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唯识宗所说之种子、自在、现行三者。成就乃“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等为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识所变,故称为得。唯识家就有情可成之诸法假立三种成就,即:(一)种子成就,指一切见修所断之烦恼、任运而起之诸无记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种子之未受损害而存在者,又分二种,即:(1)体成就,真体永不损害。(2)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须对治。(二)自在成就,指须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处、变化心、威仪等三无记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种子可任运自在,故称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现行。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之通于有漏、无漏、善、不善、无记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卷五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
集论三卷十页云:云何成就?谓成就相、如前已说。此差别有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何等种子成就?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无色界,欲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对治道;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已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得不成就。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何等自在成就?谓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等功德,及一分无记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何等现行成就?谓诸蕴界处法,随所现前若善若不善若无记,彼由现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断善者所有善法,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盘法一阐底迦,究竟成就杂染诸法;由阙解脱因,亦名阿颠底迦。以彼解脱得因,毕竟不成就故。 - 朱芾煌
依诸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
一、种子成就 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染法未为奢摩他伏,无记未为圣道永害,生得未为邪见损伏。如是名为种子成就,此等未损,行与不行,皆名成就。
二、自在成就 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无记增盛种子,名自在成,由加行力方得自在。又成此时名自在者,故说此等名自在成。加行善法谓世出世一切功德,一分无记谓工巧处变化心威仪心极串习者,除生得无记法。
三、现行成就 诸蕴处界,若善不善无记现行,名现行成就。 - 明·杨卓
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自在、现行三法。成就为“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等为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识所变,故称为得。唯识家就有情可成之诸法假立三种成就,即:一、种子成就,指一切见修所断的烦恼、任运而起的诸无记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种子的未受损害而存在者,此又分二种,即一者体成就,真体永不损害;二者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须对治。二、自在成就,指须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处、变化心、威仪等三无记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种子可任运自在,故称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现行。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之通于有漏、无漏、善、不善、无记等。见《成唯识论》卷一。 - 于凌波居士著
即「具足圣弟子的戒」,南传经文作「具足圣弟子所爱的戒」,「成就」是「具足」的意思,参看「成就游」,北传经文均以「不缺戒、不断戒、纯厚戒、不离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不憎恶戒」的定型句来形容,南传经文均以「无毁坏、无瑕疵、无污点、无杂色、智者所称赞、不取着、导向定」的定型句来形容。 - 庄春江居士编
(杂语)言具十声之念佛也。
显扬十六卷二页云:五、事成就修。谓已证得根本静虑,及世出世三摩钵底。如是修习,是名事成就修。 - 朱芾煌
(术语)真言四种之悉地也。见四种檀法条。
顺从成就的因缘条件而成就它。 - 庄春江居士编
谓置于诸经典之首“如是我闻”等语有五事。龙树于大智度论卷二中广述六事成就,即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某处)、众成就(与众俱)。竺道生合此六事成就中之主成就与处成就二者为一,称为五事成就。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述文赞卷上,则合并信成就与闻成就而为五事。(参阅“六成就”1266)
如得有三种中说。
二解 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何等现行成就?谓诸蕴界处法、随所现前若善若不善若无记、彼由现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断善者所有善法、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盘法一阐底迦、究竟成就杂染诸法;由阙解脱因,亦名阿颠底迦。以彼解脱得因、毕竟不成就故 - 朱芾煌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毗目智仙译。与大乘成业论同本。
(术语)三密相应之行法成就也。
叙说佛成就“因位”所发誓愿之经文。略作成就文。就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之四十八愿而言,无量寿经卷上载其第十一愿(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于同经卷下则述其成就之相,谓(大一二·二七二中):“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上记无量寿经卷下叙述弥陀成就相之文即属愿成就文。
(术语)法藏菩萨建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其说十八愿成就之文,谓之愿成就文。在无量寿经下卷之初(四十八愿上卷),其文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解读为「成为智慧之宝」,参看「具足住」,相当的南传经文无,但南传经文形容尊者舍利弗的定型句均作「慧」,如《相应部二相应二九经》作「速慧、锐利慧、大慧、广慧、欢喜慧、洞察慧」。 - 庄春江居士编
如得有三种中说。
二解 集论三卷十页云:何等种子成就?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无色界,欲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对治道;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已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得不成就。随如是如是品类对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类由种子成就故成就。 - 朱芾煌
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何等自在成就谓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等功德,及一分无记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
二解 如得有三种中说。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