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56 條與「調伏」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46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19】六種調伏

  菩薩調伏惡事障害之法有六,即:(一)性調伏,謂菩薩具有善根種性,故修善法以調伏身心諸煩惱障。(二)衆生調伏,謂菩薩調伏一切衆生,了知聲聞性、緣覺性,乃至人、天等根性之差別,使一切衆生皆能得道。(叁)行調伏,謂菩薩修萬行調伏煩惱,爲衆生修苦行而無悔恨。(四)方便調伏,謂菩薩以種種方便調伏衆生,對初發心者,教持禁戒,脫離生死;對已發心者,教令親近善友,受持經法等。(五)熟調伏,謂菩薩對無善根之衆生宣說人天之樂,令生菩提心;對有善根之衆生宣說出世間法,令其增長,成熟善果。(六)熟調伏印,即指C  印。謂菩薩自身之善法成熟而印于自心。印有叁種,即:(1)菩薩專念于菩提,其心柔軟,然未能清淨,稱爲下熟調伏印。(2)  菩薩雖得清淨,然未能具足最大寂靜,稱爲中熟調伏印。(3)菩薩修行多劫,具足清淨,獲大寂靜,道品圓滿,稱爲上熟調伏印。[菩薩善戒經卷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六種調伏

  (名數)菩薩調伏惡法障礙之六法也。一、性調伏,謂菩薩有善根種性,故修習善法,調伏身心諸煩惱障也。二、衆生調伏,謂調伏一切衆生,知聲聞性緣覺性乃至人天性之別,使夫夫得道也。叁、行調伏,謂修萬行調伏諸煩惱,爲衆生修苦行而不悔恨也。四、方便調伏,謂以種種方便調伏衆生使初發心者勸持戒離生死,已發心者親近善友受持經法等也。五、熟調伏,謂對衆生無善根者,說人天之樂,使發菩提心,對有善根者,說出世間之法,使之增長,成熟善果也。六、熟調伏印,謂菩薩自身之善法得成熟而印于自己之心也。印者法印也。菩薩善戒經叁詳說之。

叁藏法數 【21】六種調伏

  [出菩薩善戒經]  一性調伏謂菩薩宿有善根種性故。能修習善法。調伏身心諸煩惱障。由是得證菩提。是名性調伏。(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性。梵語菩提。華言道。)二衆生調伏謂菩薩善能調伏一切衆生。若有聲聞性者。令得聲聞道。有緣覺性者。令得緣覺道。乃至有人天性者。公其得人天樂。是名衆生調伏。(聲聞道。即四谛也。緣覺道。即十二因緣也。)叁行調伏謂菩薩以萬行調伏諸煩惱故。而能具足佛道。複爲衆生故。修習苦行。心夫悔恨。是名行調伏。四方便調伏謂菩薩以種種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 【22】六種調伏

  六種菩薩調伏惡法的障礙的方法,即一、性調伏,謂菩薩有善根種性,故修習善法以調伏身心之煩惱障。二、衆生調伏,謂菩薩要調伏衆生,須先知道其根性,然後說法使之得道。叁、行調伏,謂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調伏諸煩惱,爲衆生修苦行而不後悔。四、方便調伏,謂菩薩以種種方便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23】六種調伏

菩薩調伏惡法障礙的六種方法。

  1、性調伏。菩薩有善根種性,故修習善法以調伏身心之煩惱障;

  2、衆生調伏。菩薩要調伏衆生,先知道其根性,然後說法使之得道;

  3、行調伏。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調伏諸煩惱,爲衆生修苦行而不後悔。

  4、方便調伏。菩薩以種種方便去調伏一切衆生,對初發心的人,勸他持戒以離生死,對已發心的人,勸他多親近善友以及受持經法。

  5、熟調伏。對於無善根的衆生說人天快樂,以使他發菩提心;對於有善根的衆生則說出世間法,以使他善根增長,早日成熟善果。

  6、熟調伏印。菩薩自身修行之善法成熟而印於自己之心。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4】調伏

  (術語)見六種調伏條。

法相辭典 【25】緣引調伏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頁雲:七、緣引調伏。謂遇如是如緣,卽如是如是轉變。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26】金剛調伏

  金剛調伏,梵名Vajra  -jaya  ,音譯縛日羅惹野。西藏名  Rdo-rje  rnam-par  rgyal-ba,義爲金剛勝。密教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五類天中虛空天之一。又稱象頭天、抱刀毗那夜迦、象頭大將。位居外金剛部北方之中央。種子爲湽(ja),形像于金剛界各會中大同小異,如于成身會,爲象頭人身,坐于荷葉上,左手執劍,右手握拳置于腰部;叁昧耶形爲劍,或歡喜團;印相爲左拳置于腰,右手作刀印;真言爲“唵  縛日羅  惹野  娑縛賀”。據大聖歡喜雙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載,此天屬四方毗那夜迦之一,又稱金色伽那缽底;左手持白琉璃珠,右手執寶棒。又此天即大教王經卷十所列虛空行諸天中之持勝天,號爲最勝金剛。[賢劫十六尊、秘藏記]

法相辭典 【27】調伏意樂

如十五種增上意樂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8】諸根不調伏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一頁雲:問:如說諸根不調、不守、不護、不防、亦不修習,此差別名,有何義耶?答:略說由四因緣,諸根名不調伏。謂揀擇力爲依止故;于諸境界,若不應縱諸根之者;便起加行,令不縱逸。若應縱者;便起加行,縱彼諸根。護諸煩惱,令不現起。斷對治力爲依止故;卽于如前所說境界,爲性無著。爲性煩惱不複現行。若無是四,調諸根者;當知彼根,名不調伏。由不守故,不護故,不防故,不修故。若有是四,調諸根者;當知與彼四種相違,名爲調伏,乃至修習。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9】八種所調伏

如所調伏界無量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0】調伏有情戒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頁雲: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诃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汙心,而不诃責;或雖诃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憙出麁言,多生嫌恨,故應棄舍;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鬥訟诤競;若觀因此令僧喧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诃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 - 朱芾煌

阿含辭典 【31】成就第一調伏

解讀爲「具備最高的調伏」,參看「調伏」,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 - 莊春江居士編

法相辭典 【32】調伏事總擇攝

如瑜伽九十九卷一頁至一百卷十頁廣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3】二種所調伏

  如所調伏界無量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4】九種所調伏

如所調伏界無量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5】六種所調伏

如所調伏界無量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6】七種所調伏

  如所調伏界無量中說。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