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58 條與「無垢」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41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7】無垢逝菩薩

  (菩薩)又曰虛空無垢菩薩。在胎藏界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一位,密號曰明徹金剛。主五大虛空藏之德,明星天子之本地也。見胎藏曼陀羅大鈔五。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8】無垢賢女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轉女身經之異譯。

法相辭典 【39】無垢友論師

西域記四卷十五頁雲:庵沒羅林側、有窣堵波,毗末羅蜜多羅(唐言無垢友)論師之遺身。論師、迦濕彌羅國人也。于說一切有部而出家焉。博綜衆經,研究異論。遊五印度國,學叁藏玄文。名立業成,將歸本國。途次衆賢論師窣堵波也,拊而歎曰:惟論師雅量清高,抑揚大義。方欲挫異部,立本宗;業也如何,降年不永。我無垢友,猥承末學,異時慕義,曠代懷德。世親雖沒;宗學尚傳。我盡所知,當製諸論,令贍部洲諸學人等,絕大乘稱,滅世親名。斯爲不朽,用盡宿心。說是語已;心發狂亂。五舌重出,熱血流湧。知命必終,裁書悔曰:夫大乘教者,佛法之中究竟說也。名味泯絕,理致幽玄。輕以愚昧,駁斥先進。業報皎然,滅身宣矣。敢告學人,厥鑒斯在。各慎爾志,無得懷疑。大地爲震。命遂終焉。當其死處,地陷爲坑。同侶焚屍,收骸旌建。時有羅漢見而歎曰:惜哉!苦哉!今此論師。任情執見,毀惡大乘,墮無間獄。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40】南方無垢世界

  乃龍女成佛之淨土名。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所載,龍女嘗于衆會時,刹那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上,成等正覺,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演說妙法。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1】南方無垢世界

  (界名)龍女成佛之淨土名也。法華經提婆品曰:“當時衆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演說妙法。”

佛學大詞典 【42】無垢稱經疏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窺基(632~682)撰于鹹亨叁年至五年(  672~674)。又稱說無垢稱經贊、說無垢稱經贊疏。收于大正藏第叁十八冊。本書系玄奘所譯說無垢稱經(與鸠摩羅什所譯之維摩诘所說經爲同本異譯)之注釋書。書中基于法相宗之教判(叁時教、八宗),而將說無垢稱經與叁時教中之第二時(空)、第叁時(中)及八宗中之第七(勝義皆空宗)、第八(應理圓實宗)配合;並以該經作爲天臺宗第二時教至第叁時教間之過渡時期之教說,其闡述由“空理”展開,漸次述及“中道”。本書所作注釋以忠于原經文著稱。

閱藏知津 【43】佛說無垢賢女經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與《佛說轉女身經》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4】無垢妙清淨圓鏡

  (雜語)大日經成就悉地品曰:“啰字爲眼界,輝燭猶明燈。俯頸小低頭,舌近于齶間。而以觀心處,當心現等引。無姤妙清淨,圓鏡常現前。如是真實心,古佛所宣說。”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5】無垢優婆夷問經

  (經名)一卷,後魏般若流支譯。有無垢優婆夷,賢優婆夷等,問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叁歸戒之功德差別。佛決之。

閱藏知津 【46】無垢優婆夷問經

元魏中天竺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答掃佛塔地,乃至襌四梵行,歸戒,功德差別,並現舌相,以決其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7】虛空無垢持金剛

  (菩薩)梵名Gagan&amacron;mala-vajradhara,又雲虛空無垢執金剛。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二行東邊第一位之菩薩也。密號曰離染金剛。形像爲肉色,右手屈臂開肘仰掌側,指端向右,左手豎掌,持一[月*古]杵,當左奶房。面向右方,坐赤蓮華。印相爲定慧內縛,舒二風,屈腕,即索印也。

閱藏知津 【48】無垢女經(一卷)

元魏中天竺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即《大寶積經》第叁十叁無垢施菩薩應辨會異譯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閱藏知津 【49】無垢稱經(六卷)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與《維摩诘所說經》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0】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

  (菩薩)維摩居士之尊稱也。維摩诘Vimalakirti,譯曰無垢稱。優婆塞者,在家之信士也。威德與王者,尊稱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1】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彌陀山等譯,劫毗羅城之戰荼婆羅門,知七日後當命終,恐懼來見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誦神咒。因之命根增長,生于極樂國乃至成佛,遂廣說造塔及咒法。

佛學大詞典 【52】虛空無垢持金剛菩薩

虛空無垢持金剛,梵名Gagana^mala  -vajradhara  ,音譯哦哦娜摩羅縛日啰汰洛;西藏名Rdo-rje-h!dsin  nam-mkhah!  dri-ma-med-pa  。又稱虛空無垢執金剛菩薩。爲密教大日經說會曼荼羅內眷屬十九執金剛之一。此尊持大日如來金剛智印,表“五轉”中“因”之德,亦即菩提心體;以菩提心體離一切煩惱戲論,淨如虛空,故稱虛空無垢。又爲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二行東邊第一位之菩薩,密號離染金剛。種子爲傆(hu^m!)。形像爲身呈肉色,右手屈臂仰掌,指端向右;左手豎拳,持獨股杵,置于左胸前,面向右方,坐于赤蓮花上。[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一、諸說不同記卷四、胎藏界七集卷上]

閱藏知津 【53】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一卷)

唐睹貨邏國沙門彌陀山等譯
  佛在迦毗羅城精舍,劫比羅戰荼婆羅門七日後當命終,有善相師答之,因恐懼來見佛,佛敕令修理古塔,念誦神咒,增長命根,生極樂國,乃至成佛,遂廣說造塔及咒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4】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住安樂世界,爲觀自在菩薩初說叁十八吉祥如來之名號,次說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爲十二契諷稱之,分十二段之曲譜。故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