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4本字典中找到 286 條與「涅槃」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58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涅槃 般涅槃 大涅槃 二涅槃 涅槃部 涅槃城 涅槃點 涅槃飯 涅槃分 涅槃風 涅槃佛 涅槃縛 涅槃宮 涅槃會 涅槃忌 涅槃際 涅槃界 涅槃經 涅槃樂 涅槃論 涅槃門 涅槃那 涅槃色 涅槃僧 涅槃山 涅槃聲 涅槃聖 涅槃食 涅槃臺 涅槃堂 涅槃頭 涅槃相 涅槃像 涅槃印 涅槃洲 涅槃宗 入涅槃 叁涅槃 般涅槃那 本涅槃妙 不趣涅槃 大般涅槃 二種涅槃 佛涅槃忌 甘露涅槃 後分涅槃 後住涅槃 寂靜涅槃 見法涅槃 究竟涅槃 流注涅槃 涅槃八昧 涅槃八味 涅槃疊那 涅槃寂靜 涅槃寂滅 涅槃四柱 涅槃學派 涅槃月日 涅槃字義 清淨涅槃 入般涅槃 叁涅槃門 叁種涅槃 生般涅槃 實相涅槃 贖命涅槃 四種涅槃 無上涅槃 無依涅槃 無余涅槃 無住涅槃 五種涅槃 現般涅槃 現法涅槃 驗入涅槃 有滅涅槃 有爲涅槃 有余涅槃 欲入涅槃 正向涅槃 中般涅槃 轉趣涅槃 自覺涅槃 自性涅槃 北本涅槃經 不住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 大乘涅槃經 法華涅槃時 方便乘涅槃 方便現涅槃 後教涅槃經 南本涅槃經 涅槃寂靜印 涅槃經後分 涅槃經義記 涅槃經義疏 涅槃經遊意 涅槃曼荼羅 上流般涅槃 生死即涅槃 生死與涅槃 十法見涅槃 文殊涅槃經 烏波提涅槃 無爲涅槃界 無余依涅槃 無住處涅槃 現法涅槃論 有余依涅槃 百丈涅槃和尚 大愛道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論 大般涅槃經疏 佛臨般涅槃經 拘屍那城涅槃 摩诃般涅槃那 末代贖命涅槃 涅槃四種大樂 涅槃像曼陀羅 涅槃宗五時教 文殊般涅槃經 下乘般涅槃障 小乘二家涅槃 轉生死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般涅槃後灌臘經 不斷煩惱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玄義 二種涅槃(二) 淨飯王般涅槃經 外道小乘涅槃論 無余(依)涅槃 無余依妙涅槃界 修大涅槃得五事 有余(依)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涅槃夜阿阇世王夢 菩薩修十法見涅槃 釋外道小乘涅槃論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 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 小乘涅槃與大乘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涅槃(Nirvana) 佛入涅槃密迹金剛力士哀戀經 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ana-sutra) ▲ 收起
佛識慧集 【37】涅槃

謂樂著涅槃而不思利益衆生,這是小乘的境界。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38】涅槃

  涅槃之境乃衆聖之所居,故以宮殿譬之。[俱舍論卷叁十、俱舍光記卷叁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9】涅槃

  (譬喻)涅槃爲衆聖之所遊,故譬之于宮殿。俱舍論叁十曰:“此涅槃宮一廣道,千聖所遊無我性。”同光記叁十曰:“大涅槃衆聖所居,名涅槃宮。”

佛學大詞典 【40】涅槃

  即于每年佛陀入涅槃之日所舉行之法會。又稱常樂會、涅槃忌、佛忌。所謂涅槃,原指無有迷惑之境,亦指佛陀之入滅。有關佛陀涅槃日之日期,異說紛纭,以梵語書寫經典之北方佛教,如中、韓、日等國之大乘佛教,一般認爲佛陀于二月十五日(日本于近代改用公曆)入滅,是日稱爲涅槃節。故每年于該日懸挂釋迦涅槃圖,並念誦涅槃經、佛遺教經等,舉行追思佛陀之法會。我國有關涅槃會之最早記載爲佛祖統紀卷叁十叁(大四九·叁一九中):“如來于周穆王五十叁年二月十五日入滅,凡在伽藍,必修供設禮,謂之佛忌。”于日本,涅槃會通常附修涅槃講、羅漢講、遺迹講、舍利講等四個法會,其較簡略者,亦須修四講中之一座。[大唐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條、廣弘明集卷二十八、釋氏要覽卷下、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佛成道涅槃條、禅林象器箋報禱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1】涅槃

  (行事)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滅之法會。揭涅槃像,讀誦遺教經。釋氏要覽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營會供養,即忌日之事也。”

佛學常見辭彙 【42】涅槃

  追悼佛入滅的法會。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43】涅槃

追悼佛入滅的法會。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4】涅槃

  (行事)見涅槃會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5】涅槃

  (術語)見二際條。

佛學大詞典 【46】涅槃

  界,含有如下數義:(一)含藏之義;涅槃能藏無爲之萬德,故稱涅槃界。  (二)因之義;涅槃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之利樂事,故有此稱。(叁)界畔之義;涅槃雖無界畔,然相對于生死界,則稱涅槃界。[增一阿含經卷十二、成唯識論卷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7】涅槃

  (術語)界者藏之義,涅槃能藏無爲之萬德故曰界。又爲因之義,涅槃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之利樂事,故曰界。又界爲界畔。涅槃雖無界畔,然對于生死界,則謂爲涅槃界。唯識論十曰:“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增一阿含經十二曰:“亦獲智慧海,漸至涅槃界。”

佛學常見辭彙 【48】涅槃

  不生不滅的境界。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49】涅槃

不生不滅的境界。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0】涅槃

  (經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經,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叁卷,失譯,般泥洹經叁卷,是爲同本異譯,說八相成道化身之釋迦,于拘屍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狀者。是化身佛之實錄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經。說可得涅槃之觀行。大乘之涅槃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方等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六卷,隋阇那崛多譯四童子叁昧經叁卷,此叁本廣略不同,然皆爲大乘涅槃經之初一分也。其全經爲北涼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稱爲北本涅槃。後劉宋慧觀等再治前經爲大般涅槃經叁十六卷,稱爲南本涅槃。說佛之涅槃,非灰身滅智,佛今雖現入滅之相,然佛身常住不滅。此外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說佛之附屬及入涅槃,荼毗,分骨等事。是爲前經後分之補足,故稱爲後分經。已上數本中,常稱爲涅槃經者,乃南北二本之大般涅槃經。南本不拘有臺家章安之疏,諸宗一般通用者,北本涅槃也,各家之注述及關于本經之著作如下:涅槃經玄義二卷,隋灌頂撰。涅槃經疏叁十叁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涅槃義記二十卷,隋慧遠述。涅槃經遊意一卷,隋吉藏撰。大涅槃經玄義文句會本二卷,隋灌頂撰,唐道暹述,日本守笃分會。涅槃經會疏條目叁卷,涅槃經會疏,叁十六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日本本純分會。涅槃經疏私記十二卷,唐行滿集。涅槃經疏私記九卷,唐道暹述。涅槃經疏叁德指歸二十卷,缺卷十五,宋智圓述。涅槃經治定疏科十卷,宋智圓撰。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宋智圓述。科南本涅槃經叁十六卷,元師正排科,可度重訂。涅槃經會疏解叁十六卷,元師正分科,明圓澄會疏。涅槃經末後句一卷,淨挺著。

佛學大詞典 【51】涅槃

  叁樂之一。遠離現世生死之苦,一切惑業寂滅,而得究竟安穩,不生不死之境地,稱爲涅槃之樂。法華經藥草喻品(大九·二○上):“皆令離苦,得安隱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2】涅槃

  (術語)叁樂之一。離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穩,謂爲涅槃之樂。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皆令離苦得安穩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佛學常見辭彙 【53】涅槃

  五樂之一。見五樂條。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4】涅槃

  (書名)大般涅槃經論之略名。一卷,婆薮盤豆菩薩造,元魏達磨菩提譯。譯經中迦葉菩薩所問之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