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93 条与“不动”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 第4页 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72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55】不动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这是色界四禅的禅定。行者修持禅定,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永离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括三禅。出离八难——忧、苦、喜、乐、寻、伺、出、入等全息,不为一切苦乐动摇身心,以此所显真理,故云不动无为。 - 于凌波居士著

佛学大词典 【56】不动使者法

  (一)密教祈念不动使者之法。修此法时,本尊现身为僮仆,奉侍于行者,能昼夜拥护行者,使其菩提成满。[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二)全一卷。全称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又称不动使者陀罗尼法、不动尊使者秘密法、不动使者轨、胜奋怒王真言。唐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使者即毗庐遮那之化身,能满足人之种种祈愿。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初说四种精进行、咒诅法、护摩法;次说画像法二种、画使者法、结界护身法;后明忧丘满愿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7】不动使者法

  (修法)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于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囗@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8】不动陀罗尼

  (真言)慈救咒也。

法相辞典 【59】不动心解脱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不动心解脱者:谓阿罗汉、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无漏道力而得解脱。于一切种,都无退失。
二解  如六种阿罗汉中说。
三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不动心解脱?答:不动法阿罗汉尽智无生智。或无学正见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此中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心者:简别有学及有漏心。胜解者:谓现在。已胜解者:谓过去。当胜解者:谓未来。此卽简异无为解脱。显二解脱,唯以无学无漏心相应胜解为自性。然一切法中,唯有二法,是解脱自性。谓无为法中择灭,是解脱自性。有为法中大地法所摄胜解,是解脱自性。胜解有二种。一、染污。谓贪等相应;名邪胜解。二、不染污。谓无贪等相应;名正胜解。此正胜解,复有二种。一、有漏。谓不净观持息念、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相应胜解。二、无漏。谓学无学胜解。学胜解者:谓四向三果所摄胜解。卽苦法智忍,乃至金刚喻定相应胜解。无学胜解者:谓阿罗汉果所摄胜解。卽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胜解。无学胜解,复有二种。一、时爱心解脱。卽五种阿罗汉果所摄胜解。亦名时解脱。二、不动心解脱。谓不动法阿罗汉果所摄胜解。亦名不时解脱。此二解脱,各有二种。一、名心解脱。离贪爱故。二、名慧解脱。离无明故。问:若无学胜解离贪爱故,名心解脱;离无明故,名慧解脱者;集异门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心解脱?谓无贪善根对治贪爱。云何慧解脱?谓无痴善根对治无明耶?答:集异门论,应作是说:云何心解脱?谓无贪善根相应胜解。云何慧解脱?谓无痴善根相应胜解。应作是说,而不说者;有别意趣。谓依善根,显示胜解。若依无贪故,心解脱贪爱;此相应胜解,名心解脱。若依无痴故,慧解脱无明;此相应胜解,名慧解脱。是故此中,二心解脱,俱以无学胜解为自性。是名解脱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不时解脱?不时解脱,是何义耶?答:由彼解脱不待时得故。时卽如前所说六种。不待得好衣时者:谓彼虽得恶粪扫衣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价直百千两金衣时。不待得好食时者:谓彼虽得粗恶饮食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百味饮食时。不待得好卧具时者:谓彼虽得边鄙卧具石床等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上妙卧具时。不待得好处所时者:谓彼虽得愦闹处所,恶房舍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静妙处所时。厌彼谊杂,速入定故。不待得好说法时者:谓彼虽得违理失机教诫教授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如理应机教诫教授时。厌彼所说,速入定故。不待得好补特伽罗时者:谓彼虽得不具德行,为性佷戾,难共住者,与同住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具德行等与同住时。厌彼猥恶,速入定故。又云:问:何缘不时解脱,名不动耶?答:以体殊胜,故名不动。如今世间殊胜饮食衣服严具,说名不动。不为劣物格量转故。复次贪等烦恼,令诸有情身心轻躁;令诸善根,生鞕离散;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复次贪等烦恼,能令有情、于诸分位、胜劣不定;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如勇健人,无敌能动;名不动者。复次不时解脱阿罗汉,于诸功德,定不退失;故名不动。如善射人,射必中的;名不动者。
四解  发智论八卷二页云:云何不动心解脱?答:不动法阿罗汉尽智无生智,或无学正见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又云:诸不动心解脱,皆无生智相应耶?答:诸无生智相应,皆不动心解脱;有不动心解脱,非无生智相应。谓不动法阿罗汉尽智,或无学正见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 - 朱芾煌

阿含辞典 【60】不动心解脱

1.不动摇而坚固的解脱;贪、瞋、痴空的「空心解脱」,另译作「无诤」,参看《空之探究》第二二页。2.第四禅亦名为「不动」,参看「必至不动」。 - 庄春江居士编

佛学大词典 【61】不动镇宅法

  又作不动安镇法、不动安宅法。密教以不动明王为本尊祈修镇护家宅之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大二一·二七上):“若有凶宅恐惧之处,或有官事逼恼者,当一心诵根本咒,(中略)但净室中结界护身,系心不动使者,专念不绝。”(参阅“不动法”98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2】不动尊仪轨

  (经名)立印仪轨之异名。

佛学大词典 【63】天人不动

  指极乐净土之大众。极乐净土实无天人之存在,然以顺应他方世界之故,存天人之名。其大众实乃一生补处菩萨,为证得涅槃之妙理者,成就大乘根性,绝无倾动退堕,故称不动。[净土论(世亲)]

法相辞典 【64】不动无倒

  辩中边论下卷八页云:于不动无倒者:颂曰: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论曰:前说诸义,离有非有。此如幻等,非有无故。谓如幻作诸象马等,非彼实有象马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诸象马等而显现故。如是诸义,无如现似所取能取定实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所取能取而显现故。等声、显示、阳焰、梦境、及水月等,如应当知。以能谛观义如幻等,于有无品,心不散动,如实知见此不动者,应知是于不动无倒。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5】镇宅不动

  (修法)为镇护第宅之不动尊修法也。

佛学大词典 【66】不动法阿罗汉

  六种阿罗汉之一,九无学之一。即得阿罗汉果中最利根之种性,得尽智、无生智而不退动者。有由本来之种性与钝根者由修练而得其性之二种;前者称不退法,后者称不动法。于六种阿罗汉中,合二者为一,而于九无学中,则分别开立二名。[俱舍论卷二十五](参阅“九无学”147、“六种阿罗汉”1303)

法相辞典 【67】不动法阿罗汉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六、不动法。谓从先来,自性成就利根。此人于诸善根,不为已得退法之所摇动;亦不为发胜功德及上练根之所动摇。是故说名为不动法。
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十一页云:不动法阿罗汉者:谓利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8】不动金刚明王

  (菩萨)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毗卢遮那如来,为拔济一切有情,于三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69】福非福不动

以业力的性质区分,有福、非福、不动业三种:一、福业:可感欲界人、天善趣的总报,及六趣中殊胜别报之业。非福业:可感欲界三恶趣的总报,及六趣中鄙劣别报之业。二、不动业:可感色界、无色界总、别二报之业。 - 于凌波居士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0】胜军不动明王

  (菩萨)有四十八使者之明王也。见不动明王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1】五部不动形像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着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黄色童子侍。四、莲华部不动,绿色,顶有五佛冠,持剑索,坐须弥山。五、羯磨部不动,黑色,顶有八叶白莲华,持剑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传于他门。”

法相辞典 【72】不动阿罗汉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四、住不动。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
  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十页云:住不动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练根者:谓转下钝根,成上利根。是故不动法不说能练根。性是利根故。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