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禅師」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31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92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禅師 稠禅師 大禅師 思禅師 暗證禅師 跋陀禅師 本生禅師 本童禅師 鼻隔禅師 佛陀禅師 伏虎禅師 渌清禅師 鳥窠禅師 齊聳禅師 善世禅師 事相禅師 烏窠禅師 仙天禅師 心越禅師 白馬辯禅師 白雲福禅師 白雲聞禅師 白兆圭禅師 百丈安禅師 百丈超禅師 褒親谕禅師 寶藏本禅師 寶華顯禅師 寶壽沼禅師 寶相元禅師 保福殊禅師 報慈淳禅師 報慈嵩禅師 報恩成禅師 北禅寂禅師 北蘭讓禅師 北院通禅師 布衲如禅師 滄溪璘禅師 長樂政禅師 長蘆琳禅師 長興滿禅師 長髭曠禅師 超化淨禅師 超化藻禅師 崇梵余禅師 崇福燈禅師 崇覺空禅師 崇勝珙禅師 崇勝禦禅師 崇壽江禅師 慈濟聰禅師 慈雲深禅師 大安能禅師 大安省禅師 大梵圓禅師 大容諲禅師 大同濟禅師 大同旺禅師 大沩鑒禅師 大沩行禅師 大沩智禅師 大陽慧禅師 道林淵禅師 德山瓊禅師 定慧雲禅師 東禅秀禅師 東明遷禅師 東山慧禅師 東山吉禅師 東山覺禅師 洞山辯禅師 洞山瑞禅師 洞山微禅師 洞山雲禅師 法海立禅師 法雲杲禅師 方廣深禅師 奉先深禅師 佛陀遠禅師 福昌信禅師 福化充禅師 福嚴置禅師 福應文禅師 高亭簡禅師 古賢謹禅師 谷山藏禅師 谷山豐禅師 谷山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光孝深禅師 光孝元禅師 廣德延禅師 廣德義禅師 廣德周禅師 廣法源禅師 廣慧真禅師 廣濟方禅師 廣濟同禅師 廣利容禅師 海會通禅師 衡嶽振禅師 護國欽禅師 護國壽禅師 華光範禅師 華嚴慧禅師 化城鑒禅師 黃檗慧禅師 黃龍觀禅師 黃龍海禅師 黃龍贊禅師 黃雲元禅師 惠力悟禅師 慧海儀禅師 慧明雲禅師 慧日明禅師 慧日堯禅師 嵇山章禅師 建隆原禅師 建山澄禅師 薦福思禅師 薦福休禅師 姜山方禅師 金繩文禅師 金州操禅師 淨慈象禅師 淨法章禅師 淨源真禅師 九峰勤禅師 鹫嶺通禅師 覺報清禅師 君山覺禅師 開聖棲禅師 開先照禅師 開先宗禅師 康國耀禅師 梁山歡禅師 梁山簡禅師 梁山岩禅師 靈鹫閑禅師 靈岩徽禅師 龍光諲禅師 龍華本禅師 龍華高禅師 龍境倫禅師 龍鳴賢禅師 龍泉夔禅師 龍雲臺禅師 魯祖教禅師 鹿門譚禅師 鹿苑圭禅師 羅山崇禅師 梅山己禅師 妙勝臻禅師 南禅聰禅師 南禅甯禅師 南臺誠禅師 南臺勤禅師 南修造禅師 南岩勝禅師 尼佛通禅師 尼慧光禅師 蓬萊卿禅師 蓬萊圓禅師 普安道禅師 普通封禅師 乾明廣禅師 乾明睦禅師 乾明普禅師 青城乘禅師 青原齊禅師 青原如禅師 清居升禅師 清涼坦禅師 清溪清禅師 仁王欽禅師 瑞光月禅師 叁峰印禅師 善權徹禅師 上藍慶禅師 石佛益禅師 石門聰禅師 疏山證禅師 雙峰古禅師 雙嶺化禅師 雙泉郁禅師 四面津禅師 四祖端禅師 太平安禅師 唐朝因禅師 天封覺禅師 天甯明禅師 天王徽禅師 天章樞禅師 鐵佛因禅師 鐵幢覺禅師 同安丕禅師 同安威禅師 同安志禅師 投子通禅師 萬壽念禅師 望仙宗禅師 溫門滿禅師 五峰本禅師 五峰紹禅師 五峰遇禅師 五雲悟禅師 五祖秀禅師 西禅欽禅師 西川存禅師 西蜀銮禅師 先淨照禅師 香林信禅師 新婦子禅師 新興齊禅師 興教坦禅師 興陽遜禅師 熊耳慈禅師 宣秘禮禅師 雪窦持禅師 雪峰隆禅師 延慶叔禅師 穎橋安禅師 永安朗禅師 永福朗禅師 永光真禅師 嶽林真禅師 嶽麓海禅師 雲頂鑒禅師 雲門爽禅師 雲門煦禅師 雲門永禅師 昭覺辯禅師 真如方禅師 正法灏禅師 正法建禅師 正勤蘊禅師 治平湡禅師 朱溪謙禅師 資福诠禅師 資聖南禅師 資壽灌禅師 資壽岩禅師 紫陵微禅師 安國從貴禅師 安國慧球禅師 安國玄挺禅師 安國院祥禅師 安化聞一禅師 安州九嵕禅師 巴陵颢鑒禅師 芭蕉谷泉禅師 芭蕉弘義禅師 芭蕉慧清禅師 芭蕉繼徹禅師 芭蕉令遵禅師 芭蕉山閑禅師 芭蕉山遇禅師 芭蕉山圓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白龍道希禅師 白龍清慕禅師 白鹿師貴禅師 白鹿顯端禅師 白馬遁儒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白馬昙照禅師 白馬行霭禅師 白馬智倫禅師 白水本仁禅師 白楊法順禅師 白雲令弇禅師 白雲山約禅師 白雲善藏禅師 白雲守端禅師 白雲無休禅師 白雲院乃禅師 白雲智作禅師 白雲子祥禅師 白藻清俨禅師 白兆懷楚禅師 白兆志圓禅師 百岩明哲禅師 百丈道恒禅師 百丈懷海禅師 百丈淨悟禅師 百丈惟政禅師 百丈維古禅師 百丈以棲禅師 百丈智映禅師 般若從進禅師 般若敬遵禅師 般若啓柔禅師 般若善端禅師 般若友蟾禅師 褒親有瑞禅師 寶峰克文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寶蓋山約禅師 寶華普鑒禅師 寶積宗映禅師 寶覺禅師語錄 寶林果昌禅師 寶林懷吉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寶壽最樂禅師 寶塔紹岩禅師 寶相蘊觀禅師 寶嚴叔芝禅師 寶應法昭禅師 寶應清進禅師 保安可封禅師 保安師密禅師 保安院連禅師 保福本權禅師 保福超悟禅師 保福從展禅師 保福可俦禅師 保福清豁禅師 保明道誠禅師 保甯仁勇禅師 保甯興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保清遇甯禅師 保壽匡祐禅師 保唐無住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報慈藏嶼禅師 報慈從瑰禅師 報慈光雲禅師 報慈慧朗禅師 報慈進英禅師 報慈文欽禅師 報恩寶資禅師 報恩道熙禅師 報恩法安禅師 報恩法端禅師 報恩法演禅師 報恩懷嶽禅師 報恩慧明禅師 報恩覺然禅師 報恩匡逸禅師 報恩契從禅師 報恩清護禅師 報恩紹安禅師 報恩師智禅師 報恩守真禅師 報恩行崇禅師 報恩玄則禅師 報恩永安禅師 報恩宗顯禅師 報國院照禅師 報劬玄應禅師 北禅懷感禅師 北禅契念禅師 北禅智賢禅師 北山法通禅師 北塔恩廣禅師 北宗神秀禅師 本寂文觀禅師 本覺若珠禅師 本覺守一禅師 匾擔曉了禅師 博山子經禅師 曹山本寂禅師 曹山光慧禅師 曹山慧霞禅師 曹山智炬禅師 草庵法義禅師 禅月貫休禅師 昌福院達禅師 長安辯實禅師 長安延規禅師 長靈守卓禅師 長蘆道和禅師 長蘆妙覺禅師 長蘆清了禅師 長蘆守仁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長蘆宗赜禅師 長慶藏用禅師 長慶常慧禅師 長慶大安禅師 長慶道巘禅師 長慶弘辯禅師 長慶惠暹禅師 長慶慧棱禅師 長慶應圓禅師 長沙景岑禅師 長生皎然禅師 長壽法齊禅師 長壽朋彥禅師 潮山延宗禅師 稱心敬琎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丞熙應悅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承天辭確禅師 承天惟簡禅師 承天義勤禅師 承天自賢禅師 澄心旻德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崇福德基禅師 崇福慶祥禅師 崇福演教禅師 崇福院志禅師 崇善用良禅師 崇壽契稠禅師 稠岩了赟禅師 楚安慧方禅師 船子德誠禅師 吹萬禅師語錄 慈氏瑞仙禅師 慈雲慧深禅師 慈雲匡達禅師 慈雲修慧禅師 慈雲彥隆禅師 翠峰從欣禅師 翠微無學禅師 翠岩可真禅師 翠岩令參禅師 翠岩嗣元禅師 大安清幹禅師 大安興古禅師 大乘德遵禅師 大乘慧果禅師 大慈寰中禅師 大顛寶通禅師 大光居誨禅師 大洪報恩禅師 大洪法爲禅師 大洪慶顯禅師 大洪慶預禅師 大洪守遂禅師 大洪祖燈禅師 大覺禅師語錄 大林僧遁禅師 大龍炳賢禅師 大龍楚勳禅師 大龍景如禅師 大龍智洪禅師 大梅法常禅師 大梅法英禅師 大梅居煦禅師 大甯道寬禅師 大甯可弘禅師 大甯慶璁禅師 大甯隱微禅師 大普玄通禅師 大錢從襲禅師 大善慧海禅師 大聖守賢禅師 大隨法真禅師 大隨元靜禅師 大通禅師語錄 大通存壽禅師 大同廣澄禅師 大沩德幹禅師 大沩法寶禅師 大沩法泰禅師 大沩海評禅師 大沩懷秀禅師 大沩懷宥禅師 大沩景暈禅師 大沩慕哲禅師 大沩山棲禅師 大沩善果禅師 大沩祖樁禅師 大陽慧堅禅師 大陽警玄禅師 大陽如漢禅師 大陽行沖禅師 大愚守芝禅師 大中德隆禅師 大珠慧海禅師 丹霞普月禅師 丹霞天然禅師 丹霞義安禅師 丹霞子淳禅師 耽源應真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道場法如禅師 道場慧琳禅師 道場慧顔禅師 道場慧印禅師 道場居慧禅師 道場明辯禅師 道場如讷禅師 道場有規禅師 道吾從盛禅師 道吾契诠禅師 道吾悟真禅師 道吾仲圓禅師 道吾宗智禅師 德山存德禅師 德山德海禅師 德山慧初禅師 德山慧遠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德山紹晏禅師 德山宣鑒禅師 德山緣密禅師 德山志先禅師 鄧州中度禅師 地藏守恩禅師 定慧超信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 定林惠琛禅師 定山神英禅師 定州善崔禅師 東禅從密禅師 東禅可隆禅師 東禅契讷禅師 東禅思嶽禅師 東禅玄覺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東林道顔禅師 東林通理禅師 東林自遵禅師 東明仁仙禅師 東平洪教禅師 東山齊己禅師 東山雲頂禅師 東寺如會禅師 洞山道全禅師 洞山道延禅師 洞山梵言禅師 洞山良價禅師 洞山妙圓禅師 洞山清辯禅師 洞山清禀禅師 洞山守初禅師 洞山曉聰禅師 洞山永孚禅師 洞山擇言禅師 洞山至幹禅師 洞山子圓禅師 洞山自寶禅師 洞庭慧月禅師 洞溪戒定禅師 洞岩可休禅師 兜率從悅禅師 兜率慧照禅師 兜率志恩禅師 鵝湖大義禅師 鵝湖雲震禅師 鵝湖智孚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 法昌倚遇禅師 法海行周禅師 法華全舉禅師 法輪齊添禅師 法輪文昱禅師 法輪彥孜禅師 法輪應端禅師 法門佛陀禅師 法石慧空禅師 法演禅師語錄 法雨慧源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法雲善本禅師 法雲惟白禅師 法雲智善禅師 肥田慧覺禅師 費隱禅師語錄 汾陽善昭禅師 汾州石樓禅師 豐化令崇禅師 風穴延沼禅師 鳳凰從琛禅師 鳳凰山強禅師 鳳棲慧觀禅師 鳳翔石柱禅師 鳳翔招福禅師 奉國清海禅師 奉先法瑰禅師 奉先慧同禅師 奉先清昱禅師 佛奧知默禅師 佛光如滿禅師 佛國禅師語錄 佛窟惟則禅師 佛日戒弼禅師 佛日契嵩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佛手岩因禅師 佛冤禅師語錄 佛照禅師語錄 佛足處祥禅師 伏龍二世禅師 伏龍奉璘禅師 伏龍叁世禅師 伏龍一世禅師 芙蓉道楷禅師 芙蓉靈訓禅師 芙蓉如體禅師 芙蓉太毓禅師 浮山法遠禅師 福昌重善禅師 福林院澄禅師 福清師巍禅師 福清行欽禅師 福清玄讷禅師 福聖仲易禅師 福先仁儉禅師 福嚴保宗禅師 福嚴慈感禅師 福嚴良雅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福州普光禅師 覆船洪薦禅師 幹峰慧圓禅師 甘露達珠禅師 感潭資國禅師 高麗靈鑒禅師 高臺宣明禅師 高陽法廣禅師 公安祖珠禅師 功臣道慈禅師 功臣道閑禅師 功臣覺轲禅師 功臣慶蕭禅師 功臣守如禅師 古靈神贊禅師 谷山有緣禅師 谷隱契崇禅師 谷隱蘊聰禅師 谷隱知俨禅師 谷隱智靜禅師 鼓山安永禅師 鼓山清谔禅師 鼓山僧洵禅師 鼓山體淳禅師 鼓山智嚴禅師 鼓山智嶽禅師 鼓山宗逮禅師 鼓山祖珍禅師 關南道常禅師 觀音從顯禅師 觀音清換禅師 觀音岩俊禅師 灌溪志閑禅師 光國文贊禅師 光慶遇安禅師 光聖師護禅師 光孝道端禅師 光孝德周禅師 光孝果敏禅師 光孝慧覺禅師 光孝慧蘭禅師 光孝普印禅師 光孝如瑰禅師 光孝思徹禅師 光孝昙清禅師 光孝惟爽禅師 光孝致遠禅師 廣德智端禅師 廣福道勤禅師 廣福道隱禅師 廣福惟尚禅師 廣慧達杲禅師 廣慧德宣禅師 廣慧元琏禅師 廣慧志全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廣明常委禅師 廣平守威禅師 廣平玄旨禅師 廣嚴鹹澤禅師 廣因擇要禅師 廣州志道禅師 歸宗策真禅師 歸宗澹權禅師 歸宗道诠禅師 歸宗弘章禅師 歸宗懷恽禅師 歸宗慧誠禅師 歸宗慧通禅師 歸宗可宣禅師 歸宗義柔禅師 歸宗正賢禅師 歸宗智常禅師 龜峰慧光禅師 龜山曉津禅師 龜山義初禅師 龜山正元禅師 龜山智真禅師 龜洋慧忠禅師 龜洋無了禅師 國歡文矩禅師 國清妙印禅師 國清普紹禅師 國清行機禅師 國清院奉禅師 國慶順宗禅師 海會如新禅師 含珠山彬禅師 含珠山真禅師 含珠審哲禅師 杭州佛日禅師 濠州思明禅師 禾山楚材禅師 禾山慧方禅師 禾山師陰禅師 禾山無殷禅師 禾山用安禅師 禾山志傳禅師 何山守珣禅師 和安寺通禅師 和龍守讷禅師 河北智隍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 荷澤神會禅師 鶴林玄素禅師 黑水義欽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衡嶽道辯禅師 衡嶽奉能禅師 宏智禅師語錄 洪福子文禅師 洪州法達禅師 鴻福德升禅師 湖南文殊禅師 瀫甯可先禅師 虎丘紹隆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護國慧本禅師 護國景新禅師 護國景元禅師 護國守昌禅師 護國守澄禅師 護國知遠禅師 護國志朗禅師 護聖居靜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華藏有權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華藏宗演禅師 華光院範禅師 華林善覺禅師 華嚴道隆禅師 華嚴慧達禅師 華嚴慧蘭禅師 華嚴休靜禅師 華嚴智明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華岩普孜禅師 華藥智朋禅師 化城慧朗禅師 化度師郁禅師 黃檗道全禅師 黃檗法濟禅師 黃檗惟初禅師 黃檗惟勝禅師 黃檗希運禅師 黃檗永泰禅師 黃檗志因禅師 黃連義初禅師 黃龍道震禅師 黃龍德逢禅師 黃龍法忠禅師 黃龍誨機禅師 黃龍慧南禅師 黃龍繼達禅師 黃龍惟清禅師 黃龍悟新禅師 黃龍志願禅師 黃龍智明禅師 黃龍智颙禅師 黃龍祖心禅師 黃山良匡禅師 黃山月輪禅師 黃岩保軒禅師 黃州齊安禅師 惠林宗本禅師 慧力慧南禅師 慧力可昌禅師 慧力善周禅師 慧力紹珍禅師 慧力有文禅師 慧林常悟禅師 慧林鴻究禅師 慧林懷深禅師 慧林慧海禅師 慧林若沖禅師 慧日法安禅師 慧日文雅禅師 慧日興道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 慧通清旦禅師 慧因懷祥禅師 慧因義甯禅師 霍山景通禅師 吉祥法宣禅師 吉祥元實禅師 吉州崇恩禅師 吉州禾山禅師 吉州志誠禅師 極樂元俨禅師 夾山善會禅師 夾山曉純禅師 夾山自齡禅師 嘉州白水禅師 建福智同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薦福承古禅師 薦福道英禅師 薦福弘辯禅師 薦福紹明禅師 薦福悟本禅師 薦福院亮禅師 薦福擇崇禅師 漸源仲興禅師 江西志徹禅師 蔣山保心禅師 蔣山法泉禅師 蔣山善直禅師 蔣山贊元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教忠彌光禅師 金峰從志禅師 金陵寶志禅師 金輪可觀禅師 金山懷賢禅師 金山了心禅師 金山瑞新禅師 金山善甯禅師 金山昙穎禅師 金柱義昭禅師 京兆屍利禅師 京兆臥龍禅師 景福日余禅師 景福省悅禅師 景清居素禅師 淨慈楚明禅師 淨慈道昌禅師 淨慈慧晖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淨慈昙密禅師 淨慈彥充禅師 淨德沖煦禅師 淨德智筠禅師 淨光了威禅師 淨戒守密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淨土惟正禅師 淨因道臻禅師 淨因法成禅師 淨因繼成禅師 淨因自覺禅師 淨衆歸信禅師 淨衆了璨禅師 淨住居說禅師 徑山寶印禅師 徑山道欽禅師 徑山佛鑒禅師 徑山洪諲禅師 徑山鑒宗禅師 徑山了一禅師 徑山智策禅師 徑山智讷禅師 徑山宗杲禅師 鏡清道怤禅師 九頂惠泉禅師 九頂清素禅師 九峰道虔禅師 九峰鑒韶禅師 九峰普滿禅師 九峰通玄禅師 九峰希廣禅師 九峰義诠禅師 九曲慶祥禅師 九仙法清禅師 九嵕敬慧禅師 九座慧邃禅師 酒仙遇賢禅師 鹫嶺明遠禅師 鹫嶺善本禅師 鹫嶺善美禅師 覺城院信禅師 覺華普照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開福崇哲禅師 開福道甯禅師 開福德賢禅師 開化行明禅師 開山懷晝禅師 開善道謙禅師 開善道瓊禅師 開善義圓禅師 開先清耀禅師 開先善暹禅師 開先紹宗禅師 開先行瑛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康山契穩禅師 藍田縣真禅師 狼山慧溫禅師 琅邪方銳禅師 琅邪慧覺禅師 琅邪永起禅師 琅邪智遷禅師 樂淨含匡禅師 泐潭寶峰禅師 泐潭常興禅師 泐潭道謙禅師 泐潭德淳禅師 泐潭法會禅師 泐潭洪英禅師 泐潭懷澄禅師 泐潭景祥禅師 泐潭匡悟禅師 泐潭山明禅師 泐潭山牟禅師 泐潭善清禅師 泐潭神黨禅師 泐潭惟建禅師 泐潭文准禅師 泐潭曉月禅師 泐潭延茂禅師 泐潭應幹禅師 泐潭擇明禅師 澧州藥山禅師 郦村自滿禅師 連雲道能禅師 蓮華神祿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涼峰洞淵禅師 梁山善冀禅師 梁山師遠禅師 梁山應圓禅師 梁山緣觀禅師 林溪竟脫禅師 臨安智才禅師 臨濟義玄禅師 靈峰志恩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靈泉歸仁禅師 靈泉宗一禅師 靈山本言禅師 靈樹如敏禅師 靈岩慧宗禅師 靈岩了性禅師 靈岩圓日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靈曜辯良禅師 靈隱道樞禅師 靈隱道印禅師 靈隱德章禅師 靈隱惠淳禅師 靈隱慧光禅師 靈隱慧遠禅師 靈隱了演禅師 靈隱清聳禅師 靈隱文勝禅師 靈隱玄本禅師 靈隱延珊禅師 靈隱雲知禅師 靈隱正童禅師 靈雲志勤禅師 靈竹守珍禅師 六通院紹禅師 六通志球禅師 龍冊曉榮禅師 龍冊子興禅師 龍湖普聞禅師 龍華道初禅師 龍華慧居禅師 龍華靈照禅師 龍華契盈禅師 龍華曉愚禅師 龍華彥球禅師 龍濟紹修禅師 龍井山通禅師 龍門清遠禅師 龍蟠昙廣禅師 龍山文義禅師 龍山智嵩禅師 龍潭崇信禅師 龍潭智圓禅師 龍王善隨禅師 龍翔南雅禅師 龍翔士圭禅師 龍興院裕禅師 ▲ 收起
五燈會元 【541】洞山清禀禅師

  瑞州洞山清禀禅師,泉州李氏子。參雲門,門問:「今日離甚處?」曰:「慧林。」門舉拄杖曰:「慧林大師恁麼去,汝見麼?」曰:「深領此問。」門顧左右微笑而已。師自此入室印悟。金陵主請居光睦,未幾命入澄心堂,集諸方語要,經十稔迎住洞山。開堂日,維那白槌曰:「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師曰:「好個消息,只恐錯會。」時有僧問:「雲門一曲師親唱,今日新豐事若何?」師曰:「也要道卻。」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2】洞山守初禅師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師,初參雲門。門問:「近離甚處?」師曰:「查渡。」門曰:「夏在甚處?」師曰:「湖南報慈。」曰:「幾時離彼?」師曰:「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叁頓棒。」師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叁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于言下大悟。遂曰:「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拔楔,拈卻灸脂帽子,脫卻鹘臭布衫,教伊灑灑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哉!」門曰:「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師便禮拜。
  住後上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還得麼?你衲僧分上,到這裏須具擇法眼始得。只如洞山恁麼道,也有一場過。且道過在甚麼處?」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頭。」曰:「諸聖作麼生?」師曰:「入泥入水。」問:「心未生時,法在甚麼處?」師曰:「風吹荷葉動,決定有魚行。」問:「師登師子座,請師唱道情。」師曰:「晴幹開水道,無事設曹司。」曰:「恁麼則謝師指示。」師曰:「賣鞋老婆腳趔趄。」﹞問:「如何是叁寶?」師曰:「商量不下。」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十字街頭石師子。」問僧:「甚處來?」曰:「汝州。」師曰:「此去多少?」曰:「七百裏。」師曰:「踏破幾緉草鞋?」曰:「叁緉。」師曰:「甚處得錢買?」曰:「打笠子。」師曰:「參堂去。」僧應喏。問:「如何是免得生死底法?」師曰:「見之不取,思之叁年。」僧問:「離卻心機意識,請師一句。」師曰:「道士著黃甕裏坐。」問:「非時親觐,請師一句。」師曰:「對衆怎生舉?」曰:「據現定舉。」師曰:「放汝叁十棒。」曰:「過在甚麼處?」師曰:「罪不重科。」問:「如何是佛?」師曰:「麻叁斤。」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楚山頭倒卓。」曰:「出水後如何?」師曰:「漢水正東流。」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金州客。」曰:「用者如何?」師曰:「伏惟尚飨。」
  問:「車住牛不住時如何?」師曰:「用駕車漢作麼?」問:「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雲裏楚山頭,決定多風雨。」問:「海竭人亡時如何?」師曰:「難得。」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問:「文殊普賢來參時如何?」師曰:「趁向水牯牛欄裏著。」曰:「和尚入地獄如箭射。」師曰:「全憑子力。」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紙撚無油。」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楖栗木拄杖。」曰:「見後如何?」師曰:「窦入布衫。」問:「如何是佛?」師曰:「灼然谛當。」問:「萬緣俱息,意旨如何?」師曰:「甕裏石人賣棗圈。」問:「如何是洞山劍?」師曰:「作麼?」曰:「學人要知。」師曰:「罪過。」問:「乾坤休著意,宇宙不留心。學人只恁麼,師又作麼生?」師曰:「岘山亭起霧,灘峻不留船。」問:「大衆雲臻,請師撮其樞要,略舉大綱。」師曰:「水上浮漚呈五色,海底蝦蟆叫月明。」問:「正當恁麼時?文殊普賢在甚麼處?」師曰:「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曰:「意旨如何?」師曰:「一則不成,二則不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3】洞山曉聰禅師

  瑞州洞山曉聰禅師,遊方時在雲居作燈頭,見僧說泗州大聖近在揚州出現。有設問曰:「既是泗州大聖,爲甚麼卻向揚州出現?」師曰:「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後僧舉似蓮華峰祥庵主,主大驚曰:「雲門兒孫猶在。」中夜望雲居拜之。住後,僧問:「達磨未傳心地印,釋迦未解髻中珠。此時若問西來意,還有西來意也無?」師曰:「六月雨淋淋,寬其萬姓心。」曰:「恁麼則雲散家家月,春來處處花。」師曰:「腳跟下到金剛水際是多少?」僧無語。師曰:「祖師西來,特唱此事。自是上座不薦。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認影迷頭,豈非大錯?既是祖師西來特唱此事,又何必更對衆忉忉?珍重!」問:「無根樹子向甚麼處栽?」師曰:「千年常住一朝。」僧問:「如何是離聲色句?」師曰:「南贍部洲,北郁單越。」曰:「恁麼則學人知恩不昧也。」師曰:「四大海深多少?」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此去漢陽不遠。」曰:「磨後如何?」師曰:「黃鶴樓前鹦鹉洲。」問:「如何是佛?」師曰:「理長即就。」上堂:「教山僧道甚麼即得?古即是今,今即是古。所以楞嚴經道,松直棘曲,鹄白烏玄。還知得麼?雖然如是,未必是松一向直,棘一向曲,鹄便白,烏便玄。洞山道:這裏也有曲底松,也有直底棘,也有玄底鹄,也有白底烏。久立。」上堂。僧問:「學人進又不得,退又不得時如何?」師曰:「抱首哭蒼天。」僧無語,師曰:「汝還知缽盂鐼子落處麼?汝若知得落處,也從汝問。叁十年後,蓦然問著也不定。」
  上堂,舉寒山雲:「井底生紅塵,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兒,龜毛寸寸長。若要學菩提,但看此模樣。」良久曰:「還知落處也無?若也不知落處,看看菩提入僧堂裏去也。久立。」上堂:「春寒凝冱,夜來好雪,還見麼?大地雪漫漫,春風依舊寒。說禅說道易,成佛成祖難。珍重!」上堂:「晨雞報曉靈,粥後便天明。燈籠猶瞌睡,露柱卻惺惺。」複曰:「惺惺直言惺惺,曆曆直言曆曆。明朝後日,莫認奴作郎。珍重!」因事示衆:「天晴蓋卻屋,乘幹刈卻禾。早輸王稅了,鼓腹唱巴歌。」問:「德山入門便棒,猶是起模畫樣。臨濟入門便喝,未免捏目生花。離此二途,未審洞山如何爲人?」師曰:「天晴久無雨,近日有雲騰。」曰:「他日若有人問洞山宗旨,教學人如何舉似?」師曰:「園蔬枯槁甚,擔水潑菠棱。」師一日不安,上堂辭衆,述法身頌曰:「參禅學道莫茫茫,問透法身北鬥藏。余今老倒尪羸甚,見人無力得商量。唯有钁頭知我意,栽松時複上金剛。」言訖而寂,塔于金剛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4】洞山永孚禅師

  瑞州洞山永孚禅師,上堂:「棒頭排日月,木馬夜嘶鳴。」拈拄杖曰:「雲門木師來也。」卓一下,曰:「炊沙作飯,看井作褲。參!」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5】洞山擇言禅師

  瑞州洞山擇言禅師,僧問:「如何是十身調禦?投子下禅床立,未審意旨如何?」師曰:「腳跟下七穿八穴。」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6】洞山至幹禅師

  瑞州洞山至幹禅師,上堂:「洞山不會談禅,不會說道,只是饑來吃飯,困來打睡。你諸人必然別有長處,試出來盡力道一句看。有麼,有麼?」良久曰:「睦州道底。」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7】洞山子圓禅師

  瑞州洞山子圓禅師,上堂,有僧出抛下坐具。師曰:「一釣便上。」僧提起坐具。師曰:「弄巧成拙。」僧曰:「自古無生曲,須是遇知音。」師曰:「波斯入唐土。」僧大笑歸衆。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8】洞山自寶禅師

  瑞州洞山自寶禅師,上堂:「總恁麼風恬浪靜,那裏得來?忽遇洪波浩渺,白浪滔天。當恁麼時,覓個水手也難得。衆中莫有把柂者麼?」衆無對。師曰:「賺殺一船人。」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腰長腳短。」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9】洞庭慧月禅師

  蘇州洞庭翠峰慧月禅師,僧問:「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時如何?」師曰:「脫卻籠頭,卸卻角馱。」曰:「拶出虛空去,處處盡聞香。」師曰:「雲愁聞鬼哭,雪壓髑髅吟。」問:「和尚未見谷隱時一句作麼生道?」師曰:「步步登山遠。」曰:「見後如何?」師曰:「驅驅信馬蹄。」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0】洞溪戒定禅師

  嘉州洞溪戒定禅師,初問洛浦:「月樹無枝長覆蔭,請師直指妙玄微。」浦曰:「森羅秀處,事不相依。渌水千波,孤峰自異。」師于是領旨。住後,僧問:「蛇師爲甚麼被蛇吞?」師曰:「幾度扣門招不出,將身直入裏頭看。」有官人問:「既是清淨伽藍,爲甚打魚鼓?」師曰:「直須打出青霄外,免見龍門點額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1】洞岩可休禅師

  越州洞岩可休禅師,僧問:「如何是洞岩正主?」師曰:「開著。」問:「如何是和尚親切爲人處?」師曰:「大海不宿死屍。」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舉衣領示之。問:「學人遠來,請師方便。」師曰:「方便了也。」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2】兜率從悅禅師

  隆興府兜率從悅禅師,贛州熊氏子。初首衆于道吾,領數衲谒雲蓋智和尚,智與語,未數句盡知所蘊。乃笑曰:「觀首座氣質不凡,奈何出言吐氣如醉人邪?」師面熱汗下,曰:「願和尚不吝慈悲。」智複與語,錐劄之,師茫然,遂求入室。智曰:「曾見法昌遇和尚否?」師曰:「曾看他語錄,自了可也,不願見之。」智曰:「曾見洞山文和尚否?」師曰:「關西子沒頭腦,拖一條布裙,作尿臭氣,有甚長處?」智曰:「你但向尿臭氣處參取。」師依教,即谒洞山,深領奧旨。複谒智,智曰:「見關西子後大事如何?」師曰:「若不得和尚指示,洎乎蹉過一生。」遂禮謝。師複谒真淨,後出世鹿苑。有清素者,久參慈明,寓居一室,未始與人交。師因食蜜漬荔枝,偶素過門,師呼曰:「此老人鄉果也,可同食之。」素曰:「自先師亡後,不得此食久矣。」師曰:「先師爲誰?」素曰:「慈明也。某忝執侍十叁年耳。」師乃疑駭,曰:「十叁年堪忍執侍之役,非得其道而何?」遂饋以余果,稍稍親之。素問:「師所見者何人?」曰:「洞山文。」素曰:「文見何人?」師曰:「黃龍南。」素曰:「南匾頭見先師不久,法道大振如此。」師益疑駭,遂袖香詣素作禮。素起避之,曰:「吾以福薄,先師授記,不許爲人。」師益恭,素乃曰:「憐子之誠,違先師之記。子平生所得,試語我。」師具通所見。素曰:「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師曰:「何謂也?」素曰:「豈不見古人道,末後一句,始到牢關。」如是累月,素乃印可。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見。然子離文太早,不能盡其妙。吾今爲子點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師後嗣真淨,僧問:「提兵統將,須憑帝主虎符。領衆匡徒,密佩祖師心印。如何是祖師心印?」師曰:「滿口道不得。」曰:「只這個別更有?」師曰:「莫將支遁鶴,喚作右軍鵝。」問:「如何是兜率境?」師曰:「一水挼藍色,千峰削玉青。」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七凹八凸無人見,百手千頭只自知。」上堂:「耳目一何清,端居幽谷裏。秋風入古松,秋月生寒水。衲僧于此更求真,兩個猢狲垂四尾。」喝一喝。上堂:「兜率都無辨別,卻喚烏龜作鼈。不能說妙談真,只解搖唇鼓舌,遂令天下衲僧,觑見眼中滴血,莫有翻嗔作喜、笑傲煙霞者麼?」良久曰:「笛中一曲升平樂,算得生平未解愁。」上堂:「始見新春,又逢初夏。四時若箭,兩曜如梭。不覺紅顔翻成白首。直須努力,別著精神,耕取自己田園,莫犯他人苗稼。既然如是,牽犁拽杷,須是雪山白牛始得。且道鼻孔在甚麼處?」良久曰:「叱!叱!」上堂:「常居物外度清時,牛上橫將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綠,此情不與白雲知。慶快諸禅德,翻思範蠡謾泛滄波,因念陳抟空眠太華,何曾夢見?浪得高名。實未神遊,閑漂野迹。既然如此,具眼衲僧,莫道龍安非他是己好!」上堂:「無法亦無心,無心複何舍。要真盡屬真,要假全歸假。平地上行船,虛空裏走馬。九年面壁人,有口還如啞。參!」上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諸禅德,大小傅大士,只會抱橋柱澡洗,把纜放船,印板上打將來,模子裏脫將去。豈知道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玄妙門,跳出斷常坑,不依清淨界。都無一物,獨奮雙拳,海上橫行,建家立國。有一般漢,也要向百尺竿頭凝然端坐,洎乎翻身之際,舍命不得。豈不見雲門大師道,知是般事,拈放一邊,直須擺動精神,著些筋骨。向混沌未剖已前薦得,猶是鈍漢。那堪更于他人舌頭上,咂啖滋味,終無了日。諸禅客,要會麼?剔起眉毛,有甚難分明。不見一毫端,風吹碧落浮雲盡,月上青山玉一團。」喝一喝,下座。一日,漕使無盡居士張公商英按部過分甯,請五院長老就雲岩說法。師最後登座,橫拄杖曰:「適來諸善知識,橫拈豎放,直立斜抛,換步移身,藏頭露角。既于學士面前各納敗阙,未免吃兜率手中痛棒。到這裏不由甘與不甘。何故?見事不平爭忍得,衲僧正令自當行。」卓拄杖,下座。室中設叁語以驗學者:「一曰撥草瞻風,﹝瞻,清藏本、續藏本均作「擔」﹞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麼處?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叁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麼處去?」元祐六年冬,浴訖集衆,說偈曰:「四十有八,聖凡盡殺,不是英雄,龍安路滑。」奄然而化,其徒遵師遺誡,欲火葬捐骨江中。得法弟子無盡居士張公遣使持祭,且曰:「老師于祖宗門下有大道力,不可使來者無所起敬。」俾塔于龍安之乳峰,谥真寂禅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3】兜率慧照禅師

  隆興府兜率慧照禅師,南安郭氏子。上堂:「龍安山下,道路縱橫。兜率宮中,樓閣重疊。雖非天上,不是人間。到者安心,全忘諸念。善行者不移雙足,善入者不動雙扉。自能笑傲煙蘿,誰管坐消歲月?既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良久曰:「莫教推落岩前石,打破下方遮日雲。」上堂,舉拂子曰:「端午龍安亦鼓桡,青山雲裏得逍遙。饑餐渴飲無窮樂,誰愛爭先奪錦標。卻向幹地上劃船,高山頭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鐵旗。一盞菖蒲茶,數個沙糖粽。且移取北郁單越,來與南閻浮提鬥額看。」擊禅床,下座。上堂:「兜率都無伎倆,也學諸方榜樣。五日一度升堂,起動許多龍象。禅道佛法又無,到此將何供養?須知達磨西來,分付一條拄杖。」乃拈起曰:「所以道,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且道那個是賓句,那個是主句?若斷得去,即途中受用。若斷不得,且世谛流布。」乃抛下拄杖。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4】兜率志恩禅師

  南康軍兜率志恩禅師,上堂:「落落魄魄,居村居郭。莽莽鹵鹵,何今何古?不重己靈,休話佛祖。扭定釋迦鼻孔,揭卻觀音耳朵。任他雪嶺輥毬,休管禾山打鼓。若是本色衲僧,終不守株待兔。參!」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5】鵝湖大義禅師

  信州鵝湖大義禅師,衢州須江徐氏子。唐憲宗嘗诏入內,于麟德殿論義。有法師問:「如何是四谛?」師曰:「聖上一帝,叁帝何在?」又問:「欲界無禅,禅居色界,此土憑何而立?」禅師曰:「法師只知欲界無禅,不知禅界無欲。」曰:「如何是禅?」師以手點空。法師無對。帝曰:「法師講無窮經論,只這一點,尚不柰何。」師卻問諸碩德曰:「行住坐臥,畢竟以何爲道?」有對:「知者是道。」師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安得知者是乎?」有對:「無分別者是。」師曰:「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安得無分別是乎?」有對:「四禅八定是。」師曰:「佛身無爲,不墮諸數,安在四禅八定邪?」衆皆杜口。師卻舉順宗問屍利禅師:「大地衆生如何得見性成佛?」利曰:「佛性猶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因謂帝曰:「佛性非見必見,水中月如何攫取?」帝乃問:「何者是佛性?」師對曰:「不離陛下所問。」帝默契真宗,益加欽重。
  有一僧乞置塔,李翺尚書問曰:「教中不許將屍塔下過,又作麼生?」僧無對。僧卻問師,師曰:「他得大闡提。」元和十叁年歸寂。谥慧覺禅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6】鵝湖雲震禅師

  信州鵝湖雲震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阇黎不是」問僧:「近離甚處?」曰:「兩浙。」師曰:「還將得吹毛劍來否?」僧展兩手。師曰:「將謂是個爛柯仙,元來卻是摴蒲漢。」問:「如何是鵝湖家風?」師曰:「客是主人相師。」曰:「恁麼則謝師周旋去也。」師曰:「難下陳蕃之榻。」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7】鵝湖智孚禅師

  信州鵝湖智孚禅師,福州人也。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曰:「非但阇黎一人忙。」問:「虛空講經,以何爲宗?」師曰:「阇黎不是聽衆,出去。」問:「五逆之子,還受父約也無?」師曰:「雖有自裁,未免傷己。」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曰:「情知阇黎不柰何!」曰:「爲甚麼不柰何?」師曰:「未必小人得見君子。」問:「在前一句,請師道?」師曰:「腳跟下探取甚麼?」曰:「即今見問。」師曰:「看阇黎變身不得。」問:「雪峰抛下拄杖,意作麼生?」師以香匙抛下地。僧曰:「未審此意如何?」師曰:「不是好種,出去。」問:「如何是鵝湖第一句?」師曰:「道甚麼?」曰:「如何即是?」師曰:「妨我打睡。」問:「不問不答時如何?」師曰:「問人焉知?」問:「迷子未歸家時如何?」師曰:「不在途。」曰:「歸後如何?」師曰:「正迷在。」問:「如何是源頭事?」師曰:「途中覓甚麼?」問:「如何是一句?」師曰:「會麼?」曰:「恁麼莫便是否?」師曰:「蒼天!蒼天!」鏡清問:「如何是即今底?」師曰:「何更即今。」清曰:「幾就支荷。」師曰:「語逆言順。」師一日不赴堂,侍者來請赴堂。師曰:「我今日在莊吃油粢飽。」者曰:「和尚不曾出入。」師曰:「你但去問取莊主。」者方出門,忽見莊主歸謝和尚到莊吃油粢。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8】鄂州無等禅師

  鄂州無等禅師,尉氏人也。出家于龔公山,密受心要。出住隨州土門。一日谒州牧王常侍,辭退將出門,牧召曰:「和尚!」師回顧。牧敲柱叁下。師以手作圓相,複叁撥之,便行。後住武昌大寂寺。一日大衆晚參,師見人人上來師前道不審,乃謂衆曰:「大衆適來,聲向甚麼處去也?」有一僧豎起指頭。師曰:「珍重。」其僧至來朝上參,師乃轉身面壁而臥,佯作呻吟聲曰:「老僧叁兩日來,不多安樂。大德身邊有甚麼藥物,與老僧些。」小僧以手拍淨瓶曰:「這個淨瓶甚麼處得來?」師曰:「這個是老僧底。大德底在甚麼處?」曰:「亦是和尚底,亦是某甲底。」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