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26 條與「如意」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83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如意 如意棒 如意寶 如意殿 如意佛 如意輪 如意瓶 如意石 如意通 如意杖 如意珠 如意足 稱心如意 吉祥如意 進如意足 念如意足 如意寶印 如意寶珠 如意輪法 如意輪供 如意輪講 如意輪經 如意論師 如意摩尼 如意思擇 如意行生 如意珠藏 如意珠身 如意珠王 身如意通 神通如意 四如意足 欲如意足 大梵如意天 供具如意願 供養如意願 精進如意足 七星如意輪 如意寶樹史 如意寶珠法 如意寶珠論 如意輪觀音 如意輪菩薩 如意輪瑜伽 如意摩尼瓶 如意往人家 思惟如意足 隨求如意經 如意輪曼荼羅 如意通有叁種 都表如意輪觀音 七星如意輪觀音 如來如意寶菩薩 如意寶總持王經 如意輪陀羅尼經 四十九重如意殿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 如意輪菩薩念誦法 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佛說如意寶總持王經 七星如意輪秘密要經 佛說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誦課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 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念誦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法軌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念誦法 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佛說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秘術如意法 消除一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出大部) 如意寶珠轉輪秘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 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 此經出大蓮華金剛叁昧耶加持秘密無障礙經) 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 ▲ 收起
佛學大詞典 【37】如意輪法

  又作如意輪觀音法、如意輪寶珠法。即以如意輪觀音爲本尊,以祈求福德增長、意願滿足、罪障消減、諸苦滅除而修之法。

  此外,若以如意輪觀音所持之如意寶珠爲本尊之修法,則稱爲如意寶珠法,略稱寶珠法。此法爲密教中之最深秘者。乃觀想釋尊之舍利,即是如意寶珠之秘法。修此法時,安置塔婆于道場中心,其中放置盛佛舍利(如意寶珠)之金壺。種子爲痜(tra^h!),表示聞如如法身之真理而發菩提心,依如如寂靜修行而證得煩惱即菩提之果,入于大涅槃叁德秘藏海之義。[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軌、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8】如意輪法

  (修法)供養念誦如意輪觀音之秘法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9】如意輪供

  (修法)參照如意輪法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0】如意輪講

  (行事)如意輪供之法會。講贊如意輪觀音功德之法會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1】如意輪經

  (經名)如意輪陀羅尼經之略名。

法相辭典 【42】如意論師

  西域記二卷十八頁雲:世親室南五十余步,第二重閣,末笯曷剌他(唐言如意)論師,于此製毗婆沙論。論師以佛涅盤之後一千年中利見也。少好學,有才辯。聲問遐被,法俗歸心。時室邏伐悉底國毗訖羅摩阿疊多王,(唐言超日)威風遠洽。使臣詣印度,日以五億金錢周給貧窭孤獨。主藏臣懼國用乏匮也,乃諷谏曰:大王威被殊俗,澤及昆蟲。請增五億金錢,以赈四方匮乏。府庫既空;更稅有土。重斂不已;怨聲載揚。則君上有周給之恩,臣下有不恭之責。王曰:聚有余,給不足,非苟爲身侈蘼國用。遂加五億,惠諸貧乏。其後畋遊,逐豕失蹤。有尋知迹者,賞一億金錢。如意論師,一使人剃發,辄賜一億金錢。其國使臣,依卽書記。王恥見高,心常怏怏,欲衆辱如意論師。乃招集異學德業高深者百人,而下令曰:欲收視聽,遊諸真境;異道紛雜,歸心蘼措。今考優劣,專精遵奉。暨呼集論,重下令曰:外道論師,幷英俊也。沙門法衆,宜善宗義。勝則崇敬佛法,負則誅戮僧徒。于是如意诘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飛矣。下席一人,視之,蔑如也。因而劇談,論及火煙。王與外道鹹喧言曰:如意論師、詞義有失。夫先煙而後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雖欲釋難;無聽鑒者。恥見衆辱,齰斷其舌。乃書誡告門人世親曰:黨援之衆,無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辯正論。言畢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國。興王膺運,表式英賢。世親菩薩欲雪前恥,來白王曰:大王以聖德君臨,爲含識主命。先師如意、學窮玄奧。前王宿恨,衆挫高名。我承導誘,欲複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親雅操焉。于是召諸外道,與如意論者,世親重述先旨,外道謝屈而退。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3】如意摩尼

  (物名)摩尼者,梵語Mani,珠寶之總名,即如意珠也。探玄記二曰:“摩尼是珠寶通名,簡通取別故雲如意摩尼。”

法相辭典 【44】如意思擇

  無性釋八卷二十一頁雲:如意思擇者:謂智現前,隨所思惟,一切如意。如令地等,變成金等。是故說名如意思擇。此思擇聲,意說其智。 - 朱芾煌

阿含辭典 【45】如意行生

就如同「(由一個人的)欲求而再生(往生)」。 - 莊春江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46】如意珠藏

  又作摩迦羅俱舍。如意寶珠能含藏萬法,故以“如意珠”爲“含藏”之義,兩者並舉,即稱如意珠藏;或以能含之藏,取所含之珠體,而稱如意珠藏,其意概指“如意珠之藏”、“如意珠所藏”。[釋摩诃衍論卷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7】如意珠身

  (術語)成就南方寶生佛之叁摩地身,爲如意寶珠,而滿一切衆生之希願也。大疏八曰:“今于此中廣種無限善根故,即從今生以後盡未來際常作如意寶珠身虛空藏身,能滿自他一切希願。”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8】如意珠王

  (物名)于如意珠中爲最勝者,故雲王。觀無量壽經曰:“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9】如意

  (術語)六通之一。見通條附錄。

佛學常見辭彙 【50】如意

  六通之一。見六通條。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1】神通如意

  (術語)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自在。”

佛學常見辭彙 【52】神通如意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53】神通如意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4】如意

  (術語)又名四神足。爲叁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種之禅定也。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爲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義,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名定爲足,又神者靈妙之德,此定爲能生靈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論十九曰:“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四種定者:欲爲主得定,精進爲主得定,心爲主得定,思惟爲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稱目,異說頗多,智度論及法界次第,列欲,精進,心,思惟,輔行七列欲,精進,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論則列欲勤心觀,四教儀則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記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發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叁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專住依心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四觀神足,于加行位觀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加行位中雖有多法,而此四法資益最勝,故從此四者而名。”俱舍論二十五曰:“何緣于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爲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叁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