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Vajra -dha^tu-man!d!ala 。又作西曼荼罗、果曼荼罗、月轮曼荼罗。为密教两部曼荼罗之一。金刚顶经为其基础。现图金刚界曼荼罗为九个曼荼罗会所组成,故又称九会曼荼罗、金刚九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九会之中,前七会为金刚界品,其中之前六会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第七会为大日如来之正法轮身;后二会(即第八会、第九会)为降三世品,皆为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总称金刚界曼荼罗。图相以上端为西方,纵横等分为三,故共有九会。
图绘中央为成身会,若依准“从果向因”的下转门之意义,第一会即是成身会,其下向左依顺序为:(一)成身会,又称羯磨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大曼荼罗。以五圆轮排列成十字,相当于五佛,中央为大日如来,其周围为四波罗蜜菩萨,四方各有一月轮,内各置一佛,故有“四方四佛”之语,四佛亦以同形式排列,各有四亲近菩萨,故共有十六菩萨;另有内外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密教护持之诸天及贤劫千佛等围绕,共有一○六一尊,图示佛果之实相。(二)三昧耶会,又称羯磨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三昧耶曼荼罗。系诸尊各以器杖、印契等象征其本誓之三昧耶来表示之形式。即中央月轮中安置由璎珞、风轮等庄严而成之多宝塔,象征大日如来之三昧耶身,塔身下横置五股金刚杵,代表五智显现之三昧耶形。四方四佛之三昧耶形依次为:东方阿■佛为竖金刚杵,南方宝生佛为宝珠,西方弥陀佛为莲花,北方不空成就佛为羯磨。其余十六大菩萨、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等亦各皆以三昧耶形表示之。共有七十三尊,位置大致与成身会相同。(三)微细会,又称羯磨会、金刚微细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法曼荼罗。即诸尊相互入于各自之三昧耶身,以显“一尊具足诸尊之德”之义,故此曼荼罗表示诸尊各具五智无际智等重重微细之智用。共有七十三尊。(四)供养会,又称大供养会。为四种曼荼罗中之羯磨曼荼罗。此会呈现诸尊相互供养之仪,故诸尊之形像,除五佛外,其余十六大菩萨、四摄菩萨、八供养菩萨等,皆左手作拳,右手持莲花,其上安置三昧耶形。共有七十三尊。(五)四印会,此会表示“四曼不离”之义,即赅摄四曼于一会。其图式,中央为大日如来,东西南北四方各安置金刚萨埵、观音、虚空藏、毗首羯磨等四尊,大圆轮之四隅安置四波罗蜜菩萨之三昧耶形(五股杵、宝珠、莲花、羯磨),及金刚嬉、鬘、歌、舞等四菩萨之三昧耶形(三股杵、花鬘、箜篌、羯磨)。图中之大日如来象征四曼之所依,四波罗蜜菩萨则依次象征四曼。共有十三尊。(六)一印会,此会表示四曼之诸尊皆归于不二性海之义。其图式,呈现大日如来一尊之单纯图样,是密教修法中,特于修大日一尊法所用。大日如来安坐于图中之大月轮,头戴五佛宝冠,身着白色天衣,住于智拳印中。象征五智圆满独一法身之义。(七) 理趣会,又称萨埵会、普贤会。此会表示大日如来现金刚萨埵之身而以正法化导众生之义。其图式,中央为头戴五智宝冠之金刚萨埵,四方安置欲、触、爱、慢等四金刚,四隅安置意生、计里吉罗、爱乐、意气等四金刚女;外院则安置四摄菩萨及金刚嬉、鬘、歌、舞等内四供养菩萨。然此会之内外四供养菩萨之位置独与其他诸会相反,系表示内外无碍融会之义。共有十七尊。(八)降三世羯磨会,略称降三世会。此会表示大日如来现忿怒之身以降伏刚强难化之众生。其图式,中央之大日如来住于智拳印中,示现降伏四魔之形。四方四佛及十六大菩萨亦皆交拳现忿怒相,尤以金刚萨埵呈三面八臂之降三世忿怒明王之相更为特异。外金刚部之四隅安置金刚夜叉、军荼利、大威德、不动等四大明王;或谓安置色、声、香、味等四明妃。共有七十七尊。(九)降三世三昧耶会,此会表示大日如来降伏大自在天之本誓之义。此会之尊数与诸尊之排列与上会降三世会全然相同,惟其三昧耶形之安置相异;盖以降三世会乃表现诸尊事业具足之身相,而此会则表现诸尊内证之德。图中金刚萨埵之三昧耶形为八辐轮,乃一摧破之具,象征众生本具之坚固清净菩提心,图中之大自在天则象征根本无明,故此会呈现以自性清净之智光来驱除行者心内尘垢之仪相。
若依“从因向果”之上转门而言,其意义系表示菩萨修行之次第,或真
言行者断除惑障及开发心地之次第,即:(一)第一会乃颠倒顺逆而指降三世三昧耶会,即降三世明王自现三昧耶形,降伏贪嗔痴三毒,以去除成道之障难。(二)由三昧耶形变现为羯磨身,现大忿怒之相,左足踩踏大自在天,象征断除烦恼障,右足踩踏乌摩妃,象征断除所知障,此即降三世羯磨会。(三)既于前二会断除三毒二障,则得般若之理趣,如是欲、触、爱、慢等象征内外心境之十七尊皆示现本初不生之体(般若波罗蜜多),此即理趣会。(四)成就五相成身观时,行者自身即为本尊大日如来之体,乃赅摄一切诸尊于一体,此即一印会。(五)须得四佛加持,始能决定成佛之义,其时四佛现前,围绕大日如来,此即四印会。(六)诸尊皆以宝冠、花鬘等礼献予大日如来,呈现诸佛供养之仪,此即供养会。(七)显现他受用身,而有现智身、见智身、四明等,显示遍入微细金刚中之禅定之相,此即微细会。(八)于道场观中,结如来拳印,由种子字而转变为三昧耶形,此即三昧耶会。(九)复由三昧耶形转变成威仪具足之毗卢遮那如来羯磨身,此即羯磨会。
全部九会共有一四六一尊,即佛体一○三六尊,菩萨二九七尊,忿怒身四尊,执金刚神四尊,外金刚部一二○尊。又除上记各会之次第外,另有多种说法,其中有表示“自证化他折伏摄受不二”之曼荼罗者,其次第为第一萨埵会(理趣会)、第二降三世会、第三降三世三昧耶会、第四四印会、第五供养会、第六羯磨会(微细会)、第七一印会、第八成身会(羯磨会)、第九三昧耶会;此一次第系表示由自证出于化他,复由化他归于自证之意。[尊胜佛顶修瑜珈法轨仪卷下大灌顶曼荼罗品、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现图曼荼罗金刚界诸尊便览卷一、两部曼荼罗义记卷四、卷五]
(术语)依金刚界密教本经金刚顶经之所说,则有六种十种等之曼荼罗。现图曼荼罗中辏合九种,称曰九会曼荼罗,见九会曼荼罗条。
(菩萨)金刚界金刚手院中行第二位。密号守护金刚。守众生真实之理体,故名。肉色,左手独股,右手与愿,坐赤莲华。
金刚明王,梵名Vidyottama ,音译尾你也多么,意译明王至高。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最右端之菩萨。密号持明金刚,种子为觗(ka);形像为身呈肉色,二手合掌,屈小指、无名指,指甲相合,开食指,拇指合并向下,置于胸前,坐于赤莲花上;真言为“唵 缚日啰 尾你也罗惹 莎诃”。[诸说不同记卷六、秘藏记、胎藏界七集卷中]
(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之一。密号持明金刚。
那罗延,梵语na^ra^yan!a。意指佛、菩萨之胜身。因佛、菩萨之身坚固勇猛,犹如金刚之坚硬,不为任何外物所坏;而其力强,复如那罗延天之力大无穷,故称之为金刚那罗延身。[大宝积经卷十](参阅“那罗延天”3029)
(术语)谓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如那罗延神之身也。那罗延N&amacron;raya&ndotblw;a,译言胜力,或坚牢。天上力士之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凡四卷。宋代孤山智圆(976~1022)集。全称金刚錍论显性录。收于卍续藏第一○○册。本书系唐代僧荆溪湛然所著金刚錍论之注释书。天台宗山外派孤山智圆,于书中公然对四明知礼之山家派挑起论争。古来山外派学者之论著中所谈义理较为偏谬,向为山家派所驳斥,然本书对于金刚錍之释义,堪称优越,甚至山家派亦屡加引用。
(人名)金刚智三藏也。
(菩萨)金刚菩萨也。菩萨乃大士之通称。
(图像)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安于腰侧,是曰金刚慢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左拳安腰侧,右羽抽掷杵。”秘藏记末举之以为胎藏界之金刚萨埵。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五秘藏诀曰:“以五佛为冠,背倚月轮,坐白莲华,右手持五智金刚杵安于心上,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刚杵安于心上者,此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故。(中略)左手持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惊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刚洁白无染。”秘藏记末举之以为金刚界之萨埵。
(菩萨)Vajrahasta-vajra-dhar&amacron;,居胎藏界金刚手院中第一行金刚萨埵之右方。密号坚固金刚或秘密金刚。三摩耶形为三[月*古]杵(一说五[月*古]金刚杵),形像身黄白色,冠有珠。右手作施愿,开肘当膝,而不着。左手向内,执三[月*古]杵当乳。面少向右,坐赤莲华。印相是持地印,即苏悉地三部三昧耶中之金刚部印也。真言曰忿怒归命吽吽吽吽发吒髯髯娑缚贺。
(修法)祈念金刚童子之护摩修法也。
金刚涂香,梵名Vajra -gandha^ ,音译缚日啰健陀、缚日啰巘题。西藏名Rdo-rje-dri 。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外四供养之一。居于外院方坛之东北隅。此尊以香涂身,去热恼而得清净爽快。密号清凉金刚、胜净金刚,种子为椺( gah!),即无造作之义。
此尊之三昧耶形、形像等于各会皆不同,如于成身会之中,三昧耶形为莲花上之涂香器;形像呈青色天女形,左手持涂香器,右手作涂香之态;印相系二手各作拳,开掌涂胸;真言为“唵 缚日啰 巘帝 虐”。于微细会,形像为右手握拳,左手持涂香器。于供养会,两手持莲,莲上有涂香器;真言为“唵 萨缚怛他哦多 巘陀 布惹 咩伽 三母捺啰 萨发啰拏 三摩曳 吽”。
此菩萨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为供养大日如来所流出之身,不空成就即释迦佛,出现于秽土,为利益众生而亲近浊乱境界,故以涂香供养大日如来。[大教王经卷四、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二、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
下、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菩萨)Vajragandhi,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为女天之菩萨形。以涂香奉中台之尊者。秘藏记末曰:“青色,持涂香器。”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涂香云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涂香侍女菩萨形,住东北角金刚宝楼阁。”
(菩萨)Vajral&amacron;si,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第一。是为由中央大日如来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心中流出之嬉戏三摩地女菩萨也。圣位经曰:“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嬉戏法乐标帜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嬉戏天女菩萨形,住毗卢遮那如来东南隅月轮。”
(经名)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之略称。
金刚夜叉,梵名Vajra -yaks!a ,音译缚日啰药乞洒。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教令轮身。又称金刚焰口明王、大黑明王、金刚啖食明王、金刚尽明王。因其能啖食一切恶业之众生,故称金刚焰口;因其身为黑色,故称大黑;因其能吞尽恶有情,故称金刚尽。密号啖食金刚、调伏金刚、护法金刚;种子为傆(hu^m!),为恐怖之义,或塃(hah!)或徤(vam!);三昧耶形为羯磨轮,表事业成办之义;或有说三昧耶形为牙、铃、五股杵、剑等。形像为身青黑色,呈忿怒相,三面六臂,头上有马王之髻,正面有五目,左、右二面各有三目,三面皆开口;右方之第一手执五股杵,第二手执箭,第三手持剑;左方之第一手执五股铃,第二手持弓,第三手持金轮,立左足,举右足,二足下皆踏莲,以珠宝严饰遍身,火焰燃如劫火。真言为“唵 么贺药乞叉 缚日啰娑怛缚 弱 吽 鍐 斛 钵罗吠舍吽”。又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载,此尊为金刚手虚空库菩萨所现;而以此尊为本尊之修法,即金刚夜叉法,主要为调伏、息灾时所修之法。[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卷上、理趣释卷下、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瑜伽瑜只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