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76 條與「大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61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阿含辭典 【19】當求大師

應當尋求老師,相當的南傳經文亦同。按 - 莊春江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光明大師

  (人名)善導死後,賜光明之寺額,自此尊師爲光明大師,光明和尚等。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1】楞嚴大師

  (人名)宋長水子璇,依楞嚴經開悟,講此經叁十遍,製義疏十卷。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學士錢公奏賜楞嚴大師之號。見楞嚴經眼髓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2】蓮池大師

  (人名)明杭州雲棲寺僧。名祩宏,亦稱雲棲大師。俗姓沈,初業儒,後爲僧,居雲棲塢。融合志禅淨土二宗,定十約,僧徒奉爲科律。清雍正中賜號淨妙真修禅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3】靈峰大師

  (人名)見智旭條。

佛學大詞典 【24】明教大師

(一)唐代僧利涉之封號。師爲西域人,原屬大婆羅門種,後隨玄奘出家。開元(713~741)年中,于儒、釋、道叁教對論中,鎮服諸師,帝乃賜建“明教寺”,封號明教大師。[宋高僧傳卷十七]

  (二)宋代僧天息災之封號。師爲印度迦濕彌羅國人,太平興國五年(980)至汴京。七年,與施護、法天等入居譯經院,從事譯經工作,帝乃賜封爲明教大師,另賜法天爲“傳教大師”、施護爲“顯教大師”。[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叁至卷八、佛祖統紀卷四十叁]

  (叁)宋代僧契嵩之封號。師爲藤州镡津(廣西藤縣)人。遍通內外典籍,善于著述。仁宗嘉祐七年(1062),師所著之傳法正宗記、輔教篇等奉敕入藏,賜號明教大師。[镡津明教大師行業記](參閱“契嵩”376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5】叁種大師

  (名數)如來,阿羅漢,有學聖者,是衆生之師範,故雲大師,見本事經。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6】僧伽大師

  (人名)唐時西域人。姓何氏。龍朔中南遊江淮,于泗州建寺。中宗親書額爲普光王寺賜之。世稱觀音大士化身。見太平廣記。李白有僧伽歌。參照僧伽條。

五燈會元 【27】實性大師

  實性大師,因同參芙蓉訓禅師至,上堂,以右手拈拄杖,倚放左邊。良久曰:「此事若不是芙蓉師兄,也大難委悉。」便下座。 - 宋·普濟

佛學大詞典 【28】天臺大師

  (538~597)乃智者大師之別稱。荊州華容(湖南華容)人,俗姓陳。字德安。名智顗。十八歲出家于湘州果願寺。後入光州大蘇山,從慧思習四安樂行。曾于金陵先後開講法華經、大智度論,並宏闡禅法。後于太建七年(575)入天臺山,缁白風從。開皇十一年(591),于揚州爲晉王廣(即後之隋炀帝)授菩薩戒,王賜予“智者”之號。開皇十七年十一月入寂,享年六十,世稱天臺大師。師一生造寺叁十六所,寫經十五藏,造像十萬尊(一說八十萬尊),度僧千余人,傳業之學士叁十二人。弟子中以灌頂、智越、智璪爲最著。其著述甚多,有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維摩經略疏十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菩薩戒義疏二卷、摩诃止觀十卷等。[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唐高僧傳卷十七、大唐內典錄卷十](參閱“智顗”503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9】天臺大師

  (人名)天臺宗之開祖,名智顗,于天臺山之石城入寂,稱爲天臺大師。詳見智顗條。

佛學常見辭彙 【30】天臺大師

  隋智顗大師,因居于天臺上與後入寂于天臺山,故稱爲天臺大師。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1】香象大師

  (人名)華嚴宗第叁祖,名法藏,字賢首,日本多稱爲香象大師。宋高僧傳五曰:“釋法藏,字賢首,姓康,康居人也。(中略)複號康藏國師是欤。”

佛學大詞典 【32】引飯大師

  指淨槌。即僧家將進食時,所鳴之槌。據清異錄釋族引飯大師條所載,淨槌由維那掌之,叢林視爲引飯大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3】引飯大師

  (譬喻)喻禅家引飯之槌也。清異錄上曰:“禅家未粥飯,先鳴槌,維那掌之。叢林目淨槌爲引飯大師,維那爲栾槌都督。”

佛學大詞典 【34】引駕大師

  唐代僧職名。四大師之一。主引導天子車駕之事。依佛祖統紀卷七智威條及其注載,唐太宗時,封法華尊者智威爲引駕大師。[大宋僧史略卷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5】引駕大師

  (人名)唐朝四大師之一。引迎天子車駕之役。太宗貞觀中。封智威爲引駕大師。佛祖統紀七曰:“師在太宗朝,名德升聞,召補朝散大夫,封四大師。”,“耆老相傳雲:唐有四大師:謂引駕大師,護國大師,余二阙聞。今詳考隋唐傳,但有引駕之名,其員有四。”僧史略下曰:“爲引駕大德者,唯端甫稱之(唐憲宗時僧)。此必敕補,傥自號私署,安可稱之?此命近亦不聞矣。然則車駕巡幸還京,僧道必具旛幢螺钹遠迎,僧錄道錄,騎馬引駕,而無敢自稱引駕者。”

阿含辭典 【36】禀無比大師

禀承無與倫比的大師,「禀(罕)【禀-禾+示】音義同「禀」。 - 莊春江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