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觉支之一。见七觉支条。 - 陈义孝编
法蕴足论八卷三页云:云何舍觉支?谓有苾刍、思惟断界,离界,灭界。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彼作是念:我今应于顺贪顺瞋顺痴诸法,离贪瞋痴。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贪瞋痴法,心不摄受。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彼审思惟六顺舍法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亦名舍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盘、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是名舍觉支。 - 朱芾煌
梵名Buddhasim!ha 。音译作佛陀僧诃。印度无著菩萨之门人,通达密行,以高才闻名于世。玄奘所译之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乃合揉无著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及师子觉之释者,为十支论之一。大唐西域记卷五阿瑜陀国条载,师子觉与无著、世亲等尝互谓(大五一·八九六下):“凡修行业,愿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其后师子觉先舍命,然三年未见其报。后世亲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所报。时诸异学皆讥之,以为师子觉、世亲流转恶趣,故无灵鉴。其后无著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有一天人乘虚而降,告无著:“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中略)旋绕才周,即来报命。”又告无著:“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欲乐,无暇相顾,讵能来报?”故推知师子觉学解深奥,然未享高龄。[佛祖历代通载卷四]
1.世间之正觉者。2.(世间是)以感官觉知之世间。 - 庄春江居士编
(一)谓除去一分之无明,即证得一分之真如。
(二)指初地以上乃至九地菩萨之觉智。与“究竟觉”相对。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与天台宗六即中之“分真即”同义。谓初地以上至等觉之菩萨仅证得一分真理,乃尚未完全觉悟之觉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中):“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此外,随分觉之结果,称为随分果。[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初地以上法身菩萨之觉智也。与台家六即中之分真即同。起信论曰:“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对于究竟觉而曰随分。
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见四觉条。 - 陈义孝编
起信论所说的四觉之一。即是分分断无明,而分分得真觉,在别教是十地,在圆教是十住以上。
- 梵心居士编
即「觉了」,南传作「证得」。 - 庄春江居士编
我比别人差的感受,参看「我劣」。 - 庄春江居士编
我跟别一样好的感受,参看「我等」。 - 庄春江居士编
我比别人优秀、我最优秀的感受。 - 庄春江居士编
(术语)无等等之正觉也。又无与等之正觉也。瑜只经曰:“名金刚持地,速悟无等觉。”
无恶意的念头。 - 庄春江居士编
(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
无量寿佛的简称。 - 陈义孝编
无量寿佛的简称。
- 梵心居士编
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