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993 条与“”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35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707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安定 八定 必定 壁定 不定 差定 禅定 超定 彻定 痴定 出定 大定 得定 定宾 定琛 定答 定法 定妃 定根 定弓 定光 定慧 定戒 定聚 定空 定窟 定力 定潋 定侣 定论 定满 定门 定名 定命 定判 定散 定善 定身 定寿 定水 定西 定相 定香 定心 定性 定学 定业 定异 定意 定印 定蕴 定障 定者 定智 定钟 法定 风定 观定 光定 广定 赫定 慧定 火定 寂定 见定 戒定 净定 具定 决定 开定 楷定 空定 口定 枯定 灭定 念定 起定 人定 如定 入定 三定 善定 十定 水定 四定 味定 邪定 心定 修定 意定 印定 正定 住定 边际定 不定地 不定观 不定教 不定聚 不定名 不定心 不定性 不定业 不定因 不动定 不决定 不系定 禅定藏 禅定境 禅定窟 禅定门 禅定寺 出定相 初禅定 从定寤 大悲定 大寂定 调直定 定别因 定额寺 定共戒 定光佛 定国寺 定果色 定慧寺 定静虑 定觉分 定觉支 定量论 定林寺 定盘星 定善义 定上座 定胜行 定受业 定无表 定无色 定心所 定异因 定资粮 法光定 法界定 非定法 缚定印 根本定 共不定 光明定 海印定 恒沙定 火光定 健行定 戒定慧 金刚定 近分定 九次定 决定地 决定思 决定心 决定信 决定性 决定业 决定智 决定住 楷定记 楷定疏 刊定记 空处定 六决定 马定波 灭尽定 明得定 明增定 那伽定 女人定 七定具 如不定 入定佛 入定瑞 入定相 入定印 三定聚 三种定 刹那定 深禅定 生不定 生得定 识处定 世间定 水火定 四不定 四禅定 四定记 四净定 四空定 四修定 四种定 托定寺 威德定 未到定 未至定 我慢定 无碍定 无间定 无漏定 无想定 无心定 无诤定 贤守定 邪定聚 邪性定 性决定 修禅定 一向定 印顺定 有动定 有漏定 有喜定 欲界定 正定聚 正定业 中间定 住定相 住定异 拙火定 八定根本 悲无量定 必定菩萨 不定地法 不定法聚 不定受业 不定心等 不定心所 不定性聚 不定有六 不定止观 不定种性 不定主义 不共不定 禅定法界 禅定坚固 常盘大定 出定善巧 出世间定 慈无量定 大定智悲 大印身定 道定二戒 谛顺忍定 定别能作 定不定业 定不四业 定道品法 定等觉支 定共俱定 定光佛手 定光如来 定慧等持 定慧二乘 定聚所摄 定趣正觉 定散二善 定散二心 定散自力 定散自心 定生喜乐 定所行色 定所引色 定为上首 定心念佛 定心三昧 定性二乘 定性菩萨 定性声闻 定性缘觉 定学有四 定障麤重 多闻决定 多诸定乐 堕决定记 二决定义 二无心定 法法自定 法界定印 分位决定 佛部定印 父母不定 共不定过 共乐生定 共舍生定 共喜生定 会者定离 集福王定 迦叶入定 金刚灭定 金刚喩定 金刚喻定 净定四种 境本定身 九次第定 决定藏论 决定而得 决定发心 决定三业 决定声闻 决定胜满 决定受业 决定行地 决定修作 决定义经 决定于齐 堪任决定 苦乐不定 老少不定 乐共俱定 乐受定有 领受定异 六不定过 六种决定 弥陀定印 灭受想定 念为定依 女子出定 七种定名 入定次第 入定善巧 入定作论 三决定业 舍共俱定 舍无量定 摄止正定 身定喜忘 深禅定乐 生处不定 生死定量 十遍处定 十种决定 首楞严定 寿量不定 寿量决定 受身不定 顺不定业 顺定受业 顺胜分定 顺退分定 顺住分定 四禅八定 四根本定 四空处定 四无色定 四种定学 随类不定 退定多种 外缚定印 往生一定 唯识心定 闻声起定 问事不定 无不定心 无色界定 无上想定 无想心定 无学定蕴 无学正定 喜共俱定 喜无量定 贤善定相 相违决定 想知灭定 邪性定聚 形量定异 修定三障 修定寺塔 修治定道 虚空处定 学定坚固 有待不定 有顶定想 有法之定 有上想定 遇声出定 再三审定 正定法迹 正定为八 正性定聚 住定菩萨 尊亲不定 佐伯定胤 作业决定 不共不定过 不决定发心 不虚行决定 禅定波罗蜜 处无心定证 大乘光明定 定慧相资歌 定慧云禅师 定门十六尊 定散自利心 定无所从来 定性喜乐地 定业不定业 定业亦能转 定有法三种 堕决定加行 二定有别证 发心堕决定 古今楷定释 广显定意经 护养定资粮 即时入必定 见天定趣生 决定安住心 决定成佛集 决定往生集 决定以遮遮 决定总持经 空无边处定 莲华部定印 灭尽定无为 入定意三昧 入决定方便 入如其像定 入正定聚益 入正性决定 三种定业轮 色无边处定 沙门今定非 识无边处定 受异熟决定 顺不定受业 顺决择分定 四报定不定 四种检行定 太子习定处 同品定有性 闻名得定愿 无觉少观定 无觉无观定 无所有处定 无相界定想 系念定生愿 现生正定聚 邪性定法聚 一切法定异 一切如来定 有觉有观定 正性定法聚 种姓堕决定 住定供佛愿 住定见佛愿 住正定聚愿 自性戒定慧 作重业决定 不定不制不息 不定心及定心 禅定十种利益 初静虑定建立 定分相续转变 定慧超信禅师 定慧法本禅师 定林惠琛禅师 定山神英禅师 定山惟素山主 定心别时念佛 定心与不定心 定中独头意识 定州善崔禅师 定自在所生色 洞溪戒定禅师 二无心定同异 二缘入无相定 佛说决定义经 虎跑定慧寺志 华严经刊定记 决定成就真言 乐因非不决定 流转还灭定异 妙观察智定印 轻安唯在定有 清净静虑等定 入定不定印经 三种堕决定位 三种堕于决定 善制善定善息 十二种不定地 十二种非定地 四种心定心住 未堕决定菩萨 无漏静虑等定 五处定所应作 五处决定应作 五种定相违法 五种任持定法 西川定慧禅师 襄州定慧禅师 修定为得智见 修定为尽诸漏 业有五种决定 已堕决定菩萨 诸行空性决定 诸行苦性决定 诸行无常决定 诸行无我决定 不定性聚有二种 禅定力不可思议 成具光明定意经 第二静虑定建立 第三静虑定建立 第四静虑定建立 定异差别有多种 繁兴永处那伽定 非定受现法果业 非想非非想处定 非有想非无想定 佛说决定总持经 极微细定所生色 戒定慧解脱知见 金刚喩定解脱道 俱品一分转不定 决定正向三菩提 六门教授习定论 六现观依定分别 妙法决定业障经 灭尽定独名解脱 普贤菩萨定意经 七种行令心得定 入金刚问定意经 三种住定不定因 识无边处定建立 释金刚经刊定记 四不定假实分别 四不定三断分别 四不定三界分别 四不定三性分别 四不定三学分别 四不定受俱分别 四不定下上相起 四不定下上相缘 同分异全不定过 文定胡安国居士 无色界决定无色 无所有处定建立 相违决定不定过 邪性定聚有二种 一切如来必定印 在心在缘在决定 正念正定为定蕴 正性定聚有二种 重定授菩萨戒法 诸教决定名义论 阿赖耶识定有八证 爱味相应静虑等定 安住种姓堕于决定 八识自性非定一异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不虚修行堕于决定 常定一境修习不净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 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定受业与不定受业 定中取声有二种取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无心定无想异熟 二无心定由三缘生 发菩提心堕于决定 金刚喩定说有多种 俱品一分转不定过 决定藏论(三卷) 灭尽定中识不离身 菩萨不能入灭尽定 入灭定时灭三种行 入灭尽定出灭尽定 入灭尽定识不离身 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上界心所几定俱生 十千日光三昧定经 四不定相应不相应 四种入定退定差别 退定入定四种差别 为性不能决定任持 无相心定出离舍根 无想天没定生欲界 心心所法于三事定 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修定能证胜分别慧 修定能证殊胜智见 修定能证现法乐住 修定能证诸漏永尽 修定为得现法乐住 虚空无边处定建立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一切如来必定法印 异生不能入灭尽定 因依诸定蠲除四轭 永断一法定得不还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欲界心所几定俱生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超定加行与超定成满 定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法性法住法定法如性 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静虑定与无色定差别 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三学(戒、定、慧)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 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 无想定与无想事差别 习定苾刍自害证果处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依他起自性非定有无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地等定与地等遍处差别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光明定定难差别十一种 静虑能入现观非无色定 决定受业能障阿罗汉果 三位定异熟业极作障碍 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 施从灭定起者必得现果 四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 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意不与四不定心所相应 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中有色生因缘及定有理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住定极久不能过七昼夜 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 定 (samadhi) 佛说决定毗尼经(一卷) 回向菩提声闻是不定种姓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灭尽定与地想定四义不同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释金刚经刊定记(七卷)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八随烦恼定与诸染污心相应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一卷) 佛转法轮有四处定二处不定 静虑中间及未至定可依尽漏 三业能引增上生决定胜分别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不定过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无余涅盘定不定姓所证有别 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 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 四智心品见分等定有相分不定 决定,决意,受持,依处,摄持 能于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 入出息念能治缘三世境障定寻伺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上中下合卷) 流转苦中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 有序) 诸业时分定不定与异熟定不定四句分别 法通(梁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僧镜(宋下定林寺)[《高僧传》卷七] 僧柔(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僧远(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超辩(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二] 道嵩(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二] 法献(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三]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慧弥(梁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十二] 道慎(齐邺下定国寺)[《续高僧传》卷八] 普化(唐真定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僧副(梁钟定林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昙摩密多(宋上定林寺)[《高僧传》卷三] 德富(保定兴圣寺)[《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法称(隋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三十] 法令(梁钟山上定林寺)[《续高僧传》卷五] 明浚(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 有武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僧凤(唐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僧朗(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智凯(唐京师定水寺)[《续高僧传》卷三十] 智凝(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慧瓒(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靖玄(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灵璨(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僧定(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昙迁(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贞辩(后唐定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智梵(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定光(唐成都福感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怀空(唐安陆定安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慧欢(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慧悟(唐京兆禅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静端(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灵干(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明准(唐长安禅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四卷)(一名入金刚问定意) 童真(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义玄(唐真定府临济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祖儞(苏州嘉定净信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定兰(唐成都府福感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觉朗(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石藏(唐定州大像山定真院)[《宋高僧传》卷第十] 惟忠(唐成都郫县法定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贤劫经(十卷 亦名绠陀劫三昧经。晋曰贤劫定意。)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613】坚固

  五五百年之一。又称禅定坚固。佛陀入灭后,以五百年为一期,分五期以区分佛法盛衰之状态,称为五五百年。其中,第二之五百年中,修禅定之人甚多,故称学定坚固、禅定坚固。[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参阅“五五百年”1065)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14】有待不

  (术语)有待之身,无常也。

法相辞典 【615】有顶

  杂集论一卷九页云:有顶定想者:谓彼想不明利;不能于境图种种相;故名无相想。 - 朱芾煌

阿含辞典 【616】有法之

成就定之法,如十善业或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心)。 - 庄春江居士编

法相辞典 【617】有上想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卽此一切缘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618】遇声出

瑜伽六十三卷九页云:复有补特伽罗、已得离欲。从定起已;或于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而转。或于一时,不相间杂。若遇声缘,从定而起;与定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卽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非取声时,卽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 - 朱芾煌

阿含辞典 【619】再三审

再三确认。 - 庄春江居士编

法相辞典 【620】法迹

集异门论七卷六页云: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令心住,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迹者、谓卽正定,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为正定法迹。 - 朱芾煌

阿含辞典 【621】为八

即「正定为第八项」,参看「正定」、「八圣道」。 - 庄春江居士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22】正性

  (术语)三圣之一。

法相辞典 【623】正性

俱舍论十卷十八页云: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定者、谓圣。圣、谓已有无漏道生,远诸恶法;故名为圣。获得毕竟离系得故,定尽烦恼;故名正定。诸已获得顺解脱分者,亦定得涅盘;何非正定?彼后或堕邪定聚故。又得涅盘,时未定故。非如预流者,极七返有等。又彼未能舍邪性故,不名正定。
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五页云:云何正性定聚?答:学无学法。 - 朱芾煌

佛学大词典 【624】菩萨

  指百劫修三十二相之菩萨。又作真实菩萨。菩萨经三阿僧祇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大劫中修三十二相妙果之福业,以至成佛。其中,于百大劫修行阶段之菩萨,即称为住定菩萨。住定菩萨住于六种之决定,即:(1)善趣定,定生于人、天等善趣。(2)生贵家定,定生于婆罗门、刹帝利、巨富、长者等尊贵之家。(3)具根定,身体定无残缺。(4)男定,定生为男子。(5)念定,常忆念宿命。(6)坚固定,常行善事,不因迫害而屈服,亦不生厌倦。[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俱舍论卷十八、杂阿毗昙心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四十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25】菩萨

  (术语)菩萨既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尚修百大劫间可感三十二相妙果之福业。其百大劫之间谓之住定。住定者,居住于六种之决定也:一定生于善趣,二定生于贵家,三定六根具足,四定生为男子,五定得宿命通,六定所作之善事坚固而不退屈。杀害此菩萨一者,则犯类似之五逆罪也。见俱舍论十八。

法相辞典 【626】菩萨

  俱舍论十八卷六页云:如上所言住定菩萨,为从何位,得住定名?彼复于何,说名为定?颂曰:从修妙相业,菩萨得定名。生善趣贵家,具男念坚固。论曰:从修能感妙三十二大丈夫相异熟果业,菩萨方得立住定名。以从此时,乃至成佛,常生善趣及贵家等。生善趣者,谓生人天。趣妙可称,故名善趣。于善趣内,常生贵家。谓婆罗门,或剎帝利,巨富长者大婆罗门家。于贵家中,根有具缺。然彼菩萨,恒具胜根。恒受男身。尚不为女;何况有受扇搋等身。生生常能忆念宿命。所作善事,常无退屈。谓于利乐有情事中,众苦逼身,皆能堪忍。虽他种种恶行违逆,而彼菩萨,心无厌倦。如世传有无价驮婆,当知此言目彼菩萨。由彼大士,虽已成就一切殊胜圆满功德;而由久习无缘大悲,任运恒时系属他故;普于一切有情类中,以无慢心,皆摄同己。或常观己,如彼仆使。故于一切难求事中,皆能堪忍;及于一切劳迫事中,皆能荷负。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627】尊亲不

如生不定中说。 - 朱芾煌

佛学大词典 【628】佐伯

  (1867~1952)日本法隆寺第一○三代别当(掌管一山之寺务者)、法相宗管长。幼名角二郎。明治十年(1877)七月出家于法隆寺,十三年,就学于奈良教校,师事京都泉涌寺佐伯旭雅,修习俱舍、唯识、因明等。三十六年九月住持法隆寺。大正十三年(1924)曾任中国庐山世界佛教大会会长。次年十一月为东京增上寺之东亚佛教大会议长。曾刊行昭和会本维摩经义疏、昭和会本胜鬘经义疏、胜鬘经讲赞、新导成唯识论等书。亦曾于东京之帝国大学及京都之龙谷大学等开讲唯识学。昭和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示寂,享年八十六

。师曾再兴法相学(以明治维新之废佛毁释而衰微),并护持法隆寺,功绩卓著。其著作尚有圣德太子三经义疏、唯识三类境义本质私记、法相宗要、胜鬘经抄、法相宗之教义,及日译之瑜伽师地论(国译大藏经论部)等书。

法相辞典 【629】作业决

  杂集论七卷十四页云:作业决定者: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故?应造此业,期限决定故;终不越限,必造此业。乃至诸佛世尊大神通力,亦不能为障,令其不造。随因决定力,果相续转变故。 - 朱芾煌

佛学大词典 【630】不共不

  因明用语。六不定之一,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一。指因三相中缺第二相,遂致同时不通于同品与异品之过失。相当九句因中之第五句“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因明入正理论中,举声论师对佛弟子提出“声为常(宗,即命题),以所闻性故(因,即理由),如虚空(同喻),如瓶(异喻)”之论式。其中,同喻与异喻二者皆非所闻之性,即同品与异品皆与因隔绝,且声之常、无常二品外,更无余法之所闻性,故此因为犹豫不定之因,既不决定所立之常,亦不成就异品之无常,即成不共不定过。[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参阅“三十三过”  513、“六不定过”1253、“因十四过”2271)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