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5本字典中找到 77 條與「行相」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58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法相辭典 【37】分位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分位同行相應。謂與樂受諸相應法,與苦受不苦不樂受諸相應法。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8】內門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內門同行相應。謂諸定地所有心心法。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39】如實修行相

  指信心與修行相應于法之實義。昙鸾之往生論注卷下記載,念佛有叁種不相應,即雖念佛而信心不淳、不一、不相續者,稱爲不相應。對此而言,信心淳、一、相續者,則稱相應。(參閱“叁信叁不”57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0】如實修行相

  (術語)其所修所信相應于法之實義也。

佛學大詞典 【41】叁轉十二行相

  梵語tri-parivarta-dva^das/a^ka^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當叁轉四輪十二行法輪、四谛法輪叁會十二轉說、叁轉十二行法輪。指世尊叁轉四谛之法輪,每一轉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叁轉者,四谛各有示相轉(肯定四谛,說此是苦谛、集谛、滅谛、道谛)、勸相轉(說此苦谛應知,集谛應斷,滅谛應證,道谛應修)、證相轉(說苦谛已知,集谛已斷,滅谛已證,道谛已修)。此叁轉各具眼(梵caks!us  )、智(梵jn~a^na  )、明(梵vidya^  )、覺(梵buddhi  )等四行相,或叁周循曆四聖谛,故稱十二行相。據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載,眼智明覺有兩義:(一)眼,即法智忍;智,即諸法智;明,即諸類智忍;覺,即諸類智。(二)眼,觀見之義;智,決斷之義;明,照了之義;覺,警察之義。

  于每一谛中,皆有叁轉十二行相,故四谛合之,共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如以苦谛言之,謂“此是苦”,爲示相轉;謂“應遍知此苦”,爲勸相轉;謂“已遍知此苦”,爲證相轉。此叁轉依次可配于見道、修道、無學道;如是一一而轉,每一轉皆各具眼、智、明、覺等四行相,故于一苦谛即有叁轉十二行相。[雜阿含經卷十五、四分律卷叁十二、俱舍論卷二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法華經玄贊卷四、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參閱“轉法輪”661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2】叁轉十二行相

  (術語)見叁轉法輪條。

法相辭典 【43】叁轉十二行相

俱舍論二十四卷十八頁雲:雲何叁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谛,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叁轉,卽于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叁轉十二行相,谛谛皆有;然數等故,但說叁轉十二行相。如說二法七處善等。由此叁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叁。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4】聲聞乘七行相

如乘施設建立中說。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5】四谛十六行相

  (名數)觀四谛一谛各有四種之行相,合爲十六行相。見十六行相條。

佛學常見辭彙 【46】四谛十六行相

  小乘行者修叁賢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徹見四谛真理,更進而達頂位,須觀四谛十六行相,每一谛皆有四種行相,要一一觀之分明方可。茲將四谛十六行相列表說明如下:
  ┌苦:(觀此身是苦)
  │空:(觀因緣所生故空。)
  ┌苦  谛─┤無常:(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 【47】四谛十六行相

瑜伽叁十四卷一頁雲:由四種行,了苦谛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谛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谛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谛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爲了相作意。如彼卷一頁至十六頁廣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8】外門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外門同行相應。謂多分欲界系心心所。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9】無分別智行相

世親釋八卷十四頁雲:論曰:諸菩薩行相,複于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菩薩行相、于所緣中所現無相。謂卽此智、于真如中,平等平等生起無異無相之相,以爲行相。如眼取色,見青等相;非此青等、與色有異。此亦如是。智與真如、無異行相。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0】無間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無間同行相應。謂在有心位。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1】無明行相殊勝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頁雲:複言:世尊!雲何無明行相殊勝?世尊告曰:如是無明,隱覆真實,顯現虛妄,以爲行相。是名無明行相殊勝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2】五事有何行相

瑜伽七十二卷八頁雲:問:相、有何行相?答:應知此相,有種種行相,無量行相。由分別行相,種種無量故。謂色相,心相,心所有相,心不相應行相,無爲相,蘊相,界相,處相,緣起相,處非處相,根相,谛相,念住相,正斷相,神足相,根相,力相,覺支相,道支相,行迹相,法迹相,奢摩他相,毗缽舍那相,舉相,舍相,緣相,依相,地相,水相,火相,風相,空相,識相,此世界相,彼世界相,日相,月相,那落迦相,傍生相,餓鬼相,人相,四大王衆天相,叁十叁天相,夜摩天相,睹史多天相,樂化天相,他化自在天相,初靜慮相,第二靜慮相,第叁靜慮相,第四靜慮相,空無邊處相,識無邊處相,無所有處相,非想非非想處相,起相,盡相,有相,非有相,雜染相,清淨相,見聞覺色相,已得尋求相,心隨尋伺相。如是等類。余無量相,複有六相。一、有相相。二、無相相。叁、狹小相。四、廣大相。五、無量相。六、無所有相。雲何有相相?謂解了事名分別所有相。雲何無相相?謂不解了事名分別所有相。雲何狹小相?謂欲界事分別所有相。雲何廣大相?謂色界事分別所有相。雲何無量相?謂空識無邊處無色界事分別所有相。雲何無所有相?謂無所有處無色界事分別所有相。複有余五相。一、相相。二、名相。叁、分別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複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雲何本性相?謂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雲何影像相?謂遍計所起,勝解所現,非住本性相。問:名爲何行相?答:由相勢力,亦有種種無量行相。又若略說,有十二種。一、假說名。二、實事名。叁、種類相應名。四、各別相應名。五、隨德名。六、假立名。七、共所知名。八、非共所知名。九、顯了名。十、不顯了名。十一、總名。十二、別名。問:分別、有何行相?答:由相名勢力故;亦有種種無量行相。若略說者,當知有七種。一、有相分別。二、無相分別。叁、于境界任運分別。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汙分別。七、無染汙分別。問:真如、有何行相?答:其相不可說行相。問: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間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說行相。若世間出世間正智,有取安立谛行相。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3】有間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有間同行相應。謂無心定所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4】曾習同行相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雲:又有曾習同行相應。謂諸異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學無學者一分心心所。一分言,謂攝一向世間善不善無記法。如其所應。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