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
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全一卷。唐代僧海云记于长庆元年( 821)。略称阿蜜哩多军荼利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为军荼利法诸经轨中之最广博者,凡二十二品,即:序品、择地法品、成就坛品、成就大法品、甘露大□咒等法品、烧火法品、乞雨止雨法品、大秘密心陀罗尼品、饶益安稳法品、斗战胜咒品、使者法品、大三昧耶坛咒品、随心咒品、大随求咒品、大成就除毒法品、看事法品、带咒法品、手印法品、漫荼罗受法坛品、诸使者咒品、治鬼病咒品、种种大发遣咒法品。
乃密教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据摄真实经卷上载,大日如来入此三昧后,从右肩放出金色光,又从顶至足,一一毛孔悉放此光明,如是光明合成一色,普照南方无量世界;所有黑闇世界之众生,乃至生盲者,悉蒙光照,众苦消除,受无量乐。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观音之念诵法。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说种种成就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无着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凡十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文殊大教王经、千钵经。本经述千臂千钵曼殊室利菩萨之秘密三摩地法。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计分无生、无动、平等、净土、解脱等五门九品(前九卷)。(一)根本清净无生门,系毗卢遮那如来所说,作阿字观,此门包括前二品。(二)圆成实相无动门,为阿■如来所说,作啰字观,包括第三、四品。(三)法界真如平等门,为宝生如来所说,作跛字观,包括第五、六品。(四)妙观理趣净土门,无量寿佛所说,作左字观,包括第七、八品。(五)金刚菩提解脱门,为不空成就如来所说,作曩字观,即第九品之说。第十卷则就六师外道等详述此法,令彼归依。又由经文所述文殊现千臂,每臂持一钵,每钵中现千释迦,其顶上戴五佛如来等记载,知此经系依密教思想及梵网经之卢舍那莲华台藏世界说转化而来。依序文载,本经系金刚智三藏于长安荐福寺译出,由慧超笔受。[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九入藏录、续贞元释教目录(恒安)]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即《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从第一分至第十三分,但有心明,而无曼拿罗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字文殊之法。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礼四佛,修慈悲喜舍等,显普贤身智。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属于密教杂密经之成就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轨系由金刚陪啰缚所宣说之曼荼罗成就法,全经由曼荼罗分、一切成就分、观想分、画像仪轨分、护摩法分、观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陪啰缚,为金刚神之名。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纯说降伏成就法 - 明·蕅益智旭 撰 顾伟康 编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一字顶轮王之修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