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名,因此菩薩含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 梵心居士編
(譬喻)如病眼之人,見空中如花者浮動,是名虛空華,譬事物之無實體也。楞伽經一曰:“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楞嚴經二曰:“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同于空華。
(術語)佛化也。清異錄上曰:“玄奘論道釋雲:道有爲宗,舟航化。佛無爲宗,虛空化。”
(術語)從法華經見寶塔品末:“爾時大衆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結跏趺坐。”至囑累品中:“多寶佛塔還可如故。”佛與大衆悉住在虛空之中,故名虛空會,加以前後之兩會在靈山,謂之兩處叁會之說。
(菩薩)梵名Gagana&mdotabv;ati,又Sahacittotpada-dharmacakra,胎藏界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在虛空藏菩薩右方第二列之第一位。種子爲&DF-8755;字,是遷變之義,叁昧耶形爲蓮上之金剛輪。此輪爲八輻輪,即表八正道。形像肉色,左手持蓮華,蓮上有八輻輪,右手仰掌,上立獨股金剛杵。獨股金剛者,示獨一法界阿字淨菩提之智,又虛空惠之稱,表虛空藏菩薩之惠之意也。
(術語)謂眼所見之大空也。中阿含經叁十六曰:“譬如月無垢,遊于虛空界。”智度論一曰:“虛空界無量諸佛土。”
指眼睛所看到的天空。 - 陳義孝編
如涅盤界中說。 - 朱芾煌
指眼睛所看到的天空。
- 梵心居士編
(術語)華嚴經所說,能叁世間十身之一。謂如虛空無名無相無礙自在之身。即毗盧舍那如來之身相也。見探玄記十四。
(神名)梵語舜若多Ś&umacron;nyata,譯曰虛空神。主空之神也。
(界名)五類天之一。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以其離須彌山在虛空中故。見秘藏記末。
(菩薩)佛母尊之名。又雲佛眼。于胎藏界定叁部之母主時以金輪佛頂尊爲佛部之部主,以虛空眼尊爲佛部之部母。在舊譯仁王經有“觀空品”。在新譯仁王經爲“觀如來品”。是證大空叁昧爲佛故虛空即佛也。此虛空眼尊以大空叁昧爲本體,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稱佛母。大日經疏五曰:“次于大勒勇北至于北維,置虛空眼,即毗盧遮那佛母也。”秘藏記末曰:“佛部,金輪佛頂爲主,虛空眼爲母,又雲佛眼也。”佛眼有叁種。見佛眼尊條。
(術語)大乘空十喻法之一。智度論六曰:“如虛空者,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缥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此下就虛空之有無而設問答:決虛空之無實體。
(菩薩)虛空藏之異譯。菩薩名。見虛空藏條。
北魏時建。位于山西渾源縣南恒山下之瓷窯峽。寺在峭壁巉岩間,依山面崖,懸空架屋,下承長
柱,上建閣樓,崇峙數層,矗立雲際,行人仰望如空中樓閣,爲建築上之奇構。[山西通志]
爲唯識宗所立叁空之一。又作不如空、遠離空。謂以凡夫迷妄之情妄執爲實有,其實無體而不同于真性。此系叁性中“依他起性”之法。[辯中邊論卷中、中邊分別論卷上、辯中邊論述記卷中](參閱“叁空”574)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雲:異性空者:與妄所執自性異故。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