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4本字典中找到 286 條與「涅槃」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58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涅槃 般涅槃 大涅槃 二涅槃 涅槃部 涅槃城 涅槃點 涅槃飯 涅槃分 涅槃風 涅槃佛 涅槃縛 涅槃宮 涅槃會 涅槃忌 涅槃際 涅槃界 涅槃經 涅槃樂 涅槃論 涅槃門 涅槃那 涅槃色 涅槃僧 涅槃山 涅槃聲 涅槃聖 涅槃食 涅槃臺 涅槃堂 涅槃頭 涅槃相 涅槃像 涅槃印 涅槃洲 涅槃宗 入涅槃 叁涅槃 般涅槃那 本涅槃妙 不趣涅槃 大般涅槃 二種涅槃 佛涅槃忌 甘露涅槃 後分涅槃 後住涅槃 寂靜涅槃 見法涅槃 究竟涅槃 流注涅槃 涅槃八昧 涅槃八味 涅槃疊那 涅槃寂靜 涅槃寂滅 涅槃四柱 涅槃學派 涅槃月日 涅槃字義 清淨涅槃 入般涅槃 叁涅槃門 叁種涅槃 生般涅槃 實相涅槃 贖命涅槃 四種涅槃 無上涅槃 無依涅槃 無余涅槃 無住涅槃 五種涅槃 現般涅槃 現法涅槃 驗入涅槃 有滅涅槃 有爲涅槃 有余涅槃 欲入涅槃 正向涅槃 中般涅槃 轉趣涅槃 自覺涅槃 自性涅槃 北本涅槃經 不住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 大乘涅槃經 法華涅槃時 方便乘涅槃 方便現涅槃 後教涅槃經 南本涅槃經 涅槃寂靜印 涅槃經後分 涅槃經義記 涅槃經義疏 涅槃經遊意 涅槃曼荼羅 上流般涅槃 生死即涅槃 生死與涅槃 十法見涅槃 文殊涅槃經 烏波提涅槃 無爲涅槃界 無余依涅槃 無住處涅槃 現法涅槃論 有余依涅槃 百丈涅槃和尚 大愛道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論 大般涅槃經疏 佛臨般涅槃經 拘屍那城涅槃 摩诃般涅槃那 末代贖命涅槃 涅槃四種大樂 涅槃像曼陀羅 涅槃宗五時教 文殊般涅槃經 下乘般涅槃障 小乘二家涅槃 轉生死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般涅槃後灌臘經 不斷煩惱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玄義 二種涅槃(二) 淨飯王般涅槃經 外道小乘涅槃論 無余(依)涅槃 無余依妙涅槃界 修大涅槃得五事 有余(依)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涅槃夜阿阇世王夢 菩薩修十法見涅槃 釋外道小乘涅槃論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 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 小乘涅槃與大乘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涅槃(Nirvana) 佛入涅槃密迹金剛力士哀戀經 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ana-sutra) ▲ 收起
佛學大詞典 【19】涅槃

  涅槃,梵語nirva^n!a。指相對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語,就經論所載,可歸納爲二義:(一)乃譬喻之語,蓋涅槃系證得不生不滅,到達安樂解脫之聖者所居,故以城爲喻。如楞伽經卷叁(大一六·五○○中):“緣自覺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論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叁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叁門,所謂空、無相、無作。”皆以證悟後之境地稱爲涅槃城。並示空、無相、無作爲涅槃因,能以智慧觀此叁門,或由叁十七道品觀諸法,即得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漸漸得成一切種智。(二)指極樂世界,蓋極樂系無爲之涅槃界,故爲證涅槃寂靜妙果之都城。如教內所習稱之“畢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終後,往生極樂世界。然往生淨土之首要條件爲具有“深誠信心”,始能與阿彌陀佛相應。即信機、法二種,初信機,決定深信自身現爲煩惱具足之凡夫,自無始劫來,漂溺五趣,循環不息,無有出離之緣;次信法,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攝受一切衆生,無疑無慮,專念彼佛名號,上盡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護念,定能往生極樂涅槃城。[長阿含經卷四、楞嚴經卷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涅槃

  (譬喻)涅槃爲聖者之所居,故譬之宮城。長阿含經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楞嚴經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種。”楞伽經叁曰:“緣自覺了向涅槃城。”智度論二十曰:“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叁門:空、無相、無作。”

佛學常見辭彙 【21】涅槃

  (喻)涅槃乃是聖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論說:“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叁門:空、無相、無作。”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22】涅槃

涅槃乃是聖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論說:“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叁門:空、無相、無作”。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23】涅槃

  乃悉昙十二摩多之一,阿字四點之一。悉昙字表示止聲時,于文字右側加縱列之兩點,此二點“:”常稱涅槃點。此點無別字,故于豙(a,阿)字加點後,常稱爲奧(ah!,惡)。阿字之四點通常可配以“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等所表示之四方四門,而奧字于阿字五轉中系表示第四“入涅槃”之德,故稱所加之二點爲涅槃點。複因涅槃之猛炎,能燒盡生死,故亦稱炎點。梵語以羅馬字拼音時,以  h!  表示止音,則稱爲  visargah!(音譯毗莎魯迦),然涅槃點之稱非其譯語。h!  音乃發母音時相伴而生之一種摩擦音,其發音器官與母音同一位置,故印度語言學家稱爲  a^s/raya-stha^na-bhagi^。

  悉昙字母中,與奧同表涅槃之意者有遍口聲之袳(ya,也)、高(ra,羅)、寏(la,邏)、釯(va,縛)、嵪(s/a,奢)、筪(s!a,沙)、筪(sa,娑)、嵔(ha,诃)等八字,大日經疏卷十四釋謂,也、啰等八字加上字旁之二點乃表示舍除之義,其點皆稱涅槃點,而此八字音則稱涅槃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4】涅槃

  (術語)見涅槃聲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5】涅槃

  (譬喻)見涅槃食條。

佛學大詞典 【26】涅槃

  指涅槃之分位,亦即得涅槃之因。分乃“全”、“滿”之對稱。昙鸾之往生論注卷下謂,凡夫之人雖有煩惱,亦得往生彼淨土,則叁界之系業畢竟不牽,即是不斷煩惱而得涅槃分。解釋涅槃分之義有叁種:(一)以未圓之義,則指證得涅槃之一分。(二)以因之義,則指因得涅槃而得因分。(叁)以分圓無礙,則指證涅槃一分,亦即全分而無礙。[華嚴經探玄記卷五、成唯識論歸敬序]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7】涅槃

  (術語)出處在昙鸾論注所謂“不斷煩惱得涅槃。”解此有種種:一、分爲分圓之義。謂往生于極樂證涅槃之一分,涅槃之分得,證理未爲圓滿也。二、分爲因之義。謂可至涅槃之因分。正定聚之身分也。叁、分爲分齊之義。謂涅槃證果之分齊。即言涅槃也。

佛學大詞典 【28】涅槃

  涅槃之妙理,可吹送人至于菩提,猶如順風之于行舟,故譬之以風。南本涅槃經卷九(大一二·六六二上):“是時忽遇大乘大涅槃風,隨順吹向入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9】涅槃

  (譬喻)涅槃之妙理,送人至于菩提,故譬之于風。涅槃經九曰:“是時忽遇大乘大涅槃風,隨順吹向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佛學大詞典 【30】涅槃

  華嚴經十佛之一。又作涅槃像。佛之應身,化緣既畢,乃示現滅度之相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1】涅槃

  (術語)華嚴經十佛之一。佛之應身,化事既畢,而示現滅度者。又涅槃像也。

佛學常見辭彙 【32】涅槃

  佛的應身度生機緣盡了,便示現滅度,叫做涅槃佛,爲華嚴經所說十佛之一。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33】涅槃

佛的應身度生機緣盡了,便示現滅度,叫做涅槃佛。爲華嚴經所說的十佛之一。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34】涅槃

  貪樂染著涅槃之境而忽略利益衆生之願行,乃小乘之境界。[金剛叁昧經](參閱“涅槃”414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5】涅槃

  (術語)樂著涅槃而不利衆生者,是小乘之境界也。金剛叁昧經曰:“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佛學常見辭彙 【36】涅槃

  謂樂著涅槃而不想利益衆生,這是小乘的境界。 - 陳義孝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