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禅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2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9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禅師 稠禅師 大禅師 思禅師 暗證禅師 跋陀禅師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渌清禅師 鳥窠禅師 齊聳禅師 善世禅師 事相禅師 烏窠禅師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普安道禅師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月貫休禅師 昌福院達禅師 長安辯實禅師 長安延規禅師 長靈守卓禅師 長蘆道和禅師 長蘆妙覺禅師 長蘆清了禅師 長蘆守仁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長蘆宗赜禅師 長慶藏用禅師 長慶常慧禅師 長慶大安禅師 長慶道巘禅師 長慶弘辯禅師 長慶惠暹禅師 長慶慧棱禅師 長慶應圓禅師 長沙景岑禅師 長生皎然禅師 長壽法齊禅師 長壽朋彥禅師 潮山延宗禅師 稱心敬琎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丞熙應悅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承天辭確禅師 承天惟簡禅師 承天義勤禅師 承天自賢禅師 澄心旻德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崇福德基禅師 崇福慶祥禅師 崇福演教禅師 崇福院志禅師 崇善用良禅師 崇壽契稠禅師 稠岩了赟禅師 楚安慧方禅師 船子德誠禅師 吹萬禅師語錄 慈氏瑞仙禅師 慈雲慧深禅師 慈雲匡達禅師 慈雲修慧禅師 慈雲彥隆禅師 翠峰從欣禅師 翠微無學禅師 翠岩可真禅師 翠岩令參禅師 翠岩嗣元禅師 大安清幹禅師 大安興古禅師 大乘德遵禅師 大乘慧果禅師 大慈寰中禅師 大顛寶通禅師 大光居誨禅師 大洪報恩禅師 大洪法爲禅師 大洪慶顯禅師 大洪慶預禅師 大洪守遂禅師 大洪祖燈禅師 大覺禅師語錄 大林僧遁禅師 大龍炳賢禅師 大龍楚勳禅師 大龍景如禅師 大龍智洪禅師 大梅法常禅師 大梅法英禅師 大梅居煦禅師 大甯道寬禅師 大甯可弘禅師 大甯慶璁禅師 大甯隱微禅師 大普玄通禅師 大錢從襲禅師 大善慧海禅師 大聖守賢禅師 大隨法真禅師 大隨元靜禅師 大通禅師語錄 大通存壽禅師 大同廣澄禅師 大沩德幹禅師 大沩法寶禅師 大沩法泰禅師 大沩海評禅師 大沩懷秀禅師 大沩懷宥禅師 大沩景暈禅師 大沩慕哲禅師 大沩山棲禅師 大沩善果禅師 大沩祖樁禅師 大陽慧堅禅師 大陽警玄禅師 大陽如漢禅師 大陽行沖禅師 大愚守芝禅師 大中德隆禅師 大珠慧海禅師 丹霞普月禅師 丹霞天然禅師 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子淳禅師 耽源應真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道場法如禅師 道場慧琳禅師 道場慧顔禅師 道場慧印禅師 道場居慧禅師 道場明辯禅師 道場如讷禅師 道場有規禅師 道吾從盛禅師 道吾契诠禅師 道吾悟真禅師 道吾仲圓禅師 道吾宗智禅師 德山存德禅師 德山德海禅師 德山慧初禅師 德山慧遠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德山紹晏禅師 德山宣鑒禅師 德山緣密禅師 德山志先禅師 鄧州中度禅師 地藏守恩禅師 定慧超信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 定林惠琛禅師 定山神英禅師 定州善崔禅師 東禅從密禅師 東禅可隆禅師 東禅契讷禅師 東禅思嶽禅師 東禅玄覺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東林道顔禅師 東林通理禅師 東林自遵禅師 東明仁仙禅師 東平洪教禅師 東山齊己禅師 東山雲頂禅師 東寺如會禅師 洞山道全禅師 洞山道延禅師 洞山梵言禅師 洞山良價禅師 洞山妙圓禅師 洞山清辯禅師 洞山清禀禅師 洞山守初禅師 洞山曉聰禅師 洞山永孚禅師 洞山擇言禅師 洞山至幹禅師 洞山子圓禅師 洞山自寶禅師 洞庭慧月禅師 洞溪戒定禅師 洞岩可休禅師 兜率從悅禅師 兜率慧照禅師 兜率志恩禅師 鵝湖大義禅師 鵝湖雲震禅師 鵝湖智孚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 法昌倚遇禅師 法海行周禅師 法華全舉禅師 法輪齊添禅師 法輪文昱禅師 法輪彥孜禅師 法輪應端禅師 法門佛陀禅師 法石慧空禅師 法演禅師語錄 法雨慧源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法雲善本禅師 法雲惟白禅師 法雲智善禅師 肥田慧覺禅師 費隱禅師語錄 汾陽善昭禅師 汾州石樓禅師 豐化令崇禅師 風穴延沼禅師 鳳凰從琛禅師 鳳凰山強禅師 鳳棲慧觀禅師 鳳翔石柱禅師 鳳翔招福禅師 奉國清海禅師 奉先法瑰禅師 奉先慧同禅師 奉先清昱禅師 佛奧知默禅師 佛光如滿禅師 佛國禅師語錄 佛窟惟則禅師 佛日戒弼禅師 佛日契嵩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佛手岩因禅師 佛冤禅師語錄 佛照禅師語錄 佛足處祥禅師 伏龍二世禅師 伏龍奉璘禅師 伏龍叁世禅師 伏龍一世禅師 芙蓉道楷禅師 芙蓉靈訓禅師 芙蓉如體禅師 芙蓉太毓禅師 浮山法遠禅師 福昌重善禅師 福林院澄禅師 福清師巍禅師 福清行欽禅師 福清玄讷禅師 福聖仲易禅師 福先仁儉禅師 福嚴保宗禅師 福嚴慈感禅師 福嚴良雅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福州普光禅師 覆船洪薦禅師 幹峰慧圓禅師 甘露達珠禅師 感潭資國禅師 高麗靈鑒禅師 高臺宣明禅師 高陽法廣禅師 公安祖珠禅師 功臣道慈禅師 功臣道閑禅師 功臣覺轲禅師 功臣慶蕭禅師 功臣守如禅師 古靈神贊禅師 谷山有緣禅師 谷隱契崇禅師 谷隱蘊聰禅師 谷隱知俨禅師 谷隱智靜禅師 鼓山安永禅師 鼓山清谔禅師 鼓山僧洵禅師 鼓山體淳禅師 鼓山智嚴禅師 鼓山智嶽禅師 鼓山宗逮禅師 鼓山祖珍禅師 關南道常禅師 觀音從顯禅師 觀音清換禅師 觀音岩俊禅師 灌溪志閑禅師 光國文贊禅師 光慶遇安禅師 光聖師護禅師 光孝道端禅師 光孝德周禅師 光孝果敏禅師 光孝慧覺禅師 光孝慧蘭禅師 光孝普印禅師 光孝如瑰禅師 光孝思徹禅師 光孝昙清禅師 光孝惟爽禅師 光孝致遠禅師 廣德智端禅師 廣福道勤禅師 廣福道隱禅師 廣福惟尚禅師 廣慧達杲禅師 廣慧德宣禅師 廣慧元琏禅師 廣慧志全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廣明常委禅師 廣平守威禅師 廣平玄旨禅師 廣嚴鹹澤禅師 廣因擇要禅師 廣州志道禅師 歸宗策真禅師 歸宗澹權禅師 歸宗道诠禅師 歸宗弘章禅師 歸宗懷恽禅師 歸宗慧誠禅師 歸宗慧通禅師 歸宗可宣禅師 歸宗義柔禅師 歸宗正賢禅師 歸宗智常禅師 龜峰慧光禅師 龜山曉津禅師 龜山義初禅師 龜山正元禅師 龜山智真禅師 龜洋慧忠禅師 龜洋無了禅師 國歡文矩禅師 國清妙印禅師 國清普紹禅師 國清行機禅師 國清院奉禅師 國慶順宗禅師 海會如新禅師 含珠山彬禅師 含珠山真禅師 含珠審哲禅師 杭州佛日禅師 濠州思明禅師 禾山楚材禅師 禾山慧方禅師 禾山師陰禅師 禾山無殷禅師 禾山用安禅師 禾山志傳禅師 何山守珣禅師 和安寺通禅師 和龍守讷禅師 河北智隍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 荷澤神會禅師 鶴林玄素禅師 黑水義欽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衡嶽道辯禅師 衡嶽奉能禅師 宏智禅師語錄 洪福子文禅師 洪州法達禅師 鴻福德升禅師 湖南文殊禅師 瀫甯可先禅師 虎丘紹隆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護國慧本禅師 護國景新禅師 護國景元禅師 護國守昌禅師 護國守澄禅師 護國知遠禅師 護國志朗禅師 護聖居靜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華藏有權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華藏宗演禅師 華光院範禅師 華林善覺禅師 華嚴道隆禅師 華嚴慧達禅師 華嚴慧蘭禅師 華嚴休靜禅師 華嚴智明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華岩普孜禅師 華藥智朋禅師 化城慧朗禅師 化度師郁禅師 黃檗道全禅師 黃檗法濟禅師 黃檗惟初禅師 黃檗惟勝禅師 黃檗希運禅師 黃檗永泰禅師 黃檗志因禅師 黃連義初禅師 黃龍道震禅師 黃龍德逢禅師 黃龍法忠禅師 黃龍誨機禅師 黃龍慧南禅師 黃龍繼達禅師 黃龍惟清禅師 黃龍悟新禅師 黃龍志願禅師 黃龍智明禅師 黃龍智颙禅師 黃龍祖心禅師 黃山良匡禅師 黃山月輪禅師 黃岩保軒禅師 黃州齊安禅師 惠林宗本禅師 慧力慧南禅師 慧力可昌禅師 慧力善周禅師 慧力紹珍禅師 慧力有文禅師 慧林常悟禅師 慧林鴻究禅師 慧林懷深禅師 慧林慧海禅師 慧林若沖禅師 慧日法安禅師 慧日文雅禅師 慧日興道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 慧通清旦禅師 慧因懷祥禅師 慧因義甯禅師 霍山景通禅師 吉祥法宣禅師 吉祥元實禅師 吉州崇恩禅師 吉州禾山禅師 吉州志誠禅師 極樂元俨禅師 夾山善會禅師 夾山曉純禅師 夾山自齡禅師 嘉州白水禅師 建福智同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薦福承古禅師 薦福道英禅師 薦福弘辯禅師 薦福紹明禅師 薦福悟本禅師 薦福院亮禅師 薦福擇崇禅師 漸源仲興禅師 江西志徹禅師 蔣山保心禅師 蔣山法泉禅師 蔣山善直禅師 蔣山贊元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教忠彌光禅師 金峰從志禅師 金陵寶志禅師 金輪可觀禅師 金山懷賢禅師 金山了心禅師 金山瑞新禅師 金山善甯禅師 金山昙穎禅師 金柱義昭禅師 京兆屍利禅師 京兆臥龍禅師 景福日余禅師 景福省悅禅師 景清居素禅師 淨慈楚明禅師 淨慈道昌禅師 淨慈慧晖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淨慈昙密禅師 淨慈彥充禅師 淨德沖煦禅師 淨德智筠禅師 淨光了威禅師 淨戒守密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淨土惟正禅師 淨因道臻禅師 淨因法成禅師 淨因繼成禅師 淨因自覺禅師 淨衆歸信禅師 淨衆了璨禅師 淨住居說禅師 徑山寶印禅師 徑山道欽禅師 徑山佛鑒禅師 徑山洪諲禅師 徑山鑒宗禅師 徑山了一禅師 徑山智策禅師 徑山智讷禅師 徑山宗杲禅師 鏡清道怤禅師 九頂惠泉禅師 九頂清素禅師 九峰道虔禅師 九峰鑒韶禅師 九峰普滿禅師 九峰通玄禅師 九峰希廣禅師 九峰義诠禅師 九曲慶祥禅師 九仙法清禅師 九嵕敬慧禅師 九座慧邃禅師 酒仙遇賢禅師 鹫嶺明遠禅師 鹫嶺善本禅師 鹫嶺善美禅師 覺城院信禅師 覺華普照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開福崇哲禅師 開福道甯禅師 開福德賢禅師 開化行明禅師 開山懷晝禅師 開善道謙禅師 開善道瓊禅師 開善義圓禅師 開先清耀禅師 開先善暹禅師 開先紹宗禅師 開先行瑛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康山契穩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 狼山慧溫禅師 琅邪方銳禅師 琅邪慧覺禅師 琅邪永起禅師 琅邪智遷禅師 樂淨含匡禅師 泐潭寶峰禅師 泐潭常興禅師 泐潭道謙禅師 泐潭德淳禅師 泐潭法會禅師 泐潭洪英禅師 泐潭懷澄禅師 泐潭景祥禅師 泐潭匡悟禅師 泐潭山明禅師 泐潭山牟禅師 泐潭善清禅師 泐潭神黨禅師 泐潭惟建禅師 泐潭文准禅師 泐潭曉月禅師 泐潭延茂禅師 泐潭應幹禅師 泐潭擇明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 郦村自滿禅師 連雲道能禅師 蓮華神祿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涼峰洞淵禅師 梁山善冀禅師 梁山師遠禅師 梁山應圓禅師 梁山緣觀禅師 林溪竟脫禅師 臨安智才禅師 臨濟義玄禅師 靈峰志恩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靈泉歸仁禅師 靈泉宗一禅師 靈山本言禅師 靈樹如敏禅師 靈岩慧宗禅師 靈岩了性禅師 靈岩圓日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靈曜辯良禅師 靈隱道樞禅師 靈隱道印禅師 靈隱德章禅師 靈隱惠淳禅師 靈隱慧光禅師 靈隱慧遠禅師 靈隱了演禅師 靈隱清聳禅師 靈隱文勝禅師 靈隱玄本禅師 靈隱延珊禅師 靈隱雲知禅師 靈隱正童禅師 靈雲志勤禅師 靈竹守珍禅師 六通院紹禅師 六通志球禅師 龍冊曉榮禅師 龍冊子興禅師 龍湖普聞禅師 龍華道初禅師 龍華慧居禅師 龍華靈照禅師 龍華契盈禅師 龍華曉愚禅師 龍華彥球禅師 龍濟紹修禅師 龍井山通禅師 龍門清遠禅師 龍蟠昙廣禅師 龍山文義禅師 龍山智嵩禅師 龍潭崇信禅師 龍潭智圓禅師 龍王善隨禅師 龍翔南雅禅師 龍翔士圭禅師 龍興院裕禅師 ▲ 收起
五燈會元 【379】長安辯實禅師

  廬州長安院辯實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少室靈峰住九霄。」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0】長安延規禅師

  廬州長安院延規禅師,僧問:「如何是庵中主?」師曰:「汝到諸方,但道從長安來。」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1】長靈守卓禅師

  東京天甯長靈守卓禅師,泉州莊氏子。上堂曰:「叁千劍客,獨許莊周。爲甚麼跳不出?良醫之門多病人,因甚麼不消一劄?已透關者,再請辨看。」上堂:「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便恁麼去。無孔鐵錘,聊且安置。直得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也是一期方便。若也籬內竹抽籬外筍,澗東華發澗西紅,更待勘過了,打。」僧問:「丹霞燒木佛,院主爲甚麼眉須墮落?」師曰:「貓兒會上樹。」曰:「早知如是,終不如是。」師曰:「惜取眉毛。」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天旱爲民愁。」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絕毫絕厘。」﹝厘,原作「牦」,據續藏本改。﹞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填溝塞壑。」曰:「出與未出,相去幾何?」師曰:「人平不語,水平不流。」上堂:「平高就下,勾賊破家。截鐵斬釘,狐狸戀窟。總不恁麼,合作麼生?所以道,萬仞崖頭親撒手,須是其人。只如香積國中持缽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切忌風吹別調中。」上堂:「釋迦掩室,過犯彌天。毗耶杜詞,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門太小。」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奄然示寂。阇維日,皇帝遣中使賜香,持金盤求設利。爇香罷,盤中铿然。視之五色者數顆,大如豆。﹝如,原作「加」,據清藏本、續藏本改。﹞使者持還,上見大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2】長蘆道和禅師

  真州長蘆道和祖照禅師,興化潘氏子。僧問:「無遮聖會,還有不到者麼?」師曰:「有。」曰:「誰是不到者?」師曰:「金剛腳下鐵昆侖。」問:「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意旨如何?」師曰:「羊頭車子推明月。」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鐵門路險。」問:「一槌兩當時如何?」師曰:「踏藕得魚歸。」問:「教外別傳,未審傳個甚麼?」師曰:「鐵彈子。」問:「百城遊罷時如何?」師曰:「前頭更有趙州關。」上堂:「一二叁四五六,碧眼胡僧數不足。泥牛入海過新羅,木馬追風到天竺。天竺茫茫何處尋?補陀岩上問觀音。普賢拍手呵呵笑,歸去來兮秋水深。」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3】長蘆妙覺禅師

  真州長蘆妙覺慧悟禅師,上堂:「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不肯入。雪峰老漢抑逼人作麼?既到這裏,爲甚麼鼻孔在別人手裏?」良久曰:「貪觀天上月,失卻手中桡。」僧問:「雁過長空,影沈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沈影之心。還端的也無?」師曰:「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雁過長空[漸/耳]!」僧擬議,師曰;「靈利衲子。」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4】長蘆清了禅師

  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禅師,左綿雍氏子。襁褓入寺見佛,喜動眉睫,鹹異之。年十八,試法華得度。往成都大慈習經論,領大意。出蜀至沔漢,扣丹霞之室。霞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擬對,霞曰:「你鬧在,且去。」一日登缽盂峰,豁然契悟,徑歸侍立。霞掌曰:「將謂你知有」,師欣然拜之。翌日,霞上堂曰:「日照孤峰翠,月臨溪水寒。祖師玄妙訣,莫向寸心安。」便下座。師直前曰:「今日升座,更瞞某不得也。」霞曰:「你試舉我今日升座看。」師良久。霞曰:「將謂你瞥地。」師便出。後遊五臺,之京師,浮汴直抵長蘆,谒祖照,一語契投,命爲侍者。逾年分座,未幾照稱疾退閑,命師繼席,學者如歸。建炎末,遊四明主補陀。臺之天封,閩之雪峰,诏住育王,徙溫州龍翔,杭之徑山。慈甯皇太後命開山臯甯崇先。上堂:「我于先師一掌下,伎倆俱盡,覓個開口處不可得。如今還有恁麼快活不徹底漢麼?若無,銜鐵負鞍,各自著便。」上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釋迦老子待要款曲賣弄,爭柰未出母胎,已被人觑破。且道觑破個甚麼?瞞雪峰不得。」上堂:「上孤峰頂,過獨木橋,蓦直恁麼行,猶是時人腳高腳低處。若見得徹,不出戶身遍十方,未入門常在屋裏。其或未然,趁涼般取一轉柴。」上堂:「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瞞。識得拄杖子,猶是途路中事。作麼生是到地頭一句?」上堂:「處處覓不得,只有一處不覓自得。且道是那一處?」良久曰:「賊身已露。」上堂:「口邊白醭去,始得入門。通身紅爛去,方知有門裏事。更須知有不出門底。」乃曰:「喚甚麼作門?」僧問:「叁世諸佛向火焰裏轉大法輪,還端的也無?」師大笑曰:「我卻疑著。」曰:「和尚爲甚麼卻疑著?」師曰:「野花香滿路,幽鳥不知春。」問:「不落風彩,還許轉身也無?」師曰:「石人行處不同功。」曰:「向上事作麼生?」師曰:「妙在一漚前,豈容千聖眼。」僧禮拜,師曰:「只恐不恁麼。」師一日入廚看煮面次,忽桶底脫,衆皆失聲,曰:「可惜許!」師曰:「桶底脫自合歡喜,因甚麼卻煩惱?」僧曰:「和尚即得。」師曰:「灼然!可惜許一桶面。」問僧:「你死後燒作灰,撒卻了向甚麼處去?」僧便喝。師曰:「好一喝。只是不得翻款。」僧又喝,師曰:「公案未圓,更喝始得。」僧無語。師打曰:「這死漢。」上堂:「苔封古徑,不墮虛凝。霧鎖寒林,肯彰風要。鈎針穩密,孰雲漁父棲巢。只麼承當,自是平常快活。還有具透關眼底麼?」良久曰:「直饒聞早便歸去,爭似從來不出門。」上堂:「乍雨乍晴,乍寒乍熱,山僧底個,山僧自知。諸人底個,諸人自說。且道雪峰口除吃飯外,要作甚麼?」問僧:「琉璃殿上玉女撺梭,明甚麼邊事?」曰:「回互不當機。」師曰:「還有斷續也無?」曰:「古今不曾間。」師曰:「正當不曾間時如何?」僧珍重,便出。上堂,撼拄杖曰:「看!看!叁千大千世界,一時搖動。雲門大師即得,雪峰則不然。」卓拄杖曰:「叁千大千世界,向甚麼處去?還會麼?不得重梅雨,秋苗爭見青?」上堂:「幻化空身即法身。」遂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見得?」過橋村酒美,又作舞雲:「見麼見麼,恁麼不見?隔岸野花香。」上堂:「還有不被玄妙汙染底麼?」良久曰:「這一點傾四海水,已是洗脫不下。」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曰:「白馬入蘆花。」上堂:「窮微喪本,體妙失宗。一句截流,淵玄及盡。是以金針密處,不露光铓。玉線通時,潛舒異彩。雖然如是,猶是交互雙明。且道巧拙不到,作麼生相委?」良久曰:「雲蘿秀處青陰合,岩樹高低翠鎖深。」上堂:「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韫荊山貴。轉位就功是卻來底人,紅爐片雪春。功位俱轉,通身不滯,撒手亡依。石女夜登機,密室無人掃。正恁麼時,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良久曰:「歸根風墮葉,照盡月潭空。」師終于臯甯崇先,塔于寺西華桐嵨,谥悟空禅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5】長蘆守仁禅師

  真州長蘆且庵守仁禅師,越之上虞人。依雪堂于烏巨,聞普說曰:「今之兄弟做工夫,正如習射,先安其足,後習其法。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喝一喝雲:「只今箭發也,看!看!」師不覺倒身作避箭勢,忽大悟。上堂:「百千叁昧,無量妙門,今日且庵不惜窮性命,只做一句子說與諸人。」乃卓拄杖,下座。嘗頌臺山婆話雲:「開個燈心皂角鋪,日求升合度朝昏。只因風雨連綿久,本利一空愁倚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6】長蘆體明禅師

  真州長蘆體明圓鑒禅師,上堂,顧視左邊曰:「師子之狀,豈免颦呻?」顧右邊曰:「象王之儀,甯忘回顧?取此逃彼,上士奚堪?識變知機,野狐窠窟。到這裏須知有凡聖不曆處,古今不到處。且道是甚麼人行履?」良久曰:「丈夫自有沖天志,莫向如來行處來。」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7】長蘆應夫禅師

  真州長蘆應夫廣照禅師,滁州蔣氏子。僧問:「古者道,如來禅即許老兄會,祖師禅未夢見在。未審如來禅與祖師禅是同是別?」師曰:「一箭過新蘿。」僧擬議,師便喝。問:「識得衣中寶時如何?」師曰:「你試拈出看。」僧展一手,師曰:「不用指東畫西,寶在甚麼處?」曰:「爭奈學人用得。」師曰:「你試用看。」僧拂坐具一下,師曰:「衆人笑你。」上堂,召衆曰:「江山繞檻,宛如水墨屏風。殿閣淩空,麗若神仙洞府。森羅萬象,海印交參。一道神光,更無遮障。諸人還會麼?」良久曰:「寥寥天地間,獨立望何極。參!」上堂,顧大衆曰:「這個爲甚麼擁不聚,撥不散,風吹不入,水灑不著,火燒不得,刀斫不斷。是個甚麼?衆中莫有釘觜鐵舌底衲僧,試爲山僧定當看。還有麼?」良久曰:「若無,山僧今日失利。久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8】長蘆宗赜禅師

  真州長蘆宗赜慈覺禅師,洺州孫氏子。僧問:「達磨面壁,此理如何?」師良久,僧禮拜。師曰:「今日被這僧一問,直得口啞。」上堂:「冬去寒食,一百單五。活人路上,死人無數。頭鑽荊棘林,將謂衆生苦。拜掃事如何,骨堆上添土。唯有出家人,不踏無生路。大衆且道,向甚麼處去?還會麼?南天臺,北五臺。參!」上堂:「新羅別無妙訣,當言不避截舌。但能心口相應,一生受用不徹。且道如何是心口相應底句?」良久曰:「焦磚打著連底凍。參!」問:「六門未息時如何?」師曰:「鼻孔裏燒香。」曰:「學人不會。」師曰:「耳朵裏打鼓。」問:「如何是無功之功?」師曰:「泥牛不運步,天下沒荒田。」曰:「恁麼則功不浪施也。」師曰:「雖然廣大神通,未免遭他痛棒。」上堂:「金屑雖貴,落眼成翳。金屑既除,眼在甚麼處?若如此者,未出荊棘林中,棒頭取證,喝下承當,正在金峰窠裏。」上堂:「樓外紫金山色秀,門前甘露水聲寒。古槐陰下清風裏,試爲諸人再指看。」拈拄杖曰:「還見麼?」擊香卓曰:「還聞麼?」靠卻拄杖曰:「眼耳若通隨處足,水聲山色自悠悠。」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9】長慶藏用禅師

  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禅師,上堂,衆集,以扇子抛向地上曰:「愚人謂金是土,智者作麼生?後生可畏,不可總守過去也。還有人道得麼?出來道看。」時有僧出禮拜,退後而立。師曰:「別更作麼生?」曰:「請和尚明鑒。」師曰:「千年桃核。」問:「如何是伽藍?」師曰:「長溪莆田。」曰:「如何是伽藍中人?」師曰:「新羅白水。」問:「如何是靈泉正主?」師曰:「南山北山。」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齋前廚蒸南國飯,午後爐煎北苑茶。」問:「法身還受苦也無?」師曰:「地獄豈是天堂?」曰:「恁麼則受苦去也。」師曰:「有甚麼罪過?」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0】長慶常慧禅師

  福州長慶常慧禅師,僧問:「王侯請命法嗣怡山鎖口之言,請師不謬。」師曰:「得。」曰:「恁麼則深領尊慈。」師曰:「莫鈍置人好!」問:「不犯宗風,不傷物義,請師滿口道。」師曰:「今日豈不是開堂?」問:「焰續雪峰,印傳超覺,不違于物,不負于人。不在當頭,即今何道?」師曰:「違負即道。」曰:「恁麼則善副來言,淺深已辨。」師曰:「也須識好惡。」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1】長慶大安禅師

  福州長慶大安禅師,﹝號懶安。﹞郡之陳氏子。受業于黃檗山,習律乘。嘗自念言:「我雖勤苦,而未聞玄極之理。」乃孤錫遊方,將往洪井,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謂師曰:「師往南昌,當有所得。」師即造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師曰:「識得後如何?」丈曰:「如人騎牛至家。」師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師自茲領旨,更不馳求。
  同參祐禅師,創居沩山。師躬耕助道。及祐歸寂,衆請接踵住持。上堂:「汝諸人總來就安,求覓甚麼?若欲作佛,汝自是佛。擔佛傍家走,如渴鹿趁陽焰相似,何時得相應去!汝欲作佛,但無許多顛倒攀緣、妄想惡覺、垢淨衆生之心,便是初心正覺佛,更向何處別討所以安?在沩山叁十來年,吃沩山飯,屙沩山屎,不學沩山禅,秖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轉來,才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個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汝諸人各自有無價大寶,從眼門放光,照見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采一切善惡音響。如是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叁昧。汝自不識取,影在四大身中,內外扶持,不教傾側。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且道是甚麼物任持,便得如是。且無絲發可見,豈不見志公和尚雲:“內外追尋覓總無,境上施爲渾大有。”珍重!」僧問:「一切施爲是法身用,如何是法身?」師曰:「一切施爲是法身用。」曰:「離卻五蘊,如何是本來身?」師曰:「地水火風,受想行識。」曰:「這個是五蘊?」師曰:「這個異五蘊。」問:「此陰已謝、彼陰未生時如何?」師曰:「此陰未謝,那個是大德?」曰:「不會。」師曰:「若會此陰,便明彼陰。」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師曰:「汝用得但用。」僧乃脫膊,繞師叁匝。師曰:「向上事何不道取?」僧擬開口,師便打。曰:「這野孤精出去。」
  有僧上法堂,顧視東西,不見師。乃曰:「好個法堂,只是無人。」師從門裏出,曰:「作麼?」僧無對。雪峰因入山采得一枝木,其形似蛇,于背上題曰:「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與師。師曰:「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僧問:「佛在何處?」師曰:「不離心。」又問:「雙峰上人,有何所得?」師曰:「法無所得。設有所得,得本無得。」問:「黃巢軍來,和尚向甚麼處回避?」師曰:「五蘊山中。」曰:「忽被他捉著時如何?」師曰:「惱亂將軍。」師大化閩城。唐中和叁年歸黃檗示寂。塔于楞伽山,谥圓智禅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2】長慶道巘禅師

  升州長慶道巘禅師,廬州人也。初侍光孝便領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緣彌盛,出住長慶。上堂:「彌勒朝入伽藍,暮成正覺。」說偈曰:「叁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于諸心法,更無有可得。看他恁麼道,也太殺惺惺。」「若比吾徒,猶是鈍漢。所以一念見道,叁世情盡。如印印泥,更無前後。諸子生死事大,快須薦取,莫爲等閑。業識茫茫,蓋爲迷己逐物。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再轉法輪。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然今時衆中,建立個賓主問答,事不獲已,蓋爲初心耳。」僧問:「如何是長慶境?」師曰:「阇黎履踐看。」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今日叁月叁。」曰:「學人不會。」師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便下座。鹹平二年示寂。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3】長慶弘辯禅師

  福州長慶院弘辯妙果禅師,上堂,于座前側立曰:「大衆各歸堂得也未,還會得麼?若也未會,山僧謾諸人去也。」遂升座。僧問:「海衆雲臻,請師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師曰:「這個是方便門。」曰:「恁麼則大衆側聆去也。」師曰:「空側聆作麼?」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4】長慶惠暹禅師

  福州長慶惠暹文慧禅師,僧問:「離上生之寶刹,登延聖之道場。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孤舟載明月。」曰:「忽遇橹桌俱停,又作麼生?」師曰:「漁人偏愛宿蘆花。」問:「長期進道西天,以蠟人爲驗,未審此間以何爲驗?」師曰:「鐵彈子。」曰:「意旨如何?」師曰:「大底大,小底小。」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5】長慶慧棱禅師

  福州長慶慧棱禅師,杭州鹽官人也。姓孫氏。禀性淳澹,年十叁于蘇州通玄寺出家登戒,曆參禅苑。後參靈雲,問:「如何是佛法大意?」雲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師如是往來雪峰、玄沙二十年。問:「坐破七個蒲團,不明此事。一日卷簾,忽然大悟。乃有頌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峰舉謂玄沙曰:「此子徹去也!」沙曰:「未可,此是意識著述,更須勘過始得。」至晚,衆僧上來問訊,峰謂師曰:「備頭陀未肯汝在,汝實有正悟,對衆舉來。」師又有頌曰:「萬象之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昔時謬向途中覓,今日看來火裏冰。」峰乃顧沙曰:「不可,更是意識著述。」師問峰曰:「從上諸聖傳受一路,請師垂示。」峰良久,師設禮而退。峰乃微笑。師入方丈參,峰曰:「是甚麼?」師曰:「今日天晴好普請。」自此酬問,未嘗爽于玄旨。師在西院,問诜上座曰:「這裏有象骨山,汝曾到麼?」曰:「不曾到。」師曰:「爲甚麼不到?」曰:「自有本分事在。」師曰:「作麼生是上座本分事?」诜乃提起衲衣角。師曰:「爲當只這個,別更有?」曰:「上座見個甚麼?」師曰:「何得龍頭蛇尾?」保福辭歸雪峰,謂師曰:「山頭和尚或問上座信,作麼生只對?」師曰:「不避腥膻,亦有少許。」曰:「信道甚麼?」師曰:「教我分付阿誰?」曰:「從展雖有此語,未必有恁麼事。」師曰:「若然者,前程全自阇黎。」師與保福遊山,福問:「古人道妙峰山頂,莫只這個便是也無?」師曰:「是即是,可惜許。」﹝僧問鼓山:「只如長慶恁麼道,意作麼生?」山雲:「孫公君無此語,可謂髑髅遍野。」﹞
  師來往雪峰二十九載,天祐叁年泉州刺史王廷彬請住招慶。開堂日,公朝服趨隅曰:「請師說法。」師曰:「還聞麼?」公設拜,師曰:「雖然如此,恐有人不肯。」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有願不撒沙。」一日,王太傅入院,見方丈門閉,問演侍者曰:「有人敢道大師在否?」演曰:「有人敢道大師不在否?」﹝法眼別雲:「太傅識大師。」﹞閩帥請居長慶,號超覺大師。上堂,良久曰:「還有人相悉麼?若不相悉,欺謾兄弟去也。只今有甚麼事?莫有窒塞也無?複是誰家屋裏事,不肯擔荷,更待何時?若是利根,參學不到這裏,還會麼?如今有一般行腳人,耳裏總滿也,假饒收拾得底,還當得行腳事麼?」僧問:「行腳事如何學?」師曰:「但知就人索取。」曰:「如何是獨脫一路。」師曰:「何煩更問?」問:「名言妙義,教有所诠,不涉叁科,請師直道。」師曰:「珍重。」師乃曰:「明明歌詠汝尚不會,忽被暗裏來底事,汝作麼生?」僧問:「如何是暗來底事?」師曰:「吃茶去。」﹝中塔代雲:「便請和尚相伴。」﹞問:「如何是不隔毫端底事?」師曰:「當不當。」問:「如何得不疑不惑去。」師乃展兩手,僧不進語。師曰:「汝更問,我與汝道。」僧再問,師露膊而坐。僧禮拜。師曰:「汝作麼生會?」曰:「今日風起。」師曰:「恁麼道未定人見解,汝于古今中有甚麼節要齊得長慶?若舉得,許汝作話主。」其僧但立而已。師卻問:「汝是甚處人?」曰:「向北人。」師曰:「南北叁千裏外,學妄語作麼?」僧無對。
  上堂,良久曰:「莫道今夜較些子。」便下座。僧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師曰:「有伎倆者得。」曰:「學人還得也無?」師曰:「大遠在!」上堂:「撞著道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上堂:「淨潔打疊了也,卻近前問我覓我,劈脊與你一棒。有一棒到你,你須生慚愧。無一棒到你,你又向甚麼處會?」問:「羚羊挂角時如何?」師曰:「草裏漢。」曰:「挂角後如何?」師曰:「亂叫喚。」曰:「畢竟如何?」師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問:「如何是合聖之言?」師曰:「大小長慶被汝一問,口似匾擔。」曰:「何故如此?」師曰:「適來問甚麼?」上堂:「我若純舉唱宗乘,須閉卻法堂門。所以道,盡法無民。」僧問:「不怕無民,請師盡法。」師曰:「還委落處麼?」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香嚴道底,一時坐卻。」上堂:「總似今日,老胡有望。」保福曰:「總似今日,老胡絕望。」﹝玄覺雲:「恁麼道是相見語,不是相見語?」﹞安國[王*舀]和尚得師號,師去作賀。國出接。師曰:「師號來邪?」曰:「來也。」師曰:「是甚麼號?」曰:「明真。」師乃展手,國曰:「甚麼處去來?」師曰:「幾不問過。」問僧:「甚處來?」曰:「鼓山來。」師曰:「鼓山有不跨石門底句,有人借問,汝作麼生道?」曰:「昨夜報慈宿。」師曰:「劈脊棒汝,又作麼生?」曰:「和尚若行此棒,不虛受人天供養。」師曰:「幾合放過!」問:「古人有言,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時如何?」師曰:「知有也未?」﹝僧又問保福,福雲:「此是誰語?」雲:「丹霞語。」福雲:「去,莫妨我打睡。」﹞師入僧堂,舉起疏頭曰:「見即不見,還見麼?」衆無對。﹝法眼代雲:「縱受得,到別處亦不敢呈人。」﹞師到羅山,見製龛子,以杖敲龛曰:「太煞預備。」山曰:「拙布置。」師曰:「還肯入也無?」山乃「吽!吽!」上堂,大衆集定,師乃拽出一僧曰:「大衆禮拜此僧。」又曰:「此僧有甚麼長處,便教大衆禮拜?」衆無對。僧問:「如何是文彩未生時事?」師曰:「汝先舉,我後舉。」其僧但立而已。﹝法眼別雲:「請和尚舉。」﹞師曰:「汝作麼生舉。」曰:「某甲截舌有分。」保福遷化,僧問:「保福抛卻殼漏子,向甚麼處去也?」師曰:「且道保福在那個殼漏子裏?」﹝法眼別雲:「那個是保福殼漏子?」﹞閩帥夫人崔氏,奉道自稱漏子,﹝練師。﹞遣使送衣物至。曰:「練師令就大師請回信。」師曰:「傳語練師:領取回信。」須臾,使卻來師前唱喏便回。師明日入府,練師曰:「昨日謝大師回信。」師曰:「卻請昨日回信看。」練師展兩手,帥問師曰:「練師適來呈信,還惬大師意否?」師曰:「猶較些子。」﹝法眼別雲:「這一轉語大王自道取。」﹞曰:「未審大師意旨如何?」師良久。帥曰:「不可思議。大師佛法深遠。」後唐長興叁年歸寂,王氏建塔。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6】長慶應圓禅師

  嶽州平江長慶應圓禅師,上堂:「寒氣將殘春日到,無索泥牛皆[路-各+孛]跳。築著昆侖鼻孔頭,觸倒須彌成糞掃。牧童兒,鞭棄了,懶吹無孔笛,拍手呵呵笑。歸去來兮歸去來,煙霞深處和衣倒。」良久曰:「切忌睡著。」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