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条与“”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36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584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八佛 白佛 拜佛 谤佛 报佛 本佛 称佛 成佛 大佛 法佛 佛嶴 佛宝 佛钵 佛部 佛藏 佛剎 佛乘 佛道 佛德 佛地 佛殿 佛顶 佛发 佛罚 佛法 佛佛 佛阁 佛供 佛骨 佛光 佛国 佛果 佛海 佛号 佛吼 佛护 佛华 佛化 佛画 佛会 佛慧 佛迹 佛记 佛家 佛见 佛教 佛戒 佛界 佛经 佛境 佛具 佛龛 佛口 佛力 佛陇 佛门 佛灭 佛鸣 佛魔 佛母 佛奴 佛七 佛器 佛钱 佛曲 佛日 佛刹 佛山 佛舍 佛身 佛师 佛使 佛世 佛事 佛室 佛寿 佛授 佛书 佛树 佛说 佛塔 佛坛 佛檀 佛堂 佛天 佛田 佛图 佛土 佛陀 佛位 佛物 佛现 佛像 佛心 佛星 佛性 佛学 佛牙 佛眼 佛因 佛音 佛印 佛莹 佛语 佛缘 佛愿 佛月 佛赞 佛葬 佛哲 佛智 佛种 佛子 佛宗 佛祖 供佛 古佛 骨佛 观佛 灌佛 号佛 后佛 化佛 活佛 迹佛 见佛 金佛 净佛 腊佛 理佛 秘佛 魔佛 木佛 内佛 念佛 七佛 千佛 前佛 绕佛 濡佛 入佛 三佛 生佛 诗佛 十佛 石佛 四佛 叹佛 五佛 洗佛 笑佛 心佛 信佛 行佛 性佛 绣佛 选佛 一佛 因佛 印佛 应佛 玉佛 浴佛 圆佛 缘佛 愿佛 赞佛 折佛 真佛 支佛 值佛 诸佛 砖佛 作佛 阿■佛 八佛顶 谤佛经 宝积佛 宝髻佛 宝生佛 抱佛脚 本初佛 本性佛 辟支佛 鞞佛略 别念佛 不动佛 常念佛 陈佛子 成佛寺 成佛塔 持佛堂 大禅佛 大佛顶 大佛寺 大念佛 大势佛 诞生佛 灯明佛 底沙佛 地念佛 定光佛 多宝佛 二佛身 二佛土 二佛性 法界佛 法身佛 分证佛 佛钵印 佛布施 佛部主 佛藏经 佛乘戒 佛出世 佛大先 佛诞日 佛地经 佛地罗 佛弟子 佛顶面 佛顶坛 佛顶业 佛顶印 佛顶咒 佛顶尊 佛法藏 佛法僧 佛宫寺 佛骨宗 佛光寺 佛国记 佛国寺 佛话经 佛窟寺 佛腊日 佛灭度 佛灭日 佛名会 佛名经 佛母经 佛母院 佛三密 佛三语 佛桑花 佛丧花 佛舍利 佛身力 佛神通 佛生国 佛生会 佛生日 佛世界 佛世尊 佛事门 佛手岩 佛树王 佛树牙 佛四德 佛随念 佛图澄 佛图户 佛图寺 佛驮什 佛驮耶 佛陀里 佛陀什 佛围陀 佛五姓 佛香阁 佛心印 佛心宗 佛性戒 佛性论 佛学院 佛牙节 佛牙史 佛牙寺 佛言量 佛岩山 佛眼法 佛眼供 佛眼派 佛眼印 佛眼咒 佛眼尊 佛医经 佛影窟 佛语经 佛语心 佛磔手 佛证净 佛知见 佛种姓 佛种性 佛种族 佛足石 佛祖会 弗沙佛 高佛顶 高念佛 歌念佛 挂大佛 观佛经 观行佛 灌佛会 灌佛偈 灌佛经 灌佛斋 广赞佛 归依佛 果头佛 过去佛 欢喜佛 绘佛师 迦叶佛 甲念佛 见在佛 金铜佛 究竟佛 九佛事 觉卧佛 空王佛 理佛性 理即佛 六即佛 楼至佛 略赞佛 满成佛 明佛论 南无佛 念持佛 念佛禅 念佛观 念佛镜 念佛门 念佛者 念佛宗 涅槃佛 暖佛节 裴佛略 毗佛略 七佛经 千佛洞 千佛山 千佛岩 千尊佛 然灯佛 燃灯佛 饶王佛 如如佛 如意佛 入定佛 三佛顶 三佛身 三佛土 三佛陀 三佛性 三佛语 三佛子 三昧佛 三千佛 三十佛 三世佛 三尊佛 善寂佛 身泥佛 声佛事 胜佛顶 胜观佛 尸弃佛 十二佛 十佛名 十三佛 十斋佛 十种佛 四佛土 四种佛 胎内佛 叹佛偈 啼哭佛 天真佛 通佛教 通念佛 万佛寺 万佛堂 维卫佛 卧佛寺 无称佛 无动佛 无光佛 无相佛 无缘佛 五佛顶 五佛色 五佛性 五佛子 五佛座 香积佛 行佛性 选佛场 选佛图 严佛调 盐水佛 药师佛 一佛乘 一佛土 一日佛 因地佛 隐念佛 踊念佛 玉佛寺 浴佛会 浴佛偈 御佛名 圆佛教 月面佛 赞佛乘 赞佛偈 真佛颂 真佛土 真佛子 支佛地 值佛难 诸佛顶 诸佛家 诸佛经 竺佛调 竺佛念 竺佛朔 住持佛 自心佛 作佛事 阿閦鞞佛 阿閦佛法 阿閦佛经 阿閦婆佛 阿弥陀佛 阿提佛陀 阿惟三佛 闇室念佛 八大佛顶 八恒值佛 八十八佛 巴利佛教 把土坌佛 白伞佛顶 百佛名经 百心成佛 百丈佛图 拜佛修斋 般若佛母 北传佛教 北方佛教 本来成佛 辟支佛乘 辟支迦佛 别时念佛 不丹佛教 不断光佛 不共佛法 不了佛智 部派佛教 藏师七佛 草木成佛 阐提成佛 常随佛学 超佛越祖 称名念佛 称檀德佛 成佛得道 成佛得脱 成佛时期 成正觉佛 出佛身血 除障佛顶 摧碎佛顶 嵯峨念佛 大乘佛教 大方广佛 大佛禅寺 大佛顶法 大佛顶经 大佛顶咒 大谷石佛 大光明佛 大力广佛 大念佛寺 丹霞烧佛 得佛法分 灯节佛供 顶光化佛 定光佛手 定心念佛 多罗佛钵 二乘成佛 二乘作佛 二佛并坐 二佛中间 二种佛境 二种佛土 发生佛顶 法佛无二 非情成佛 非心非佛 废佛毁释 佛澳和尚 佛般涅盘 佛棒之争 佛本行经 佛本之争 佛部定印 佛部真言 佛成道日 佛传典籍 佛慈护印 佛诞生会 佛道声闻 佛道之争 佛的称号 佛地经论 佛典释例 佛法六名 佛法寿命 佛法死人 佛法无边 佛法真如 佛凡一体 佛佛授手 佛缚法缚 佛光精舍 佛光山寺 佛光王子 佛后普贤 佛化身三 佛欢喜日 佛慧初心 佛降生像 佛教壁画 佛教辞典 佛教大系 佛教大学 佛教梵语 佛教改革 佛教教典 佛教教理 佛教教旗 佛教教制 佛教刊物 佛教历法 佛教入传 佛教诗歌 佛教诗人 佛教史书 佛教文库 佛教文学 佛教舞蹈 佛教医术 佛教仪礼 佛教遗迹 佛教艺术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义 佛具九恼 佛具十身 佛觉三昧 佛口蛇心 佛篱祖室 佛立三昧 佛灭年代 佛魔一如 佛母加持 佛母明王 佛母准提 佛涅槃忌 佛菩萨位 佛日茶篮 佛日豆爆 佛三不能 佛三身赞 佛十地经 佛十力经 佛十宿缘 ▲ 收起
佛学大词典 【631】

  梵语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毗富罗。意为方广、广大、广博、广破、广解、广普、无比等。又称大方广、大方等。为九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十二部经)之一。指佛之言教中,语正而言多者,或理正而义备者;即广说诸法之义。后将大乘方广经、方等经称毗佛略。南本涅槃经卷十四(大一二·六九四上):“何等名为毗佛略经?所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是名毗佛略。”[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参阅“方等”1441)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32】

  (术语)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毗富罗。十二部经之第十。译曰方广经。称方正广大之经典。小乘之长阿含经,大乘之华严法华等诸经是也。若对于小乘,则一切之大乘经悉为方广经。大乘义章一曰:“毗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若依小乘,诸正为方,言多曰广。”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毗佛略,此云方广。”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毗富罗法界。”然智度论三十三曰:“广经者,名摩诃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经。”是上所谓毗佛略,即方广经,称为摩诃衍,译曰广经。毗佛略,译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经。然他经论,未曾有经之梵名为阿浮达磨。二者相异,应考。

翻译名义集 【633】

  此云方广。妙玄云:此从所表为名,方广之理。正理为方,包富名广。 - 宋·普润法云

佛学大词典 【634】

  全一卷。宋代法天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共有五本异译,内容颇似释迦传,为七佛之传记,载有其氏族姓字等,后尤详载毗婆尸佛之事迹。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35】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记过去七佛教化之相。比增一阿含不善品稍详。

佛学大词典 【636】

  (一)甘肃敦煌县东南有鸣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共三寺,俗称上寺、中寺、下寺)。寺旁石室甚多,旧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相传始建于苻秦建元二年(366),现存最早之洞窟,其开凿年代应为北凉(五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始终建造不辍,保存至今者总计四九二窟。中有壁画,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平方公尺,彩塑达二千四百多尊。全部壁画分为佛经故事与佛像两大类,并绘出耕作、婚丧、医卜等生活情状,反映出中国由五、六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之发展情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拟加修葺,扫除砂砾,发现一室为书库(此室外有复壁,至其倾坏,始知为书库)。内藏书籍、碑版及其他美术品甚富,而佛经尤多,且多为唐人之手写本,盖系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者。光绪三十三年,英人史坦因(M.  AurelStein)至此地搜罗写本、图画、绣品等三十余箱而去,陈列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法人伯希和(Paul  Pelliot)继之,运藏巴黎国家图书馆者至千余卷之多。迨民国十九年(1930),始为我政府所闻,前往搜求,举所剩余物,悉运至京师图书馆,而精好者已丧失殆尽。书库内之书籍、经卷与碑版中,宗教方面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各教之记载;文字方面,有汉文、法卢文、回鹘文、康居文、

古和阗文、龟兹文、西藏文等。其内容,上自经史正典,下至里巷小说、小曲曲谱之流,无不兼容并蓄,不仅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之佛教艺术宝库,亦为我国文化之珍贵宝藏。(参阅“敦煌石窟”4964)



  (二)指河北房山县石经山之石经洞,亦称千佛洞。(参阅“石经”2134)

  (三)指龟兹千佛洞。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之东五十公里,即木札特河之北岸,东西绵延二公里,共有石窟三群及二百多座石洞,开凿年代由四世纪迄八、九世纪。此处石窟以长方形洞窟居多,乃仿自印度支提堂而建造。佛像大多为塑造,壁画之色彩十分鲜艳,以粉红、黄、白绿、鲜蓝为主。壁画之内容除以佛教

为主题外,尚掺杂世俗之人物、风俗、装饰、花纹等形态,大多受印度犍陀罗、希腊、波斯萨桑等壁画风格之影响。以佛教为主题之壁画,多以佛传及本生图为重点,如说法图、涅槃图、荼毗图、分舍利图及灯明王本生、舍身饲虎图等,此为龟兹壁画之最大特色。



  (四)指吐鲁番之贝沙克鲁克千佛洞。贝沙克鲁克,意为“具有美丽装饰之房屋”,开凿于流经火焰山山麓之木头沟河西岸断崖上,连同上游之石窟,共有五十七窟。此处石窟大都开凿于九、十世纪,洞窟形式多模仿龟兹之长方洞及方形洞。壁画多半描绘授记之誓愿图,及各种变相图。此外,有以供养者自居之维吾儿贵族、摩尼

教圣者、景教教徒之壁画,内容极富变化,一般通称为回纥样式,深具艺术价值。

  (五)指库车附近之库木吐喇千佛洞。与龟兹洞窟同享盛名,约有一百座石窟寺院,其中大部分为开凿于七世纪之方形窟,窟顶饰以库车特有之孔雀羽状圆盖,周围并列置模仿印度三段屈法塑造之菩萨群像。洞中多为中国

样式佛像,衣裳飘扬、姿态自然,充分显出唐画之精湛技巧。壁画之主题,有大画面之经变图,及中国式之山水图等,尤以涅槃洞、飞天洞及金翅鸟洞最具代表性。至于中国式壁画之

制作年代,分别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武宗会昌三年(843)、昭宗乾宁元年(894)。

  此外,尚有位于库车东方之辛辛千佛洞,及北方之库兹卡哈千佛洞(约四十窟),其壁画和塑像多为西域及中国样式之风格。

佛学大词典 【637】

  位于山东济南城南。山壁凿有凸形佛像,大小不下千余,故有此称。原名历山,相传昔时虞舜曾于此耕作,故又称舜耕山。山腰庙宇甚多,间有亭台,在此远眺黄河,俯瞰省城,历历在目,为邑境名胜之一。千佛山入山处有一座牌坊,从牌坊登山则是兴国寺(兴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在山上开凿石窟,刻造佛像千余尊,经千余年来,所造之像已多数风化,寺

中之悬岩犹有几十尊,面目依稀可辨。千佛山黄石崖另有几处北魏石窟造像,及一尊唐代之巨大石佛,极具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佛学大词典 【638】

  位于四川宜宾北郊岷江南岸翠屏山。山势小巧秀丽,妩媚清幽。拾级登山,松柏夹道;绿柳幽篁,橙林橘苑,一片葱郁。楼亭池阁,起伏错落,点缀其间。古翠屏书院位于山腰,有鼓亭,“翠屏晚钟”为宜宾八景之一。北宋诗人黄庭坚于元符年间谪居宜宾时,有“山绕楼台钟鼓晚”之诗句写景。千佛岩(又称千佛台)即位于书院不远处,刻浮雕小佛像五百四十六尊,造像端庄浑厚,传为唐宋间所凿。登临峰顶,但见两江环抱城郭,群山叠翠,白帆点点,烟波浩渺,无限景色。

佛学大词典 【639】千尊

  即指造佛供养时,将同样大小之佛像并排绘画或雕刻之。印度、西域之石窟寺壁面上即有无数同型佛像并排着,俗称千佛洞。台湾佛教亦有此风,高雄佛光山大雄宝殿、大悲殿、台中雾峰万佛寺等地即有此类佛像。此外,一般寺院日课时之常念同一佛号,其意义与千尊佛相同。

佛学大词典 【640】然灯

然灯,梵名Di^pam!kara  ,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燃灯佛、普光佛、锭光佛。为于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成道记前别之佛。修行本起经卷上载,提和卫国(梵Di^pavati^  )有圣王,名灯盛,王临命终时将国付托太子锭光。太子知世之无常,复授国于其弟,而出家为沙门,后成佛果。时有梵志儒童,值遇锭光佛之游化,买花供佛,佛为儒童授来世成道之记,此儒童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贤愚经卷三、无量寿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六、心地观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41】然灯

  (佛名)梵名Dipa&mdotabv;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发布于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摩纳M&amacron;nava译儒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42】燃灯

  (佛名)见然灯佛条。然燃通。

英汉对照词典 【643】燃灯

Burning  Lamp  Buddha  ==  燃灯佛

He  was  the  Buddha  that  bestowed  a  prediction  of  Buddhahood  on  Shakyamuni  Buddha.  He  was  the  one  who  gave  Shakyamuni  a  name,  saying  "In  the  future,  you  will  become  a  Buddha  named  Shakyamuni."

佛学常见辞汇 【644】燃灯

  又名锭光佛。释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届满时,刚好此佛出世,他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又以头发铺地给佛走路,佛即为他受未来成佛的记别。智度论说:“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 - 陈义孝编

佛学常见辞汇 【645】燃灯

  见然灯佛条。 - 陈义孝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46】饶王

  (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惠远疏曰:“世饶王佛者,世自在王佛之别名也。”阿弥陀佛向于此佛而立四十八愿。

佛学常见辞汇 【647】饶王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 - 陈义孝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48】如如

  (术语)觉悟如如理体之佛也。又佛体即如如之理也。宗镜录九曰:“古偈云:识心达本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古灵神赞禅师录曰:“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