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35 条与“我执”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2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15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19】俱生我执

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著实我,与分别我执对称。一般所称的“我”,为五蕴假合而有,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的实我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的妄想分别,即称我执。《成唯识论》卷一载,我执可分为二种:一、俱生我执,即先天性的我执,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内因力之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谓俱生。参阅“分别我执”条。 - 于凌波居士著

佛识慧集 【20】俱生我执

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先天性的,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习来的,叫做分别我执。

- 梵心居士编

佛识慧集 【21】俱生我执

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先天性的,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习来的叫做分别我执。

- 梵心居士编

法相辞典 【22】我执

  如俱舍论二十九卷八页至三十卷末广说。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23】三种我执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又所执我,复有三种。一者、卽蕴。二者、离蕴。三者、与蕴非卽非离。初卽蕴我,理且不然。我应如蕴,非常一故。又内诸色,定非实我。如外诸色,有质碍故。心心所法,亦非实我。不恒相续,待众缘故。余行余色,亦非实我。如虚空等,非觉性故。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后俱非我,理亦不然。许依蕴立,非卽离蕴。应如瓶等,非实我故。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故彼所执,实我不成。
二解  成唯识论一卷二页云:诸所执我略有三种。一者、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处造业,受苦乐故。二者、执我、其体虽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执我、体常至细,如一极微。潜转身中,作事业故。初且非理。所以者何?执我常遍量同虚空,应不随身受苦乐等。又常遍故;应无动转。如何随身能造诸业。又所执我,一切有情,为同?为异?若言同者;一作业时,一切应作;一受果时,一切应受;一得解脱时,一切应解脱;便成大过。若言异者;诸有情我,更相遍故;体应相杂。又一作业一受果时,与一切我,处无别故;应名一切所作所受。若谓作受各有所属,无斯过者;理亦不然。业果及身,与诸我合,属此非彼,不应理故。一解脱时,一切应解脱。所修证法,一切我合故。中亦非理。所以者何?我体常住,不应随身而有舒卷。既有舒卷;如槖钥风,应非常住。又我随身,应可分析;如何可执我体一耶?故彼所言,如童竖戏。后亦非理。所以者何?我量至小,如一极微;如何能令大身遍动。若谓虽小;而速巡身,如旋火轮,似遍动者;则所执我,非一非常。诸有往来,非常一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24】我执二种

  成唯识论一卷四页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有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卽能除灭。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25】我执五失

《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我执有五种过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犹如越路而行。四、于空性中,心不悟入,不能净信,不能安住,不得解脱。五、圣法于彼不能清净。小乘佛教将我执视为万恶之本,为一切谬误与烦恼的根源。《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亦载,烦恼障之品类众多,以我执为根,生起诸烦恼;若不执我,则无烦恼。参阅“二执”条。 - 于凌波居士著

佛学大词典 【26】我执习气

  梵语a^tma-gra^ha-va^sana^。指随我执(在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中)所熏成之种子。又作我执熏习。系三种习气之一。此习气虽亦为名言熏习之一种,然由我执之熏成种子,使有情等产生自他之差别,故分别而立之。

  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三中):“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参阅“三种习气”658)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7】我执习气

  (术语)三种习气之一。谓随我执所熏成之种子也。此虽亦为名言熏习,而由我执之熏种,使自他差别,故别立之。成唯识论八曰:“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佛学常见辞汇 【28】我执习气

  随着我执而熏成的种子。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 【29】我执习气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卽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卽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30】我执习气

指随我执(在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中)所熏成的种子,又作我执熏习。系三种习气之一。此习气虽亦为名言熏习之一种,然由我执之熏成种子,使有情等产生自他的差别,故分别而立。《成唯识论》卷八载︰“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 于凌波居士著

法相辞典 【31】异生恒有我执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说: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依如是义,有伽他言: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去来缘缚、理非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又不可说别有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实有,已极成故。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非由漏种、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异生既然;有学亦尔。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令善等法有漏义成。此意若无;彼定非有。故知别有此第七识。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2】我执皆缘五取蕴起

  成唯识论一卷五页云:如是所说一切我执,自心外蕴,或有或无;自心内蕴,一切皆有。是故我执,皆缘无常五取蕴相,妄执为我。然诸蕴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妄所执我,横计度故;决定非有。故契经说:苾刍当知;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有我见,一切皆缘五取蕴起。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3】善无覆心由我执成有漏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去来缘缚,理非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又不可说别有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实有;已极成故。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非由漏种、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异生既然;有学亦尔。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令善等法、有漏义成。此意若无;彼定非有。故知别有此第七识。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4】为治三种我执宣说蕴等

五蕴论八页云:问以何义故宣说蕴等?答:为欲对治三种我执。如其次第。三种我执者: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5】我执法执起不起位差别

  成唯识论五卷四页云:补特伽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谓人等故,我法二见,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同依一慧。如眼识等,体虽是一;而有了别青等多用;不相违故。此亦应然。二乘有学圣道灭定现在前时,顿悟菩萨于修道位,有学渐悟生空智果现在前时,皆唯起法执。我执已伏故。二乘无学,及此渐悟法空智果不现前时,亦唯起法执。我执已断故。八地以上一切菩萨所有我执,皆永不行。或已永断,或永伏故。法空智果不现前时,犹起法执。不相违故。如契经说:八地以上,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依所知障在。此所知障,是现非种。不尔;烦恼亦应在故。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