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一弹指之间,亦思惟死想等,则能堪食人之信施。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一弹指间思惟死想等,不是愚痴食人信施。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阿那律八念经之异名。
(经名)禅要经之异名。
失译师名
即《菩萨诃色欲法》不净观一章重出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书名)禅源诸诠集都序之略名。
全一卷。元代断云智彻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系四川夔府智彻(临济宗云峰妙高之法嗣)以自身之体验讲说学道者用心之功夫,并阐明实践修道之方法,以究佛道玄旨,开显本来面目。全篇分为源湛流清门、离尘精进门、却步复升门、退堕策励门、懈怠勉勤门、执碍决疑门、失正究竟门、彻底穷渊门、指本还真门、顺息免患门、上根利器门、禅林静虑门、幽居正派门、祇园圣众门、觉悟玄宗门、归源实际门、体用双修阴翊王化、双林遗戒众等遵依、忏悔法门菩提行愿、忆昔出尘承兄警诫、复惩懈惰止境息迷等二十一门。文中多论及赵州从谂之事。及后,袾宏之禅关策进及济能之角虎集卷下每多引用智彻之语要。据云,除本书之外,净土晨钟卷二中之净土据要亦为智彻之作。本书曾编入明北藏续入藏诸集,此外另有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九年、日本延宝八年(1680)、民国九年(1920)等刊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藏版经直画一目录、禅籍志卷上、新纂禅籍目录(驹泽大学图书馆编)]
凡二卷。又作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普觉宗杲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法宏、道谦编,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本书之名系由大慧之语“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而来。内容辑录先德之机缘法语、参禅居士追忆记、方外道友赞、佛祖赞等。其后,明代僧仲猷祖阐将本书增编为十卷,广搜诸师之偈颂,包括佛诞、成道、初祖、众赞等,计三十余项,七三二首,刊行于洪武十七年(1384)。清顺治十一年(1654),梅谷行悦继祖阐之后又增八七○余首。康熙年间,临济宗僧迦陵性音将十卷删减,重编为八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其内容次第为佛赞、杂赞、投机、钞化、杂偈、道号、山居等,卷八附录普明牧牛十颂及梁山牧牛十颂。刊行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宋、元偈颂之集大成者。
(书名)十卷,元祖阐重编,性音重编为八卷。
韶州长乐山政禅师,僧问:「祖师心印,何人提掇?」师曰:「石人妙手在。」曰:「学人还有分也无?」师曰:「木人整不齐。」 - 宋·普济
真州长芦琳禅师,上堂拈拄杖曰:「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眹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平常活计,不用踌蹰。拟议之间,即没交涉。」 - 宋·普济
凤翔府长兴院满禅师,僧问:「如何是古佛道场?」师曰:「行便踏著。」曰:「踏著后如何?」师曰:「冰消瓦解。」曰:「为甚如此?」师曰:「城内君子,郭外小儿。」问:「大用现前时如何?」师曰:「闹市里辊。 - 宋·普济
潭州长髭旷禅师,曹溪礼祖塔回,参石头。头问:「甚么处来?」曰:「岭南来。」头曰:「大庾岭头一铺功德成就也未?」师曰:「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在。」头曰:「莫要点眼么?」师曰:「便请。」头乃垂下一足。师礼拜,头曰:「汝见个甚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据某甲所见,如红炉上一点雪。」﹝玄觉云:「且道长髭具眼只对,不具眼只对?若具眼,为甚么请他点眼?若不具眼,又道成就久矣,具作么生商量?」法灯代云:「和尚可谓眼昏。」﹞僧参,绕禅床一匝,卓然而立。师曰:「若是石头法席,一点也用不著。」僧又绕禅床一匝。师曰:「却是恁么时,不易道个来处。」僧便出去。师乃唤,僧不顾。师曰:「这汉犹少教诏在。」僧却回曰:「有一人不从,人得不受教诏,不落阶级,师还许么?」师曰:「逢之不逢,逢必有事。」僧乃退身三步,师却绕禅床一匝。僧曰:「不唯宗眼分明,亦乃师承有据。」师乃打三棒。问僧:「甚处来?」曰:「九华山控石庵。」师曰:「庵主是甚么人?」曰:「马祖下尊宿。」师曰:「名甚么?」曰:「不委他法号。」师曰:「他不委,你不委。」曰:「尊宿眼在甚处?」师曰:「若是庵主亲来,今日也须吃棒。」曰:「赖遇和尚,放过某甲。」师曰:「百年后讨个师僧也难得。」庞居士到,师升座,众集定。士出曰:「各请自捡好。」却于禅床右立。时有僧问:「不触主人翁,请师答话。」师曰:「识庞公么?」曰:「不识。」士便搊住曰:「苦哉!苦哉!」僧无对。士便拓开。师少间却问:「适来这僧还吃棒否?」士曰:「待伊甘始得。」师曰:「居士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士曰:「恁么说话,某甲即得外人闻之,要且不好。」师曰:「不好个甚么?」士曰:「阿师只见锥头尖,不见凿头利。」李行婆来,师乃问:「忆得在绛州时事么?」婆曰:「非师不委。」师曰:「多虚少实在。」婆曰:「有甚讳处?」师曰:「念你是女人,放你拄杖。」婆曰:「某甲终不见尊宿过。」师曰:「老僧过在甚么处?」婆曰:「和尚无过,婆岂有过?」师曰:「无过底人作么生?」婆乃竖拳曰:「与么,总成颠倒。」师曰:「实无讳处。」师见僧,乃擒住曰:「师子儿,野干属!」僧以手作拨眉势,师曰:「虽然如此,犹欠哮吼在。」僧擒住师曰:「偏爱行此一机。」师与一掴,僧拍手三下。师曰:「若见同风,汝甘与么否?」曰:「终不由别人。」师作拨眉势。僧曰:「犹欠哮吼在。」师曰:「想料不由别人。」师见僧问讯次,师曰:「步步是汝证明处。汝还知么?」曰:「某甲不知。」师曰:「汝若知,我堪作甚么?」僧礼拜。师曰:「我不堪,汝却好!」 - 宋·普济
衢州超化净禅师,上堂:「声前认得,已涉廉纤。句下承当,犹为钝汉。电光石火,尚在迟疑。点著不来,横尸万里。」良久云:「有甚用处?咄!」 - 宋·普济
越州超化藻禅师,开炉上堂:「雪满寒窗,烧尽丹霞木佛。冰交野渡,冻杀陕府铁牛。直得寒灰发焰,片雪不留。任运纵横,现成受用。诸禅德要会么?衲帔蒙头坐,冷暖了无知。」 - 宋·普济
建州崇梵余禅师,僧问:「临济喝少遇知音,德山棒难逢作者。和尚今日作么生?」师曰:「山僧被你一问,直得退身三步,脊背汗流。」曰:「作家宗师,今日遭遇。」师曰:「一语伤人,千刀搅腹。」僧以手画一画曰:「争奈这个何?」师曰:「草贼大败。」问:「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师曰:「孤峰无宿客。」曰:「不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师曰:「滩峻不留船。」曰:「恁么不恁么则且置,穿过髑髅一句作么生?」师曰:「堪笑亦堪悲。」上堂:「直须向黑豆未生芽时构取。」良久,召大众曰:「剑去远矣。」 - 宋·普济
舒州王屋山崇福灯禅师,上堂:「天不能盖,地不能载。一室无私,何处不在?大众,直饶恁么会去,也是鬼弄精魂。怎生说个常在底道理?」良久曰:「金风昨夜起,遍地是黄花。」 - 宋·普济
临安府崇觉空禅师,姑孰人也。上堂:「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遂举拂子曰:「灌溪老汉向十字街头,逞风流,卖惺惺,道我解穿真珠,解玉版,濄乱丝,卷筒绢。淫坊酒肆,瓦合舆台,虎穴魔宫,那吒忿怒,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今日被崇觉觑见,一场[怯-去+么][怖-布+罗]。」师颂野狐话曰:「含血噀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蓦地唤回,打个筋斗。」 - 宋·普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