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住此三昧说降伏四魔之真言,金刚戏者,以佛之降伏四魔,乃佛之神通游戏之一端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说降伏四魔解伏六趣满足一切智智金刚字句。”其金刚字句为&DF-8740;&DF-877A;&DF-876A;&DF-87A4;&DF-8779;之五字。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为无著所造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之注释书,与唐代义净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系同本异译。然无着别造有隋代达磨笈多所译之金刚般若论(又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二卷或三卷),故本书所注释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传为无著所造,恐系二者混淆之误传。[开元释教录卷六、卷七、卷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八]
(书名)有二部:一为二卷,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三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
(术语)谓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第一成身会之曼陀罗也。见九会曼荼罗条。
(菩萨)金刚菩萨也。菩萨摩诃萨是大士之通称。
出北凉录
序品第一。佛于灵山,先说大乘一味真实法,即入金刚三昧,阿伽陀比丘说偈赞叹。无相法品第二。佛从三昧起,更宣一味法,解脱菩萨,更请为末世众生,宣说入一味法。无生行品第三。心王菩萨问得无生忍义。本觉利品第四。无住菩萨问转入暗摩罗义。入实际品第五。大力菩萨问答。真性空品第六。舍利弗问答。如来藏品第七。梵行长者问答。总持品第八。地藏菩藏问答,并嘱阿难受持。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见金刚寿命经条。
全一卷。全称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又作佛入涅槃哀恋经、力士哀恋经。前秦(351~431)年间所译,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乃叙述佛将入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而悲哀懊恼,赞叹如来犹如生死大海中之大船师,却将舍彼等而入寂,哀恋不已以致昏厥,是时大地震动,山崩星落,四方火起;后由帝释制止,佛遂宣说(大一二·一一一七下)“诸行无常,无得住者,不可体信,是变易法”等语。
(经名)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之略名。
虚空无垢持金刚,梵名Gagana^mala -vajradhara ,音译哦哦娜摩罗缚日啰汰洛;西藏名Rdo-rje-h!dsin nam-mkhah! dri-ma-med-pa 。又称虚空无垢执金刚菩萨。为密教大日经说会曼荼罗内眷属十九执金刚之一。此尊持大日如来金刚智印,表“五转”中“因”之德,亦即菩提心体;以菩提心体离一切烦恼戏论,净如虚空,故称虚空无垢。又为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东边第一位之菩萨,密号离染金刚。种子为傆(hu^m!)。形像为身呈肉色,右手屈臂仰掌,指端向右;左手竖拳,持独股杵,置于左胸前,面向右方,坐于赤莲花上。[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疏卷一、诸说不同记卷四、胎藏界七集卷上]
为密教教主大日如来在广大金刚法界宫说法时,与会之十九执金刚之一。此尊具足五转之德,因其以法身如来究竟如实之智,住于一切佛之平等性,故得此名。所谓平等性,于密教中,即指“豙(阿)字本不生之理”。据大日经疏卷一载,此尊住于一切佛之平等性,而因果、自他、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入此如实智之中,皆得究竟平等,无有差别。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但有一咒,降伏诸天宿曜,无余仪轨。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天台智者大师说
法譬标名,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经正体。约实相慧,行无相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因,诸相非相,是果。此之因果,同约实相为宗,破诸相惑,显出功能,亦自无滞,即力用也。教相可知,三分亦易可知。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
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之异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