩:「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文殊贊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菩薩真入不二法門。」 - 宋·普濟

佛學大詞典 【30】雪山大士

  釋尊于過去世修菩薩行時之名,屬于佛陀著名本生譚之一。又稱雪山童子、雪山婆羅門。略稱雪童。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四記載,釋尊過去世爲婆羅門時,入清淨之雪山修菩薩行。一日,帝釋天化現爲形容可怖之羅刹,欲勘驗婆羅門,而宣說過去佛所說之偈(大一二·四五○上):“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婆羅門聽聞此偈,心生歡喜,要求羅刹告知後半偈;然羅刹欲食婆羅門之血肉,始肯相告。婆羅門求法心切,慨然應允,遂得聞後半偈之(大一二·四五一上):“生滅滅已,寂滅爲樂。”並將此四句偈書于岩壁、樹幹等處,使後人得知。繼而至高樹之上,投身往下,舍身于羅刹。其時,羅刹還現帝釋身形,自空中安接婆羅門于地,並率諸天人于足下頂禮。釋尊以此因緣超越十二劫,先于彌勒之前成佛。

  此外,與此本生故事類似者,有善面王本生譚。據撰集百緣經卷四載,釋尊過去世爲善面王,嘗舍身于帝釋天所化現之羅刹,乃爲求一偈(大四·二一九中):“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能離恩愛者,永斷無怖畏。”有關舍身求偈之地點,依據大唐西域記卷叁烏仗那國條所載,該國之醯羅山即釋尊舍身故址,即今日印度蘇瓦特(  Swat)以南,普尼爾(Bunir)溪谷附近。亦即高僧法颢傳中所稱之宿呵多國境內。[南本涅槃經卷十叁、摩诃止觀卷四上、天臺四教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1】雪山大士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釋尊在過去世修菩薩道時,于雪山苦行,謂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經十四曰:“善男子!過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爾時作婆羅門,修菩薩行。(中略)我于爾時住于雪山。其山清淨,流泉浴池,樹林藥木,充滿其地。(中略)我于爾時獨處其中,唯食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經無量歲。”止觀二曰:“雪山大士絕形深澗,不涉人間,結草爲庵,被鹿皮衣。”

佛學大詞典 【32】圓通大士

觀世音菩薩之別號。又稱圓通尊。昔時楞嚴會上大小二十五聖各自說所證之圓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簡是非,文殊曆評已,獨以最後觀世音之耳根圓通爲最上;以此土衆生六根中耳根爲最利,故以耳根之圓通方便爲最上。故二十五聖中,圓通之名,特爲觀世音之專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3】圓通大士

  (菩薩)觀音之別號也。楞嚴會上大小二十五聖各自說所證之圓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簡是非。文殊曆評已。獨以最後觀世音之耳根圓通爲最上。以此土衆生六根中耳根爲最利,故以耳根爲圓通之方便而爲最上也。因而二十五聖中圓通之名,獨冠于觀音。

佛學常見辭彙 【34】圓通大士

  觀音的別名。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35】圓通大士

觀世音菩薩的別名。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6】棗柏大士

  (人名)李長者通玄在則天朝,會華嚴經新譯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棗,柏葉餅一枚,後人號爲棗柏大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