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卷,唐智玄述。河施饿鬼之法也。
即依金光明经所修之忏悔法。又作金光明三昧忏。略称金光明忏。其仪则,依据国清百录卷一所载,首先庄严道场,安置唱经座,设列幡华,佛座之左为功德天座,右为四王天座,诸座各烧香散华。行者日日洗浴,身着新净衣,手执香炉,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一切三宝;其次三请诸佛、菩萨、圣僧、诸天、诸神,一心虔述建忏之意,三唱宝华琉璃世尊、金光明经、功德天,自归后方,共坐食,仪成。此系午前之法,其他则唯专唱诵金光明,凡七日七夜。
宋代遵式曾依据金光明最胜王经,撰述金光明忏法补助仪,设立十科,详明其轨式如下:严净道场方法、清净三业方法、香华供养方法、召请咒方法、赞叹述意方法、称三宝及散洒方法、礼敬三宝方法、修行五悔方法、旋绕自归方法、唱诵金光明典方法等。此外,宋代知礼亦撰有金光明最胜忏仪,以说明其行仪。[佛祖统纪卷八、卷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七、大明高僧传卷二、续释氏稽古略卷一]
(修法)天台大师依金光明经而创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常为国家修之,亦名吉祥忏法。
(修法)或单名金光明忏。指金光明经所说之忏悔法,又指记其法文而言。
又名吉祥忏法,天台大师依金光明经而创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忏法补助仪一卷。 - 陈义孝编
(经名)千手千眼大悲咒行法之异名。
(书名)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之略名。
凡三卷。撰者不详。又称慈悲地藏菩萨忏法、地藏忏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九册。本书系依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而制订,为所有忏法书中之较晚出者。内容叙述众生若对诸佛、菩萨,尤指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至诚顶礼膜拜,并忏悔宿昔所造惑业,则可获得种种利益,并详述其中各种仪式法。后世凡为报答亲恩、祈求父母冥福而举行之法事,多礼拜此忏,即今所谓之“地藏忏”。
(书名)一卷,宋遵式着。记金光明忏法之修法。
唐悟达国师知玄撰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梁志公宝唱等集
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宋天台东掖山沙门遵式集
缘起第一。按文开章以定铨次第二。别明礼请洒散二法第三。略明能请及所求离过第四。总示事理观慧所依第五。补助正修十科事仪第六﹕一严净道场、二清净三业、三香华供养、四召请诵咒、五赞叹述意、六称名散洒、七礼敬三宝、八修行五悔、九旋繞自归、十唱诵金光明典。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