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依佛之加被而觉力如佛之三昧也,阿难得此三昧。法华文句一曰:“旧解云:阿难得佛觉三昧力,自能闻。”同记曰:“言佛觉者,只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往生要集中本曰:“应念愿令我得佛觉三昧。”大部补注四曰:“准净名疏云:舍利弗问经说,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以三昧力自能闻也。”
(术语)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
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 - 陈义孝编
又作根力觉道。指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力(信、精进、念、定、慧)、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及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参阅“七觉支”125、“八正道”280、“五力”1043、“五根”1137)
(术语)与根力觉道同,分为八正道分。思益经一曰:“无漏根力觉分。”
与根力觉道同。 - 陈义孝编
(1271~1361)日本临济宗僧。会津(福岛县)人,俗姓平。初学天台,后从纪伊、出羽等师学禅。应长元年(1311)渡海来华(元代),承嗣中峰明本之法系。返国后,于莹山受菩萨戒。其后移居出云(岛根县),后醍醐天皇亦曾临幸此地,后村上天皇则从之皈依受戒。正平十六年示寂,世寿九十一,法腊七十五。著有彻心录。敕号国济国师,谥号三光国师。[本朝高僧传卷二十九、延宝传灯录卷十五]
观察思惟而知其生灭(无常)。 - 庄春江居士编
(1875~1937)清末民初人。本姓张,广东新安人。香港何东晓生爵士之夫人。因游南京栖霞山寺,见舍利塔放光,对佛法生起敬信。尝于香港舍宅创办东莲觉苑,施设女子佛化教育,并请霭亭法师主持。又发行“人海灯”杂志,宣扬佛法。此外,更在青山及其他地区创办义学,教育贫苦民家子弟,促进佛教普及民间。
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十页云:此中眼识所受,名见;耳识所受,名闻;三识所受,名觉;意识所受,名知。说四境故。见闻觉知,是根非识。然举识者;显眼等根,必由识助,方能取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问:何故眼等,三识所受,各立一种;而鼻舌身三识所受,合立一种,名为觉耶?尊者世友说曰:三识所缘,皆惟无记。境无记故;根立觉名。又以三根惟取至境。与境合故;立以觉名。大德说言:惟此三根,境界钝昧,犹如死尸;故发识时,说名为觉。有余师言:眼耳二识,依自界缘自他界;意识依自他界缘自他界;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依自界,惟缘自界;故彼所受,合立一种。如自界他界,同分不同分,说亦尔。有余师言:眼耳二识,依同分,缘同分不同分;意识,依同分不同分,缘同分不同分;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种,惟依同分,惟缘同分;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此说界同分。有说:眼耳二识,依无记,缘三种;意识,依三种,缘三种;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依无记,惟缘无记;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说:眼耳二识,依近,缘近远;意识,依近远,缘近远;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依近缘近;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此三根境,无间而住,方能发识;故名为近。有说:眼耳二识,或所依大,所缘小,或所缘大,所依小,或所依所缘等。眼识所依大所缘小者:如见毛端等。所缘大所依小者:如见山等。所依所缘等者:如见蒲萄果等。如是耳识,如量应知。意识所依,虽不可说其量大小;而所缘境,或小或大,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所依所缘,大小量等。故彼所受,合立一种。随所依根,极微多少,与尔所境极微合时,方能发生鼻等识故。有说:眼等三识,缘业非业;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非业;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说:眼等三识,缘持戒犯戒,及缘余法;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余法;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余师言:眼等三识,通缘律仪,不律仪,及余法;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余法;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说:眼等三识,通缘表及余法;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余法;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说:眼等三识,通缘染不染法;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不染;故彼所受,合立一种。有说:眼等三识,通缘妙行恶行,及缘余法;故彼所受,各立一种。鼻等三识,惟缘余法;故彼所受,合立一种。由此所说见闻觉知,随识依缘,有别有总。 - 朱芾煌
(真言)为惊觉三世十方诸尊之陀罗尼名。密教之修法唱之。见鱼山集略。
另译作「精进觉支」,此处的「精进」,在巴利语中与「八正道」的「正精进」用字不同,菩提比丘长老依巴利语英译为「活力」,参看「觉支」、「七觉支」、「正精进」。 - 庄春江居士编
(术语)见七觉分条。
见七觉分条。 - 陈义孝编
法蕴足论七卷十五页云:云何精进觉支?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彼修如是四正胜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总名精进。亦名精进根。亦名精进力。亦名精进觉支。亦名正勤。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盘,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精进觉支。 - 朱芾煌
(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