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84 條與「不淨」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5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37】不淨說法

  又作邪命說法。即心存染汙,爲名聞利養等而說法,又不善解教法之理趣而說之。佛藏經卷中淨法品列舉不淨說法者之五種過失:(一)自說盡知佛法。(二)說佛經時,指摘諸經中相違之過失。(叁)對諸法疑而不信。(四)自以所知非難經法。(五)以利養之故,爲人說法。又舉不淨說法者于現世所得之五種過失:(一)說法時心懷怖畏,恐他人之非難。(二)心中憂怖而猶爲他人說法。(叁)己爲凡夫,無有真智。(四)所說之法不淨,唯爲言詞而已。(五)所言無前後次第,處處抄撮,故心懷恐懼。[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疏卷四、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六]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8】不淨說法

  (術語)又雲邪命說法。或說邪法,或說正法,其心邪,故總名之爲不淨說法。佛藏經叁曰:“不淨說法者。有五過失: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時出諸經中相違過失,叁者于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爲人說法。”此佛藏經所說第五之過失有邪命說法之名以賣法而利養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謂之邪命)。優婆塞戒經二曰:“能說法者複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不清淨者複有五事:一者爲利故說,二者爲報故說,叁者爲勝他說,四者爲世報說,五者疑說。(中略)不淨說者,名曰垢穢,名爲賣法。”說法明眼論曰:“不淨說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說虛妄言令他發信墮惡道故,二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故,叁食酒食五辛犯非淫正淫,即身著法衣及入堂中穢叁寶故,四誹他有德贊自無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寶法而耽著權門有相之教故。”觀經妙宗鈔下曰:“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叁曰:“邪命說法者,以邪因緣不淨說法,利養活命,故不淨說法名曰邪命說法。”

佛學常見辭彙 【39】不淨說法

  又名邪命說法,不論說正法或邪法,其心邪,皆名不淨說法,如別有企圖,說虛妄語,令他生信,或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或飲酒食五辛,犯正淫或邪淫後,即著衣入佛堂說法,觸穢叁寶,或誹謗有德人,而自稱贊,或不悟一乘真實法,致使所說停滯于權教有相之法,或貪利養故而說,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 【40】不淨所緣

瑜伽二十六卷十九頁雲:雲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叁、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如彼卷十九頁至二十二頁廣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1】不淨自相

瑜伽叁十卷十四頁雲:雲何名爲尋思自相?謂且于內身中所有穢朽不淨,發起勝解;了知身中有發毛等。廣說乃至腦膜小便。複于如是身中所有多不淨物,攝爲二界,發起勝解。所謂地界及以水界。始于發毛,乃至大便,起地勝解。始于淚汗,乃至小便,起水勝解。如是名爲依內不淨,尋思自相。複于其外諸不淨物,由青瘀等種種行相,發起勝解。謂先發起青瘀勝解。或親自見,或從他聞,或由分別所有死屍。如是死屍,或男,或女,或非男女;或親,或怨,或是中庸;或劣,或中,或複是勝;或是少年,或是中年,或是老年。取彼相已;若此死屍,死經一日,血流已盡,未至膿爛;于是發起青瘀勝解。若此死屍,死經二日,已至膿爛,未生蟲蛆;于是發起膿爛勝解。若此死屍,死經七日,已生蟲蛆,身體已壞;于是發起爛壞勝解。胮脹勝解。若此死屍,爲諸狐狼鵄枭雕鹫烏鵲餓狗之所食啖;于是發起食啖勝解。卽此死屍,既被食已;皮肉血盡,唯筋纏骨;于是發起異赤勝解。若此死屍,或被食啖,支節分離,散在處處;或有其肉,或無其肉,或余少肉;于是發起分散勝解。若此死屍,骨節分散;手骨異處,足骨異處,膝骨異處,髀骨異處,髋骨異處,髆骨異處,臂骨異處,脊骨異處,颔輪異處,齒鬘異處,髑髅異處;見是事已;起骨勝解。若複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唯取麁相,不委細取支節屈曲。如是爾時,起鎖勝解。若委細取支節屈曲;爾時發起骨鎖勝解。又有二鎖。一、形骸鎖。二、支節鎖。形骸鎖者:謂從血鎖脊骨,乃至髑髅所住。支節鎖者:謂臂髆等骨連鎖,及髀膞等骨連鎖。此中形骸鎖,說名爲鎖。若支節鎖;說名骨鎖。複有二種取骨鎖相。一、取假名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二、取真實骨鎖相。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又卽此外造色色相,叁種變壞。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叁、俱品變壞。始從青瘀,乃至胮脹,是自然變壞。始從食啖,乃至分散,是他所變壞。若骨,若鎖,及以骨鎖,是俱品變壞。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外不淨相;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2】煩惱不淨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頁雲:雲何名爲煩惱不淨?謂叁界中所有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一切名爲煩惱不淨。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3】觀待不淨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頁雲;雲何名爲觀待不淨?謂如有一劣清淨事,觀待其余勝清淨事,便似不淨。如待無色勝清淨事,色界諸法、便似不淨。待薩迦耶寂滅涅盤,乃至有頂、皆似不淨。如是等類、一切名爲觀待不淨。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4】舉體不淨

  (雜語)見七種不淨條。

法相辭典 【45】苦惱不淨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頁雲:雲何名爲苦惱不淨?謂順苦受觸爲緣,所生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攝;如是名爲苦惱不淨。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6】六種不淨

如不淨所緣中說。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47】七種不淨

  乃對自他“身分”貪著所說之七種不淨。即:(一)種子不淨,煩惱業因之內種,與父母遺體之外種,皆爲不淨。(二)受生不淨,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淨。(叁)  住處不淨,于不淨之女體胎處十月。(四)食啖不淨,胎中食母血之不淨。(五)初生不淨,十月生時之腥穢狼籍。(六)舉體不淨,即薄皮之下盡爲穢物。(七)究竟不淨,死亡後置于冢間之不淨流溢。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8】七種不淨

  (名數)于自他之身分起貪著,妨正道,故爲此七種想破著心也:一、種子不淨,煩惱業因之內種,父母遺體之外種,皆爲不淨。二、受生不淨,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淨。叁、住處不淨,于不淨之女體,胎處十月者。四、食啖不淨,胎中食母血之不淨。五、初生不淨,言十月滿足初生時之腥穢狼籍。六、舉體不淨,薄皮之下,皆爲穢物。七、究竟不淨,業盡報終,捐棄于冢間之不淨流溢。

叁藏法數 【49】七種不淨

  [出天臺四教儀集注]  謂修行之人。恐于自他身分而起貪著。妨于正道。故令假作此不淨之相。破其著心。故有七種也。一種子不淨種子有二。一內種。謂人之身。從昔煩惱業因而生。二外種。謂此身受父母遺體而生。故名種子不淨。二受生不淨謂人之生。父母交遘。赤白和合。以成其身。故名受生不淨。叁住處不淨謂女人之體。是不淨聚。處胎十月。居生熟二髒之間。故名住處不淨。(生熟二藏者。謂初受飲食爲生。飲食變壞爲熟也。)四食啖不淨謂處于胎中。唯食母血以資其身。故名食啖不淨。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大詞典 【50】不淨

  爲十誦律卷二十六所載叁種不許食用之肉,即:(一)見殺,見是生物爲我而殺。(二)聞殺,于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爲我而殺。(叁)疑殺,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有爲我而殺之嫌疑者。(參閱“叁種淨肉”65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1】不淨

  (名數)與叁淨肉相反。見爲我所殺者。聞爲我所殺者。有爲我所殺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叁種之肉。見食條。

叁藏法數 【52】不淨

  [出十誦律]  一見殺謂見是生物。爲我故殺。如是見者。名爲見殺。二聞殺謂于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爲我故殺。如是聞者。名爲聞殺。叁疑殺謂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是人必爲我故殺。如是疑者。名爲疑殺。如上叁種。名不淨肉。皆不許食。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 【53】不淨

  與叁淨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見它被殺時的情景的肉、我耳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的肉、有疑爲我而殺的肉,這叁種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 陳義孝編

阿含辭典 【54】不淨

不清淨的、不善的肢體行爲。 - 莊春江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