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由自性法身变现他受用加持身,并说三平等句法门所现之世界。又作海会现前、随他法界宫、瑞相土、尘道世界。乃生死凡夫生存之世界,亦即佛与众生感应道交之世界。以自性法身而言,并无迷之众生,而众生自迷,认为自己与佛不同,佛陀为救度此等众生,乃现他受用加持身,以利教化。故密宗谓,加持世界乃大日如来为救度众生而变现者;换言之,离开佛界,即无迷界。[大日经疏卷一、卷六、卷二十、宗义决择集卷九](参阅“加持身”1575、“本地身”1955)
(术语)本地法身,现他受用加持身,说三平等句法门之住处也。又名海会现前或随他法界宫。申言之,即教主自性身现他受用已下瑞相三身之加持处,恰如国王行政时,必由本宫出御前殿也。
为文殊菩萨之净土名。据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载,过东方十佛刹微尘数之世界,即有一金色世界,其佛号为不动智,该世界有文殊师利菩萨。又据宋高僧传卷二十一法照传载,法照曾遇一老人,老人谓(大五○·八四四上):“师先发愿于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又有关文殊菩萨之净土,另有不同之说法,如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载,文殊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称为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离尘垢心世界、无垢世界、清净无垢宝置世界。[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朝野群载卷十六]
(界名)文殊菩萨净土之名。宋僧传(法照传)曰:“法照遇老人曰:汝先发愿于金色界礼觐大圣。”朝野群载十六(戒牒)曰:“奉请金色世界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梨。”
(界名)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众生忍为恶故,又诸菩萨,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
指舍利弗当来成佛之国名。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舍利弗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安隐丰乐,天人众多,其时,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界名)舍利弗当来成佛之国名也。见法华经譬喻品。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 陈义孝编
(界名)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维摩居士的国土。 - 陈义孝编
集论四界二页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 - 朱芾煌
(地名)即清凉山也。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建立在三轮之上的世界。佛经说在我们这世界的最下层有一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着九山八海而成为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 - 陈义孝编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
[出长阿含经] 一小千世界谓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顶是三十三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三十三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乐变化天。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世天。总为第二禅天所覆。是名小千世界。(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三十三天。即忉 - 明·一如等 撰
显扬一卷十七页云:三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谓一日月之所照临,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南赡部洲,千东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卢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复千小千世界,名为第二中千世界。复千中千世界,名为第三大千世界。问:何因缘故,小千世界,名为卑小?答:犹如特牛,断去两角。以缺减故,名为卑小。如是梵世以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谓火水风灾。 - 朱芾煌
(杂语)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有有情世界无量无边,故曰十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