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70 條與「不退」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4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44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法相辭典 【55】六順不退

集異門論十五卷四頁雲:六順不退法者:雲何爲六?答:一、于佛有恭敬住。二、于法有恭敬住。叁、于僧有恭敬住。四、于學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于佛有恭敬住者:雲何于佛有恭敬性?答:于佛世尊諸恭敬性,有恭敬性,有與自在性,有怖隨自在轉性,是名于佛有恭敬性。于法于僧于學亦爾。具善言者:雲何善言性?答:如前善語說。遇善友者:雲何善友性?答:善友謂佛及佛弟子。廣說乃至行遠離癡,調伏癡行。是名善友性。若于如是善友,諸習近等習近,親近等親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6】聞名不退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七願也。見得不退轉願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7】不退轉法輪經

  (經名)四卷,失譯。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之異譯。[囗@又]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之略名。

叁藏法數 【58】生淨土五不退

  [出淨土十疑論]  大悲攝持不退謂衆生得生淨土者。以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不舍。故得不退轉也。佛光照燭不退謂衆生得生淨土者。常被佛光照燭。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長。而不退轉也。常聞法音不退謂衆生得生淨土者。聞諸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無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念法僧之心。而不退轉也。善友同居不退謂衆生得生淨土者。以由彼國純諸菩薩以爲勝友。內無煩惱惑業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故一生之後。即不退轉也。壽命無量不退謂諸衆生得生淨土者。即得壽命無量。與佛菩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辭典 【59】退還及不退

  如二種雜染中說。 - 朱芾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0】不退法輪方便

  (術語)十種方便之一。見十種方便條。

法相辭典 【61】世第一法應言不退

大毗婆沙論五卷叁頁雲: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答:應言不退。雖有此說;應更顯示不退因緣。非但有言,義便顯了。何故此法、定不退耶?答:世第一法,隨順谛,趣向谛,臨入谛。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谛現觀。如彼廣釋。又雲:問:何緣世第一法,定不退耶?答:加行廣大故;安足堅牢故。加行廣大者:謂彼所習施戒聞思修所成善,悉以回向解脫涅盤,心無所著。施者、卽是莊嚴心施。戒者、卽是別解脫戒。聞所成者,謂于聖教,決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叁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暖、頂、下中忍。安足堅牢者,謂增上忍。由世第一法,加行廣大,安足堅牢;故定不退。複次以此法後,總證叁界見所斷斷;非于叁界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複次以此法後,總證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非于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複次以此法後,必起忍智;非于忍智,有還退者,是故不退。複次以此法後,必起見道,以爲重鎮;決定無有退見道者,是故不退。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62】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凡六卷。劉宋智嚴譯。又稱廣博嚴淨經、廣博嚴淨不退轉經、不退轉法輪經、不退轉經。收于大正藏第九冊。內容記敘文殊師利以神通力與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並聚集一切菩薩還至祇園,請佛轉不退之法輪。佛因說羅漢成就五逆、滿足五欲、遠離正見等之密語,衆會驚疑,文殊乃闡釋之。此外,另有菩薩之密語、佛之解釋、菩薩之贊偈等。又本經與阿惟越致遮經、不退轉法輪經等爲同本異譯。[出叁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教錄卷五]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3】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經名)四卷,劉宋智嚴寶雲共譯。文殊師利以神通力,與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養佛。集一切菩薩還祇園。請轉不退之法輪。佛因說羅漢成就五逆滿足五欲遠離正見等之密語。衆會驚疑。文殊釋之。其他有菩薩之密語,佛之解釋,菩薩之贊偈等。法華部之攝。

閱藏知津 【64】不退轉法輪輕(四卷)

安公涼土譯經在北涼錄
  與《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同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法相辭典 【65】五因令于涅盤速住不退

瑜伽二十卷十八頁雲:複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于愛盡寂滅涅盤速疾多住;心無退轉;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爲何所在。何等五因?一、由通達作意故。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入谛現觀,證聖智見。二、由所依故。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叁、由入境界門故。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五、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如是五因,當知依谛現觀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6】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瑜伽二十六卷十叁頁雲:雲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由退故,建立時解脫阿羅漢。彼于現法樂住,容有退失。由不退故,建立不動法阿羅漢。彼于現法樂住,定無退軟。如是名爲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7】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成唯識論叁卷七頁雲: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卽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彼說二乘無學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卽複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卽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複執藏爲自內我。由斯永舍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8】無學雖退現法樂住不退解脫

瑜伽九十卷十一頁雲:若諸無學,雖已證得心解脫意;而或失念,行縱逸時,便有退失現法樂住。彼雖于此現法樂住,或退不退;然無堪能退失解脫。 - 朱芾煌

閱藏知津 【69】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劉宋枳園寺沙門釋智嚴共寶雲譯
  文殊師利以神通力,同舍利弗到十方世界供佛,集一切菩薩同到祇園,請轉不退法輪,說堅信堅法八人四果聲聞支佛密義,令諸衆會,舍離諸想,其諸羅漢,複作成就五逆,滿足五欲,遠離正見等密語,衆會驚疑,文殊釋之,佛現舌相,普授聞經不退轉記,波旬入會,佛複以密語遣之,大衆騰疑,佛爲解釋,次有叁菩薩來。一自稱是如來。一自稱是世尊,一自稱是佛。衆又騰疑,佛爲解釋。于是衆菩薩各以偈贊,阿難請問較量功德,師子童女,及比丘尼、居士婦、發心受持,舍離女身,乃至明不信罪報,大衆悔過,請佛守護流通。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閱藏知津 【70】佛說寶雨經(十卷)(一名顯授不退轉菩薩記)

唐南印度沙門達摩流支譯
  佛于伽耶山,放頂光明,遍照十方,攝入面門。授月光天子記,當于支那國作女主。東方蓮華眼佛世界,止一切蓋菩薩。來問一百一事?佛每事答以十法,答竟。世界六種震動,無情有情,同興供養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如來頂,長壽天女,得記流通。 - 明·蕅益智旭 撰 顧偉康 編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