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唯識宗所說之種子、自在、現行叁者。成就乃“得”之異名。有情之身中爲色、心諸法所屬,他身及非情等爲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識所變,故稱爲得。唯識家就有情可成之諸法假立叁種成就,即:(一)種子成就,指一切見修所斷之煩惱、任運而起之諸無記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種子之未受損害而存在者,又分二種,即:(1)體成就,真體永不損害。(2)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須對治。(二)自在成就,指須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處、變化心、威儀等叁無記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種子可任運自在,故稱自在成就。(叁)現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現行。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叁科法之通于有漏、無漏、善、不善、無記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卷五十六、俱舍論卷二十一、成唯識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七]
集論叁卷十頁雲:雲何成就?謂成就相、如前已說。此差別有叁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何等種子成就?謂若生欲界,欲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叁界對治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未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何等自在成就?謂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叁摩地叁摩缽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何等現行成就?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斷善者所有善法,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盤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阙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解脫得因,畢竟不成就故。 - 朱芾煌
依諸有情可成諸法分位假立叁種成就。
一、種子成就 若所有染汙法諸無記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現行者,染法未爲奢摩他伏,無記未爲聖道永害,生得未爲邪見損伏。如是名爲種子成就,此等未損,行與不行,皆名成就。
二、自在成就 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增盛種子,名自在成,由加行力方得自在。又成此時名自在者,故說此等名自在成。加行善法謂世出世一切功德,一分無記謂工巧處變化心威儀心極串習者,除生得無記法。
叁、現行成就 諸蘊處界,若善不善無記現行,名現行成就。 - 明·楊卓
指唯識宗所說的種子、自在、現行叁法。成就爲“得”之異名。有情之身中爲色、心諸法所屬,他身及非情等爲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識所變,故稱爲得。唯識家就有情可成之諸法假立叁種成就,即:一、種子成就,指一切見修所斷的煩惱、任運而起的諸無記法,及生得善等所有種子的未受損害而存在者,此又分二種,即一者體成就,真體永不損害;二者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須對治。二、自在成就,指須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處、變化心、威儀等叁無記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種子可任運自在,故稱自在成就。叁、現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現行。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叁科法之通于有漏、無漏、善、不善、無記等。見《成唯識論》卷一。 - 于淩波居士著
即「具足聖弟子的戒」,南傳經文作「具足聖弟子所愛的戒」,「成就」是「具足」的意思,參看「成就遊」,北傳經文均以「不缺戒、不斷戒、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竟戒、可贊歎戒、梵行不憎惡戒」的定型句來形容,南傳經文均以「無毀壞、無瑕疵、無汙點、無雜色、智者所稱贊、不取著、導向定」的定型句來形容。 - 莊春江居士編
(雜語)言具十聲之念佛也。
顯揚十六卷二頁雲:五、事成就修。謂已證得根本靜慮,及世出世叁摩缽底。如是修習,是名事成就修。 - 朱芾煌
(術語)真言四種之悉地也。見四種檀法條。
順從成就的因緣條件而成就它。 - 莊春江居士編
謂置于諸經典之首“如是我聞”等語有五事。龍樹于大智度論卷二中廣述六事成就,即信成就(如是)、聞成就(我聞)、時成就(一時)、主成就(佛)、處成就(在某處)、衆成就(與衆俱)。竺道生合此六事成就中之主成就與處成就二者爲一,稱爲五事成就。又憬興之無量壽經述文贊卷上,則合並信成就與聞成就而爲五事。(參閱“六成就”1266)
如得有叁種中說。
二解 集論叁卷十一頁雲:何等現行成就?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斷善者所有善法、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盤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阙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解脫得因、畢竟不成就故 - 朱芾煌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毗目智仙譯。與大乘成業論同本。
(術語)叁密相應之行法成就也。
敘說佛成就“因位”所發誓願之經文。略作成就文。就阿彌陀佛于因位爲法藏菩薩時所發之四十八願而言,無量壽經卷上載其第十一願(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于同經卷下則述其成就之相,謂(大一二·二七二中):“其有衆生生彼國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之聚。”上記無量壽經卷下敘述彌陀成就相之文即屬願成就文。
(術語)法藏菩薩建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爲王本願,其說十八願成就之文,謂之願成就文。在無量壽經下卷之初(四十八願上卷),其文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解讀爲「成爲智慧之寶」,參看「具足住」,相當的南傳經文無,但南傳經文形容尊者舍利弗的定型句均作「慧」,如《相應部二相應二九經》作「速慧、銳利慧、大慧、廣慧、歡喜慧、洞察慧」。 - 莊春江居士編
如得有叁種中說。
二解 集論叁卷十頁雲:何等種子成就?謂若生欲界,欲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叁界對治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未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故成就。 - 朱芾煌
集論叁卷十一頁雲:何等自在成就謂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叁摩地叁摩缽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
二解 如得有叁種中說。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