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的别名。 - 陈义孝编
袈裟的别名。
- 梵心居士编
即救济院,专门收容老幼残疾而无依靠之人。北宋嘉祐(1056~1063)之前,即于京师设立东西福田院,嘉祐八年复增设南北福田院,以安顿一般老幼贫疾之人。据旧唐书及唐会要之记载,于宋代之前,唐代即有“悲田院”之设立,亦为收容贫困者之用,宋代沿袭其例,然改为福田院。(参阅“悲田”4953)
(术语)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大良福田。”行事钞下三之四曰:“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
「良好的植福之田」,布施可得福,犹如植福之田,故称所布施的对象为「福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良田」。 - 庄春江居士编
(名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见优婆塞戒经二。
(名数)见福田条。
[出优婆塞戒经] 一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非惟报答其恩。抑且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二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三贫穷福田谓若见贫穷困苦之人。当起慈愍之心。以已所有资生等物而给施之。虽不求报。则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 - 明·一如等 撰
福田(梵pun!ya -ks!etra ),意为可生福德之田。行布施即是种福田,此乃将施者、施物、受供养者分别比喻为农夫、种子、田。四福田指趣田、苦田、恩田、德田等四种可生福德之田,谓行布施者恭敬供养之,则能生福。(一)趣田,指五趣之有情。(二)苦田,指贫穷困苦、疾病之人。(三)恩田,指父母、师长等给予恩惠者。(四) 德田,指三乘之贤圣,乃自具胜德且令他人生胜德者。又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举出母、父、如来、说法法师等四种福田。[俱舍论卷十八](参阅“福田”5852)
(名数)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大净福田者: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 - 朱芾煌
(名数)见福田条。
[出大方便佛报恩经] 田以生长为义。谓人于应供养者而供养之。则能获诸福报。如农服力田亩。而有秋成之利。故名福田。一有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有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有为而作。故名有作福田。二无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无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无为而作。故名无作福田。 - 明·一如等 撰
[出大智度论] 论云。施主有二种。一者贫。二者富。皆能于三宝中种福。故名二种福田。(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一贫福田谓贫穷之人。虽无财物供养。若能礼事恭敬。亦得福报。是名贫福田。二富福田谓富贵之人既能礼事恭敬。又以财物供养而得福报。是名富福田。 - 明·一如等 撰
谓出家之人须清净己德,以作为世间之福田。盖世人若供养僧众可得大福德,故称僧众为福田。诸德福田经即列举作为“福田”所应具足之五种德行。即:(一)发心离俗,即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二)毁其形好,即剃除须发,毁坏相好,袪除世俗之尘衣,披着如来之法服,具足佛威仪。(三)永割亲爱,即依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四)委弃躯命,即于身命无所顾惜,唯务一心,求证佛道。(五)志求大乘,即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
(术语)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三,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德也。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四净德也。五,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福田。是为第五净德也。
(1806~1888)日本净土宗僧。武藏人。字晋阿,号建莲社立誉。法名行诫。出家于小石川传通院,至比睿山广学佛法,并擅和歌。明治维新时,任诸宗代表所组织之同盟会盟主,反对政府许可僧侣食肉娶妻,遂为大教院之教头。历住传通院、增上寺、知恩院,任净土宗管长。于日本缩刷大藏经之刊行,多有贡献。乃学德崇高,超越宗派,而为人尊仰之名僧。著有雪窗答问、法语笔话、大日本国法传、释教百首、于知叶集等,均收于行诫上人全集。
(1867~1954)日本佛教学者,天台宗学僧。岐阜县人,幼名吉弥。法名尧长,后改尧颖。年十五出家,明治二十八年(1895)毕业于天台宗大学林。历任天台宗大学及中学讲师、天台宗教义讨究所委员、大正大学教授、校长等,及金胜院、天王寺诸刹住持,专研天台学,提
倡戒净双修、布教统一。昭和二十九年示寂。著有戒密纲要、传教大师、兜率遗芳、法话集、天台宗の在家安心、天台学概论、续天台学概论等。[尸罗上善院尧颖大和尚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