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51 条与“慈悲”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3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29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7】慈悲十二利

  (名数)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佛学常见辞汇 【38】慈悲十二利

  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在所得到、死升梵天。 - 陈义孝编

佛识慧集 【39】慈悲十二利

有慈悲心的人将得十二种利益。

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

- 梵心居士编

佛学大词典 【40】慈悲水忏法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之助,殷重忏悔并以三昧水洗疮,疮乃愈。师为启后人忏悔之门,遂作本书。本书形式亦如其他忏法书,首先对诸佛菩萨归命,其次举忏悔文,对一切烦恼障、业障、四生六道之一切报障等忏悔终了,最后有发愿回向文。众生若依此忏法至诚忏罪,则可消释宿世冤业。此即后世盛传之“水忏”。[慈悲道场水忏序](参阅“水忏”149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1】慈悲水忏法

  (书名)三卷,唐智玄述。河施饿鬼之法也。

佛学大词典 【42】极大慈悲

赞叹阿弥陀佛之慈悲所称之名。意谓极广大慈悲之母。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八上):“慈眼视众生,平等如一子;故我归命礼,极大慈悲母。”谓阿弥陀佛之悲念众生,犹如慈母之爱怜一子。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识慧集 【43】众生缘慈悲

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之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

- 梵心居士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4】慈悲道场忏法

  (书名)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之略名。

佛学大词典 【45】慈悲地藏忏法

  凡三卷。撰者不详。又称慈悲地藏菩萨忏法、地藏忏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九册。本书系依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而制订,为所有忏法书中之较晚出者。内容叙述众生若对诸佛、菩萨,尤指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至诚顶礼膜拜,并忏悔宿昔所造惑业,则可获得种种利益,并详述其中各种仪式法。后世凡为报答亲恩、祈求父母冥福而举行之法事,多礼拜此忏,即今所谓之“地藏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6】慈悲万行菩萨

  (菩萨)修慈悲万行之菩萨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7】慈悲十力无畏起

  (术语)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力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偈曰:“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众生善业因缘出。”

阅藏知津 【48】慈悲水忏法(三卷)

唐悟达国师知玄撰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俗语佛源 【49】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为“方便门”。如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三解释:“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曰便。”据说,佛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度化一切众生。如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中长老说:“俺出家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阅藏知津 【50】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梁志公宝唱等集
  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历代名僧辞典 【51】行等(唐京师慈悲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释行等。姓吉氏。冯翊人。十二出家。与会公同事总师为弟子。服章粗素立性铿卓。登听净影远公涅盘。伏读文义。时以荣之。相从讲说百一十遍。中逢阻难必预先知。或闻异香或感怪梦。幢折盖翻以为标据。即令大众同念般若。所有魔事无何而退。故每讲后常礼佛名及读华严。以为消障之本也。又与玄会同住慈悲。弘法之时。等必先登。会随后赴。时以为相成之道也。故常讲时感鸡伏听。从受戒者死而还活。冥曹所放。云传等教。斯亦骇动幽显。非言厝也。以贞观十六年三月六日因疾而终。春秋七十有三。初临终累日。护戒之语吾何重及。但少欲知足可为永诫。吾今死后勿作威仪。惟以一椽舆送山所。愿食吾身早成正觉。有乖此愿非吾门人。弟子等营办幢舆盛设威仪将欲茔送。其夜列宿大明地方欲了。大雨洪注。道俗同拥一不得往。还依遗诀单舆至山。雨即通霁。收葬于京南神和原。起塔树松立铭塔所。 - 顾伟康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