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精進和心精進。身精進是身體力行善法;心精進是勤斷悭貪等之惡心。 - 陳義孝編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頁雲:雲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于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爲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洛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于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若有菩薩,于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于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二解 無性釋七卷十二頁雲: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意樂,勤修加行。卽是解釋契經所說次有勤句。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術語)見十種方便條。
專以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爲主,爲期七天之修持法會。修淨土宗者,常集衆限期念佛,或一七日,或多七日,以收克期取證之效,是爲佛七;于精進佛七期中,以專一念佛,俾得一心不亂爲宗旨。佛七期中之日課,如每日幾枝香,或換班晝夜不斷等種種規定,須視時地環境而定。民國二十九年(1940),我國淨土宗高僧印光大師于靈岩山寺示寂,該寺遂于示寂日正式起精進佛七,以資紀念。
民國六十一年農曆二月,煮雲法師曾于臺東清覺寺舉辦精進佛七。此後師每月舉辦一次,每次于初一開七。民國六十叁年七月,更舉辦大專精進佛七,其後每年寒暑假皆舉行,以引導大專學生深入佛法之實際修持。于佛七中,規定每日九枝香,禮佛一千拜,並持守八關齋戒、禁語,且禁止與外界聯絡。自精進佛七舉辦以來,臺灣較具規模之道場,紛紛舉辦,並禮請煮雲法師爲主七和尚。此外,鳳山佛教蓮社更于近年舉辦暑期兒童精進佛七。[靈岩念誦儀規]
另譯作「精進覺支」,此處的「精進」,在巴利語中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用字不同,菩提比丘長老依巴利語英譯爲「活力」,參看「覺支」、「七覺支」、「正精進」。 - 莊春江居士編
(術語)見七覺分條。
見七覺分條。 - 陳義孝編
法蘊足論七卷十五頁雲:雲何精進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修如是四正勝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總名精進。亦名精進根。亦名精進力。亦名精進覺支。亦名正勤。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于諸行中,深見過患。于永涅盤,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覺支。 - 朱芾煌
瑜伽叁十七卷十五頁雲:精進威力者:謂諸菩薩、住勤精進,能斷解怠,精進所治。是名第一。卽此精進、能作自己菩提資糧,及所依止;亦卽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勤精進故;得安樂住。不爲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雜亂。後後所證、轉勝于前。倍生觀喜,以自饒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語、損惱于他;令他發生精進樂欲,以饒益他。是名第叁。由此因力,于當來世,愛樂殊勝士夫功業。是名第四。是名精進威力四相。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 朱芾煌
(術語)二十二無減之一。見無減條。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雲: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于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舍善轭者:由于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又爲斷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奢摩他,毗缽舍那品,隨煩惱故;願正止觀,無有失壞。 - 朱芾煌
成唯識論六卷叁頁雲:此相差別,略有五種。所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退、無足。卽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轭。如次應知。此五別者;謂初發心、自分、勝進。自分行中,叁品別故。或初發心、長時、無間、殷重、無余、修差別故。或資糧等、五道別故。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或二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別故。 - 朱芾煌
此爲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此又名勤,即對修道、爲善勤劬不懈。《成唯識論》曰:“勤爲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爲性,對治懈怠,滿善爲業。”精者不雜,進者不退;勇而無惰,悍而無懼。精進是修善斷惡,勤于爲惡者正是顛倒,不名精進。見《成唯識論》卷六。 - 于淩波居士著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