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禅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28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9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禅師 稠禅師 大禅師 思禅師 暗證禅師 跋陀禅師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渌清禅師 鳥窠禅師 齊聳禅師 善世禅師 事相禅師 烏窠禅師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普安道禅師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月貫休禅師 昌福院達禅師 長安辯實禅師 長安延規禅師 長靈守卓禅師 長蘆道和禅師 長蘆妙覺禅師 長蘆清了禅師 長蘆守仁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長蘆宗赜禅師 長慶藏用禅師 長慶常慧禅師 長慶大安禅師 長慶道巘禅師 長慶弘辯禅師 長慶惠暹禅師 長慶慧棱禅師 長慶應圓禅師 長沙景岑禅師 長生皎然禅師 長壽法齊禅師 長壽朋彥禅師 潮山延宗禅師 稱心敬琎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丞熙應悅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承天辭確禅師 承天惟簡禅師 承天義勤禅師 承天自賢禅師 澄心旻德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崇福德基禅師 崇福慶祥禅師 崇福演教禅師 崇福院志禅師 崇善用良禅師 崇壽契稠禅師 稠岩了赟禅師 楚安慧方禅師 船子德誠禅師 吹萬禅師語錄 慈氏瑞仙禅師 慈雲慧深禅師 慈雲匡達禅師 慈雲修慧禅師 慈雲彥隆禅師 翠峰從欣禅師 翠微無學禅師 翠岩可真禅師 翠岩令參禅師 翠岩嗣元禅師 大安清幹禅師 大安興古禅師 大乘德遵禅師 大乘慧果禅師 大慈寰中禅師 大顛寶通禅師 大光居誨禅師 大洪報恩禅師 大洪法爲禅師 大洪慶顯禅師 大洪慶預禅師 大洪守遂禅師 大洪祖燈禅師 大覺禅師語錄 大林僧遁禅師 大龍炳賢禅師 大龍楚勳禅師 大龍景如禅師 大龍智洪禅師 大梅法常禅師 大梅法英禅師 大梅居煦禅師 大甯道寬禅師 大甯可弘禅師 大甯慶璁禅師 大甯隱微禅師 大普玄通禅師 大錢從襲禅師 大善慧海禅師 大聖守賢禅師 大隨法真禅師 大隨元靜禅師 大通禅師語錄 大通存壽禅師 大同廣澄禅師 大沩德幹禅師 大沩法寶禅師 大沩法泰禅師 大沩海評禅師 大沩懷秀禅師 大沩懷宥禅師 大沩景暈禅師 大沩慕哲禅師 大沩山棲禅師 大沩善果禅師 大沩祖樁禅師 大陽慧堅禅師 大陽警玄禅師 大陽如漢禅師 大陽行沖禅師 大愚守芝禅師 大中德隆禅師 大珠慧海禅師 丹霞普月禅師 丹霞天然禅師 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子淳禅師 耽源應真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道場法如禅師 道場慧琳禅師 道場慧顔禅師 道場慧印禅師 道場居慧禅師 道場明辯禅師 道場如讷禅師 道場有規禅師 道吾從盛禅師 道吾契诠禅師 道吾悟真禅師 道吾仲圓禅師 道吾宗智禅師 德山存德禅師 德山德海禅師 德山慧初禅師 德山慧遠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德山紹晏禅師 德山宣鑒禅師 德山緣密禅師 德山志先禅師 鄧州中度禅師 地藏守恩禅師 定慧超信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 定林惠琛禅師 定山神英禅師 定州善崔禅師 東禅從密禅師 東禅可隆禅師 東禅契讷禅師 東禅思嶽禅師 東禅玄覺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東林道顔禅師 東林通理禅師 東林自遵禅師 東明仁仙禅師 東平洪教禅師 東山齊己禅師 東山雲頂禅師 東寺如會禅師 洞山道全禅師 洞山道延禅師 洞山梵言禅師 洞山良價禅師 洞山妙圓禅師 洞山清辯禅師 洞山清禀禅師 洞山守初禅師 洞山曉聰禅師 洞山永孚禅師 洞山擇言禅師 洞山至幹禅師 洞山子圓禅師 洞山自寶禅師 洞庭慧月禅師 洞溪戒定禅師 洞岩可休禅師 兜率從悅禅師 兜率慧照禅師 兜率志恩禅師 鵝湖大義禅師 鵝湖雲震禅師 鵝湖智孚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 法昌倚遇禅師 法海行周禅師 法華全舉禅師 法輪齊添禅師 法輪文昱禅師 法輪彥孜禅師 法輪應端禅師 法門佛陀禅師 法石慧空禅師 法演禅師語錄 法雨慧源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法雲善本禅師 法雲惟白禅師 法雲智善禅師 肥田慧覺禅師 費隱禅師語錄 汾陽善昭禅師 汾州石樓禅師 豐化令崇禅師 風穴延沼禅師 鳳凰從琛禅師 鳳凰山強禅師 鳳棲慧觀禅師 鳳翔石柱禅師 鳳翔招福禅師 奉國清海禅師 奉先法瑰禅師 奉先慧同禅師 奉先清昱禅師 佛奧知默禅師 佛光如滿禅師 佛國禅師語錄 佛窟惟則禅師 佛日戒弼禅師 佛日契嵩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佛手岩因禅師 佛冤禅師語錄 佛照禅師語錄 佛足處祥禅師 伏龍二世禅師 伏龍奉璘禅師 伏龍叁世禅師 伏龍一世禅師 芙蓉道楷禅師 芙蓉靈訓禅師 芙蓉如體禅師 芙蓉太毓禅師 浮山法遠禅師 福昌重善禅師 福林院澄禅師 福清師巍禅師 福清行欽禅師 福清玄讷禅師 福聖仲易禅師 福先仁儉禅師 福嚴保宗禅師 福嚴慈感禅師 福嚴良雅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福州普光禅師 覆船洪薦禅師 幹峰慧圓禅師 甘露達珠禅師 感潭資國禅師 高麗靈鑒禅師 高臺宣明禅師 高陽法廣禅師 公安祖珠禅師 功臣道慈禅師 功臣道閑禅師 功臣覺轲禅師 功臣慶蕭禅師 功臣守如禅師 古靈神贊禅師 谷山有緣禅師 谷隱契崇禅師 谷隱蘊聰禅師 谷隱知俨禅師 谷隱智靜禅師 鼓山安永禅師 鼓山清谔禅師 鼓山僧洵禅師 鼓山體淳禅師 鼓山智嚴禅師 鼓山智嶽禅師 鼓山宗逮禅師 鼓山祖珍禅師 關南道常禅師 觀音從顯禅師 觀音清換禅師 觀音岩俊禅師 灌溪志閑禅師 光國文贊禅師 光慶遇安禅師 光聖師護禅師 光孝道端禅師 光孝德周禅師 光孝果敏禅師 光孝慧覺禅師 光孝慧蘭禅師 光孝普印禅師 光孝如瑰禅師 光孝思徹禅師 光孝昙清禅師 光孝惟爽禅師 光孝致遠禅師 廣德智端禅師 廣福道勤禅師 廣福道隱禅師 廣福惟尚禅師 廣慧達杲禅師 廣慧德宣禅師 廣慧元琏禅師 廣慧志全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廣明常委禅師 廣平守威禅師 廣平玄旨禅師 廣嚴鹹澤禅師 廣因擇要禅師 廣州志道禅師 歸宗策真禅師 歸宗澹權禅師 歸宗道诠禅師 歸宗弘章禅師 歸宗懷恽禅師 歸宗慧誠禅師 歸宗慧通禅師 歸宗可宣禅師 歸宗義柔禅師 歸宗正賢禅師 歸宗智常禅師 龜峰慧光禅師 龜山曉津禅師 龜山義初禅師 龜山正元禅師 龜山智真禅師 龜洋慧忠禅師 龜洋無了禅師 國歡文矩禅師 國清妙印禅師 國清普紹禅師 國清行機禅師 國清院奉禅師 國慶順宗禅師 海會如新禅師 含珠山彬禅師 含珠山真禅師 含珠審哲禅師 杭州佛日禅師 濠州思明禅師 禾山楚材禅師 禾山慧方禅師 禾山師陰禅師 禾山無殷禅師 禾山用安禅師 禾山志傳禅師 何山守珣禅師 和安寺通禅師 和龍守讷禅師 河北智隍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 荷澤神會禅師 鶴林玄素禅師 黑水義欽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衡嶽道辯禅師 衡嶽奉能禅師 宏智禅師語錄 洪福子文禅師 洪州法達禅師 鴻福德升禅師 湖南文殊禅師 瀫甯可先禅師 虎丘紹隆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護國慧本禅師 護國景新禅師 護國景元禅師 護國守昌禅師 護國守澄禅師 護國知遠禅師 護國志朗禅師 護聖居靜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華藏有權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華藏宗演禅師 華光院範禅師 華林善覺禅師 華嚴道隆禅師 華嚴慧達禅師 華嚴慧蘭禅師 華嚴休靜禅師 華嚴智明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華岩普孜禅師 華藥智朋禅師 化城慧朗禅師 化度師郁禅師 黃檗道全禅師 黃檗法濟禅師 黃檗惟初禅師 黃檗惟勝禅師 黃檗希運禅師 黃檗永泰禅師 黃檗志因禅師 黃連義初禅師 黃龍道震禅師 黃龍德逢禅師 黃龍法忠禅師 黃龍誨機禅師 黃龍慧南禅師 黃龍繼達禅師 黃龍惟清禅師 黃龍悟新禅師 黃龍志願禅師 黃龍智明禅師 黃龍智颙禅師 黃龍祖心禅師 黃山良匡禅師 黃山月輪禅師 黃岩保軒禅師 黃州齊安禅師 惠林宗本禅師 慧力慧南禅師 慧力可昌禅師 慧力善周禅師 慧力紹珍禅師 慧力有文禅師 慧林常悟禅師 慧林鴻究禅師 慧林懷深禅師 慧林慧海禅師 慧林若沖禅師 慧日法安禅師 慧日文雅禅師 慧日興道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 慧通清旦禅師 慧因懷祥禅師 慧因義甯禅師 霍山景通禅師 吉祥法宣禅師 吉祥元實禅師 吉州崇恩禅師 吉州禾山禅師 吉州志誠禅師 極樂元俨禅師 夾山善會禅師 夾山曉純禅師 夾山自齡禅師 嘉州白水禅師 建福智同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薦福承古禅師 薦福道英禅師 薦福弘辯禅師 薦福紹明禅師 薦福悟本禅師 薦福院亮禅師 薦福擇崇禅師 漸源仲興禅師 江西志徹禅師 蔣山保心禅師 蔣山法泉禅師 蔣山善直禅師 蔣山贊元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教忠彌光禅師 金峰從志禅師 金陵寶志禅師 金輪可觀禅師 金山懷賢禅師 金山了心禅師 金山瑞新禅師 金山善甯禅師 金山昙穎禅師 金柱義昭禅師 京兆屍利禅師 京兆臥龍禅師 景福日余禅師 景福省悅禅師 景清居素禅師 淨慈楚明禅師 淨慈道昌禅師 淨慈慧晖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淨慈昙密禅師 淨慈彥充禅師 淨德沖煦禅師 淨德智筠禅師 淨光了威禅師 淨戒守密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淨土惟正禅師 淨因道臻禅師 淨因法成禅師 淨因繼成禅師 淨因自覺禅師 淨衆歸信禅師 淨衆了璨禅師 淨住居說禅師 徑山寶印禅師 徑山道欽禅師 徑山佛鑒禅師 徑山洪諲禅師 徑山鑒宗禅師 徑山了一禅師 徑山智策禅師 徑山智讷禅師 徑山宗杲禅師 鏡清道怤禅師 九頂惠泉禅師 九頂清素禅師 九峰道虔禅師 九峰鑒韶禅師 九峰普滿禅師 九峰通玄禅師 九峰希廣禅師 九峰義诠禅師 九曲慶祥禅師 九仙法清禅師 九嵕敬慧禅師 九座慧邃禅師 酒仙遇賢禅師 鹫嶺明遠禅師 鹫嶺善本禅師 鹫嶺善美禅師 覺城院信禅師 覺華普照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開福崇哲禅師 開福道甯禅師 開福德賢禅師 開化行明禅師 開山懷晝禅師 開善道謙禅師 開善道瓊禅師 開善義圓禅師 開先清耀禅師 開先善暹禅師 開先紹宗禅師 開先行瑛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康山契穩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 狼山慧溫禅師 琅邪方銳禅師 琅邪慧覺禅師 琅邪永起禅師 琅邪智遷禅師 樂淨含匡禅師 泐潭寶峰禅師 泐潭常興禅師 泐潭道謙禅師 泐潭德淳禅師 泐潭法會禅師 泐潭洪英禅師 泐潭懷澄禅師 泐潭景祥禅師 泐潭匡悟禅師 泐潭山明禅師 泐潭山牟禅師 泐潭善清禅師 泐潭神黨禅師 泐潭惟建禅師 泐潭文准禅師 泐潭曉月禅師 泐潭延茂禅師 泐潭應幹禅師 泐潭擇明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 郦村自滿禅師 連雲道能禅師 蓮華神祿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涼峰洞淵禅師 梁山善冀禅師 梁山師遠禅師 梁山應圓禅師 梁山緣觀禅師 林溪竟脫禅師 臨安智才禅師 臨濟義玄禅師 靈峰志恩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靈泉歸仁禅師 靈泉宗一禅師 靈山本言禅師 靈樹如敏禅師 靈岩慧宗禅師 靈岩了性禅師 靈岩圓日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靈曜辯良禅師 靈隱道樞禅師 靈隱道印禅師 靈隱德章禅師 靈隱惠淳禅師 靈隱慧光禅師 靈隱慧遠禅師 靈隱了演禅師 靈隱清聳禅師 靈隱文勝禅師 靈隱玄本禅師 靈隱延珊禅師 靈隱雲知禅師 靈隱正童禅師 靈雲志勤禅師 靈竹守珍禅師 六通院紹禅師 六通志球禅師 龍冊曉榮禅師 龍冊子興禅師 龍湖普聞禅師 龍華道初禅師 龍華慧居禅師 龍華靈照禅師 龍華契盈禅師 龍華曉愚禅師 龍華彥球禅師 龍濟紹修禅師 龍井山通禅師 龍門清遠禅師 龍蟠昙廣禅師 龍山文義禅師 龍山智嵩禅師 龍潭崇信禅師 龍潭智圓禅師 龍王善隨禅師 龍翔南雅禅師 龍翔士圭禅師 龍興院裕禅師 ▲ 收起
五燈會元 【487】丹霞天然禅師

  鄧州丹霞天然禅師,本習儒業,將入長安應舉,方宿于逆旅,忽夢白光滿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偶禅者問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禅者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見祖,師以手拓[巾*(仆-人)]頭額。祖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師也。」遽抵石頭,還以前意投之。頭曰:「著槽廠去!」師禮謝,入行者房,隨次執爨役,凡叁年。忽一日,石頭告衆曰:「來日鏟佛殿前草。」至來日,大衆諸童行各備鍬钁鏟草,獨師以盆盛水,沐頭于石頭前,胡跪。頭見而笑之,便與剃發,又爲說戒。師乃掩耳而出,再往江西谒馬祖。未參禮,便入僧堂內,騎聖僧頸而坐。時大衆驚愕,遽報馬祖。祖躬入堂,視之曰:「我子天然。」師即下地禮拜曰:「謝師賜法號。」因名天然。祖問:「從甚處來?」師曰:「石頭。」祖曰:「石頭路滑,還跶倒汝麼?」師曰:「若跶倒即不來也。」乃杖錫觀方,居天臺華頂峰叁年,往余杭徑山禮國一禅師。
  唐元和中至洛京龍門香山,與伏牛和尚爲友。後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向,院主诃曰:「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子撥灰曰:「吾燒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師曰:「既無舍利,更取兩尊燒。」主自後眉須墮落。後谒忠國師,問侍者:「國師在否?」曰:「在即在,不見客。」師曰:「太深遠生!」曰:「佛眼亦觀不見。」師曰:「龍生龍子,鳳生鳳兒。」國師睡起,侍者以告。國師乃打侍者叁十棒,遣出。師聞曰:「不謬爲南陽國師。」明日再往禮拜,見國師便展坐具。國師曰:「不用!不用!」師退後,國師曰:「如是!如是!」師卻進前。國師曰:「不是!不是!」師繞國師一幣便出。國師曰:「去聖時遙,人多懈怠。叁十年後,覓此漢也難得。」
  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籃,斂手而立。師又問:「居士在否?」女子提籃便行。師遂回。須臾居士歸,女子乃舉前話。士曰:「丹霞在麼?」女曰:「去也。」士曰:「赤土塗牛你。」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師曰:「龐老在否?」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師曰:「蒼天!蒼天!」便回。師因去馬祖處,路逢一老人與一童子。師問:「公住何處?」老人曰:「上是天,下是地。」師曰:「忽遇天崩地陷,又作麼生?」老人曰:「蒼天!蒼天!」童子噓一聲。師曰:「非父不生其子。」老人便與童子入山去。師問龐居士:「昨日相見,何似今日?」士曰:「如法舉昨日事來作個宗眼。」師曰:「只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士曰:「我在你眼裏。」師曰:「某甲眼窄,何處安身?」士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師休去。士曰:「更道取一句,便得此話圓。」師亦不對。士曰:「就中這一句無人道得。」師與龐居士行次,見一泓水。士以手指曰:「便與麼也還辨不出?」師曰:「灼然是辨不出。」士乃戽水,潑師二掬。師曰:「莫與麼,莫與麼。」士曰:「須與麼,須與麼。」師卻戽水潑士叁掬。師曰:「正與麼時,堪作甚麼?」士曰:「無外物。」師曰:「得便宜者少。」士曰:「誰是落便宜者?」
  元和叁年,于天津橋橫臥,會留守鄭公出,呵之不起。吏問其故,師徐曰:「無事僧。」留守異之,奉束素及衣兩襲,日給米面,洛下翕然歸信。至十五年春,告門人曰:「吾思林泉終老之所。」時門人齊靜蔔南陽丹霞山結庵,叁年間玄學者至盈叁百衆,建成大院。上堂:「阿你渾家,切須保護。一靈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說甚薦與不薦?吾往日見石頭,亦只教切須自保護,此事不是你談話得。阿你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麼?禅可是你解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阿你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從外得,不著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你更擬趁逐甚麼物?不用經求落空去!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禅問道。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在在處處有恁麼底。若識得釋迦即老凡夫是,阿你須自看取,莫一盲引衆盲,相將入火坑。夜裏暗雙陸,賽彩若爲生?無事珍重!」
  有僧到,參于山下。見師便問:「丹霞山向甚麼處去?」師指山曰:「青黯黯處。」曰:「莫只這個便是麼?」師曰:「真師子兒,一撥便轉。」問僧:「甚麼處宿?」曰:「山下宿。」師曰:「甚麼處吃飯?」曰:「山下吃飯。」師曰:「將飯與阇黎吃底人,還具眼也無?」僧無對。﹝長慶問保福:「將飯與人吃,感恩有分,爲甚麼不具眼?」福雲:「施者受者,二俱瞎漢。」慶雲:「盡其機來還成瞎不?」福雲:「道某甲瞎得麼。」玄覺征雲:「且道長慶明丹霞意,爲複自用家財。」﹞長慶四年六月,告門人曰:「備湯沐浴,吾欲行矣。」乃戴笠策杖受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化。門人建塔,谥智通禅師,塔曰妙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88】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山義安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是上座?」曰:「恁麼即無異去也。」師曰:「誰向汝道?」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89】丹霞子淳禅師

  鄧州丹霞子淳禅師,劍州賈氏子。弱冠爲僧,徹證于芙蓉之室。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肇法師恁麼道,只解指蹤話迹,且不能拈示于人。丹霞今日擘開宇宙,打破形山,爲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還見麼?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上堂,舉德山示衆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德山恁麼說話,可謂是只知入草求人,不覺通身泥水。子細觀來,只具一只眼。若是丹霞則不然,我宗有語句,金刀剪不開。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懷胎。」上堂:「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叁更尚未圓。六戶不曾知暖意,往來常在月明前。」上堂:「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水月兩忘,方可稱斷。所以道,升天底事直須飏卻,十成底事直須去卻。擲地金聲,不須回顧。若能如是,始解向異類中行。諸人到這裏,還相委悉麼?」良久曰:「常行不舉人間步,披毛戴角混塵泥。」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金菊乍開蜂競采。」曰:「見後如何?」師曰:「苗枯華謝了無依。」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于洪山之南。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0】耽源應真禅師

  吉州耽源山應真禅師。爲國師侍者時,一日國師在法堂中,師入來。國師乃放下一足,師見便出,良久卻回。國師曰:「適來意作麼生?」師曰:「向阿誰說即得。」國師曰:「我問你。」師曰:「甚麼處見某甲?」師又問:「百年後有人問,極則事如何?」國師曰:「幸自可憐生!須要覓個護身符子作麼?」異日,師攜籃子歸方丈。國師問:「籃裏甚麼物?」師曰:「青梅。」國師曰:「將來何用?」師曰:「供養。」國師曰:「青在爭堪供養?」師曰:「以此表獻。」國師曰:「佛不受供養。」師曰:「某甲只恁麼,和尚如何?」國師曰:「我不供養。」師曰:「爲甚麼不供養?」國師曰:「我無果子。」
  百丈海和尚在泐潭山牽車次,師曰:「車在這裏,牛在甚麼處?」丈斫額,師乃拭目。麻谷問:「十二面觀音豈不是聖?」師曰:「是。」麻谷與師一掴。師曰:「想汝未到此境。國師諱日設齋,有僧問曰:「國師還來否?」師曰:「未具他心。」曰:「又用設齋作麼?」師曰:「不斷世谛。」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1】道場法全禅師

  安吉州道場無庵法全禅師,姑蘇陳氏子。東齋川和尚爲落發。師久依佛智,每入室,智以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師罔對。一日,聞僧舉五祖頌雲「趙州露刃劍」,忽大悟,有偈曰:「鼓吹轟轟袒半肩,龍樓香噴益州船。有時赤腳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住後,上堂:「欲得現前,莫存順逆。」卓拄杖雲:「叁祖大師變作馬面夜叉,向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南贍部洲、北郁單越,卻來山僧手裏。首身元來只是一條黑漆拄杖。還見麼?直饒見得,入地獄如箭射。」卓拄杖,下座。上堂,拈拄杖曰:「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肩橫楖栗,到處行腳,勘驗諸方,更來這裏覓個甚麼?才輕輕拶著,便言天臺普請,南嶽遊山。我且問你,還曾收得大食國裏寶刀麼?」卓拄杖曰:「切忌口銜羊角。」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天下無貧人。」曰:「見後如何?」師曰:「四海無富漢。」乾道己醜七月二十五日,將入寂,衆求偈,師瞪目下視。衆請益堅,遂書「無無」二字,棄筆而逝。火後設利五色,塔于金鬥峰。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2】道場法如禅師

  安吉州道場法如禅師,衢州徐氏子。參雲蓋,悟汾陽「十智同真」話。尋常多說十智同真,故叢林號爲如十同也。水庵圓極皆依之。圓極嘗贊之曰:「生鐵面皮難湊泊,等閑舉步動乾坤。戲拈十智同真話,不負黃龍嫡骨孫。」上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釋迦老子和身放倒,後代兒孫如何接續?要會麼?通玄不是人間世,滿目青山何處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3】道場慧琳禅師

  安吉州道場普明慧琳禅師,福州人。上堂:「有漏笊籬,無漏木杓。庭白牡丹,檻紅芍藥。因思九年面壁人,到頭不識這一著。且道作麼生是這一著?」以拄杖擊禅床下座。上堂:「一即多,多即一。毗盧頂上明如日。也無一,也無多,現成公案沒淆訛。拈起舊來氈拍板,明時共唱太平歌。」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4】道場慧顔禅師

  安吉州道場慧顔禅師,上堂:「世尊按指,海印發光。」拈拄杖曰:「莫妄想。」便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5】道場慧印禅師

  安吉州道場慧印禅師,上堂:「韶石渡頭,舟橫野水。汾陽浪裏,桌撥孤煙。雲月無私,溪山豈異?一言合轍,千裏同風。敢問諸人,作麼生是同風底句?」良久曰:「八千子弟今何在,萬裏山河屬帝家。」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6】道場居慧禅師

  安吉州道場無傳居慧禅師,本郡吳氏子。上堂:「鍾馗醉裏唱涼州,小妹門前只點頭。巡海夜叉相見後,大家拍手上高樓。大衆若會得去,鎖卻天下人舌頭?若會不得,將謂老僧別有奇特。」上堂:「百尺竿頭弄影戲,不唯瞞你又瞞天。自笑平生岐路上,投老歸來沒一錢。」上堂,舉臨濟示衆曰:「一人在高高峰頂,無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且道那個在前,那個在後?」師曰:「更有一人不在高高峰頂,亦不在十字街頭,臨濟老漢因甚不知?」便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7】道場明辯禅師

  安吉州道場正堂明辯禅師,本郡俞氏子。幼事報本蘊禅師,圓顱受具後,谒諸名宿。至西京少林,聞僧舉「佛眼以古詩發明罽賓王斬師子尊者」話,曰:「楊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一聲羌笛離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師默有所契,即趨龍門,求入室。佛眼問:「從上祖師方冊因緣,許你會得。」忽舉拳曰:「這個因何喚作拳?」師擬對,眼築其口曰:「不得作道理。」于是頓去知見。住後,上堂:「猛虎口邊拾得,毒蛇頭上安排。更不釘樁搖橹,回頭別有生涯。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裏有村齋。」上堂:「淨五眼,湧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華,唯證乃知難可測。」卓拄杖曰:「一片何人得?流經十萬家。」上堂:「叁祖道,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當時老僧若見,便與一掴。且道是憎邪是愛邪?近來經界稍嚴,不許詭名挾佃。」解夏,上堂:「十五日已前不得去,少林只履無藏處。十五日已後不得住,桂子天香和雨露。正當十五日,又且如何?阿呵呵!風流不在著衣多。」上堂,舉:「僧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子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師曰:「我疑千年蒼玉精,化爲一片秋水骨。海神欲護護不得,一旦鳌頭忽擎出。」上堂:「華開隴上,柳綻堤邊。黃莺調叔夜之琴,芳草入謝公之句。何必聞聲悟道,見色明心?非唯水上覓漚,已是眼中著屑。」擘開胸曰:「汝等當觀吾紫磨金色之身,今日則有,明日則無。大似無風起浪,全不知羞。且道今日事作麼生?好個迷逢達磨,不知誰解承當?」僧問:「如何是佛?」師乃鳴指叁下。問:「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師曰:「橫身叁界外,獨脫萬機前。」曰:「只如風穴道,長憶江南叁月裏,鹧鸪啼處百華香。又作麼生?」師曰:「說這個不唧[口*留]漢作麼?」曰:「嫩竹搖金風細細,百華鋪地日遲遲。」師曰:「你向甚麼處見風穴?」曰:「眼裏耳裏絕潇灑。」師曰:「料掉無交涉。」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未過冬至莫道寒。」曰:「出水後如何?」師曰:「未過夏至莫道熱。」曰:「出與未出時如何?」師曰:「叁十年後,不要錯舉。」問:「如何是佛?」師曰:「無柴猛燒火。」曰:「如何是法?」師曰:「貧做富裝裹。」曰:「如何是僧?」師曰:「賣扇老婆手遮日。」曰:「如何是和尚栗棘蓬?」師曰:「不答此話。」曰:「爲甚麼不答?」師大笑曰:「吞不進,吐不出。」問:「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劍?」師曰:「古墓毒蛇頭戴角。」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師子?」師曰:「虛空笑點頭。」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師曰:「石人拍手笑呵呵。」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曰:「布袋裏豬頭。」曰:「四喝已蒙師指示,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鋸解秤錘,隨聲便喝。佛眼忌拈香,龍門和尚闡提潦倒,不信佛法,滅除禅道。拶破毗盧向上關,貓兒洗面自道好。一炷沈香爐上然,換手槌胸空懊惱。」遂搖手曰:「休懊惱。」以坐具搭肩上,作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婦觸忤大人好!」室中垂問曰:「貓兒爲甚麼愛捉老鼠?」又曰:「板鳴因甚麼狗吠?」師家風嚴冷,初機多憚之。因贊達磨曰:「升元閣前[怯-去+麼][怖-布+羅],洛陽峰畔乖張,皮髓傳成話霸,只履無處埋藏。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雪堂行一見,大稱賞曰:「先師猶有此人在。只消此贊,可以坐斷天下人舌頭。」由是衲子奔湊。臨終登座,拈拄杖于左邊,卓一下曰:「叁十二相無此相。」于右邊卓一下曰:「八十種好無此好。僧繇一筆畫成,志公露出草蒿。」又卓一下,顧大衆曰:「莫懊惱,直下承當休更討。」下座歸方丈,俨然趺坐而逝。火後收靈骨設利,藏所建之塔曰仙人山。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8】道場如讷禅師

  安吉州道場山如讷禅師,僧問:「如何是教意?」師曰:「汝自看。」僧禮拜。師曰:「明月鋪霄漢,山川勢自分。」問:「如何得聞性不隨緣去?」師曰:「汝聽看。」僧禮拜。師曰:「聾人也唱胡笳調,好惡高低自不聞。」曰:「恁麼則聞性宛然也。」師曰:「石從空裏立,火向水中焚。」問:「虛空還有邊際否?」師曰:「汝也太多知。」僧禮拜。師曰:「叁尺杖頭挑日月,一塵飛起任遮天。」問:「如何是道人?」師曰:「行運無蹤迹,起坐絕人知。」曰:「如何即是?」師曰:「叁爐力盡無煙焰,萬頃平田水不流。」問:「一念不生時如何?」師曰:「堪作甚麼!」僧無語。師又曰:「透出龍門雲雨合,山川大地入無蹤。」師目有重瞳,手垂過膝,自翠微受訣,止于此山。剃草卓庵,學徒四至。廣闡法化,遂成叢社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9】道場有規禅師

  安吉州道場有規禅師,婺州姜氏子。上堂,拈拄杖曰:「還見麼?窮諸玄辯,若一毫置于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于巨壑。德山老人雖則焚其疏鈔,也是賊過後張弓。且道文彩未彰以前,又作麼生理論?叁千劍客今何在,獨許莊周致太平。」上堂:「種田博飯,地藏家風。客來吃茶,趙州禮度。且道護聖門下,別有甚麼長處?」良久曰:「尋常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泠照人。」化士出問:「促裝已辦,乞師一言。」師曰:「好看前路事,莫比在家時。」曰:「恁麼則叁家村裏,十字街頭,等個人去也。」師曰:「照顧打失布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0】道吾從盛禅師

  湖南道吾從盛禅師,初住龍回,僧問:「如何是觌面事?」師曰:「新羅國去也。」問:「如何是龍回家風?」師曰:「縱橫射直。」問:「窮子投師,乞師拯濟。」師曰:「莫是屈著汝麼?」曰:「爭柰窮何!」師曰:「大有人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1】道吾契诠禅師

  潭州道吾契诠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鳳嶺無私曲,如今天下傳。」曰:「如何是道吾境?」師曰:「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臺。」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擁爐披古衲,曝日枕山根。」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玉上青蠅。」曰:「見後如何?」師曰:「紅爐焰裏冰。」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2】道吾悟真禅師

  潭州道吾悟真禅師,上堂:「古今日月,依舊山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若明不得,謗斯經故,獲罪如是。」上堂:「師子兒哮吼,龍馬駒[路-各+孛]跳。古佛鏡中明,叁山孤月皎。」遂作舞,下座。上堂,舉:「洞山道:“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刹竿頭上煎锝子,叁個猢狲夜簸錢。”老僧即不然。叁面狸奴腳踏月,兩頭白牯手拏煙。戴冠碧兔立庭柏,脫殼烏龜飛上天。老僧葛藤盡被汝諸人觑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雖然如是,只行得叁步四步,且不過七跳八跳。且道淆訛在甚麼處?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時布施。」良久曰:「叮咛損君德,無言真有功,任從滄海變,終不爲君通。」問:「凝然便會時如何?」師曰:「老鼠尾上帶研槌。」問:「如何是真如體?」師曰:「夜叉屈膝眼睛黑。」曰:「如何是真如用?」師曰:「金剛杵打鐵山摧。」問:「如何是常照?」師曰:「針鋒上須彌。」曰:「如何是寂照?」師曰:「眉毛裏海水。」曰:「如何是本來照?」師曰:「草鞋裏[路-各+孛]跳。」僧退,師曰:「寂照常照本來照,草鞋底下常[路-各+孛]跳。更會針鋒上須彌,眉毛中水常渺渺。」問:「如何是佛?」師曰:「洞庭無蓋。」
  上堂:「山前麥熟,廬陵米價,鎮州蘿蔔,更有一般。」良久曰:「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上堂:「古人道,認著依前還不是,實難會。土宿颔下髭須多,波斯眼深鼻孔大。甚奇怪,欻然透過新羅界。」問僧:「甚處來?」曰:「堂中來。」師曰:「聖僧道甚麼?」僧近前不審。師曰:「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曰:「過在甚麼處?」師曰:「萬裏崖州。」師不安,僧問:「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師曰:「粥飯頭不了事。」僧無語。師鳴指一下。
  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橫撒豎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志卻下腳。」問:「如何是第一玄?」師曰:「釋尊光射阿難肩。」曰:「如何是第二玄?」師曰:「孤輪衆象攢。」曰:「如何是第叁玄?」師曰:「泣向枯桑淚漣漣。」曰:「如何是第一要?」師曰:「最好精粗照。」曰:「如何是第二要?」師曰:「閃電乾坤光晃耀。」曰:「如何是第叁要?」師曰:「路夾青松老。」上堂,舉:「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山曰:“新婦騎驢阿家牽。”」師曰:「手提巴鼻腳踏尾,仰面看天聽流水。天明送出路傍邊,夜靜還歸茅屋裏。」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3】道吾仲圓禅師

  潭州道吾仲圓禅師,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古人恁麼道,譬如管中窺豹,但見一斑。設或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亦如騎馬向冰淩上行。若是射雕手,何不向蛇頭上揩癢?具正眼者試辨看。」良久曰:「鴛鴦繡出自金針。」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4】道吾宗智禅師

  潭州道吾山宗智禅師,豫章海昏張氏子。幼依槃和尚受教登戒,預藥山法會,密契心印。一日,山問:「子去何處來?」師曰:「遊山來。」山曰:「不離此室,速道將來。」師曰:「山上烏兒頭似雪,澗底遊魚忙不徹。」師離藥山見南泉,泉問:「阇黎名甚麼?」師曰:「宗智。」泉曰:「智不到處,作麼生宗?」師曰:「切忌道著。」泉曰:「灼然道著,即頭角生。」叁日後,師與雲岩在後架把針。泉見乃問:「智頭陀前日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合作麼生行履?」師便抽身入僧堂,泉便歸方丈。師又來把針。岩曰:「師弟適來爲甚不只對和尚?」師曰:「你不妨靈利!」岩不薦,卻問南泉:「適來智頭陀爲甚不只對和尚,某甲不會,乞師垂示。」泉曰:「他卻是異類中行。」岩曰:「如何是異類中行?」泉曰:「不見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直須向異類中行。」岩亦不會。師知雲岩不薦,乃曰:「此人因緣不在此。」卻同回藥山。山問:「汝回何速?」岩曰:「只爲因緣不契。」山曰:「有何因緣?」岩舉前話。山曰:「子作麼生會他,這個時節便回?」岩無對。山乃大笑。岩便問:「如何是異類中行?」山曰:「吾今日困倦,且待別時來。」岩曰:「某甲特爲此事歸來。」山曰:「且去!」岩便出。師在方丈外,聞岩不薦,不覺咬得指頭血出。師卻下來問岩:「師兄去問和尚那因緣作麼生?」岩曰:「和尚不與某甲說。」師便低頭。﹝僧問雲居:「切忌道著,意作麼生?」居雲:「此語最毒。」雲:「如何是最毒底語?」居雲:「一棒打殺龍蛇。」﹞雲岩臨遷化,遣書辭師。師覽書了,謂洞山、密師伯曰:「雲岩不知有我,悔當時不向伊道。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玄覺雲:「古人恁麼道,還知有也未?」又雲:「雲岩當時不會,且道甚麼處是伊不會處?」﹞
  藥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說向人。」師出曰:「相隨來也。」僧問:「藥山一句子如何說?」山曰:「非言說。」師曰:「早言說了也。」師一日提笠出,雲岩指笠曰:「用這個作甚麼?」師曰:「有用處。」岩曰:「忽遇黑風猛雨來時如何?」師曰:「蓋覆著。」岩曰:「他還受蓋覆麼?」師曰:「雖然如是,且無滲漏。」沩山問雲岩:「菩提以何爲座?」岩曰:「以無爲爲座。」岩卻問沩山。山曰:「以諸法空爲座。」又問:「師作麼生?」師曰:「坐也聽伊坐,臥也聽伊臥,有一人不坐不臥。速道!速道!」山休去。沩山問師:「甚麼處去來?」師曰:「看病來。」山曰:「有幾人病?」師曰:「有病底,有不病底。」山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麼?」師曰:「病與不病,總不幹他事。速道?速道!」山曰:「道得也與他沒交涉。」僧問:「萬裏無雲未是本來天,如何是本來天?」師曰:「今日好曬麥。」雲岩問:「師弟家風近日如何?」師曰:「教師兄指點,堪作甚麼?」岩曰:「無這個來多少時也?」師曰:「牙根猶帶生澀在。」僧問:「如何是今時著力處?」師曰:「千人萬人喚不回頭,方有少分相應。」曰:「忽然火起時如何?」師曰:「能燒大地。」師卻問僧:「除卻星與焰,那個是火?」曰:「不是火。」別一僧卻問:「師還見火麼?」師曰:「見。」曰:「見從何起?」師曰:「除卻行住坐臥,別請一問。」有施主施裈,藥山提起示衆曰:「法身還具四大也無?」有人道:「得與他一腰裈。」師曰:「性地非空,空非性地。此是地大,叁大亦然。」山曰:「與汝一腰裈。」師指佛桑花問僧曰:「這個何似那個?」曰:「直得寒毛卓豎。」師曰:「畢竟如何?」曰:「道吾門下底。」師曰:「十裏大王,雲岩不安。」師乃謂曰:「離此殼漏子,向甚麼處相見?」岩曰:「不生不滅處相見。」師曰:「何不道非不生不滅處,亦不求相見?」
  雲岩補鞋次,師問:「作甚麼?」岩曰:「將敗壞補敗壞。」師曰:「何不道即敗壞非敗壞?」師聞僧念維摩經雲:「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皆欲隨從文殊師利。」師問曰:「甚麼處去?」其僧無對。師便打。﹝後僧問禾山,山曰:「給侍者方諧。」﹞師到五峰,峰問:「還識藥山老宿否?」師曰:「不識。」峰曰:「爲甚麼不識?」師曰:「不識,不識。」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東土不曾逢。」因設先師齋,僧問:「未審先師還來也無?」師曰:「汝諸人用設齋作甚麼?」石霜問:「和尚一片骨,敲著似銅鳴,向甚麼處去也?」師喚侍者,者應諾。師曰:「驢年去!」唐太和九年九月示疾,有苦。僧衆慰問體候,師曰:「有受非償,子知之乎?」衆皆愀然。越十日將行,謂衆曰:「吾當西邁,理無東移。」言訖告寂。阇維得靈骨數片,建塔道吾。後雷,遷于石霜山之陽。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