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54 條與「世界」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4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91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世界 惡世界 梵世界 佛世界 器世界 十世界 世界海 世界主 一世界 塵道世界 大千世界 花花世界 華藏世界 華積世界 華王世界 極樂世界 加持世界 金色世界 堪忍世界 離垢世界 妙喜世界 清淨世界 清涼世界 叁輪世界 叁千世界 十方世界 世界成壞 世界二義 世界界說 世界四持 世界四劫 世界無量 世界悉檀 世界宗教 娑婆世界 無邊世界 無佛世界 無垢世界 五重世界 小千世界 仰覆世界 一佛世界 有漏世界 雜生世界 中千世界 大莊嚴世界 華藏世界海 淨琉璃世界 蓮華藏世界 世界和平塔 四輪持世界 萬八千世界 小千世界等 臾那世界國 種種色世界 阿維羅提世界 國土海世界海 華藏世界成佛 南方無垢世界 叁千大千世界 十蓮華藏世界 世界成立次第 世界無量作意 娑婆世界位置 一大叁千世界 一世界內位置 一唾消世界火 東方萬八千世界 極樂世界/淨土 普門世界叁昧門 叁處蓮華藏世界 叁千大千世界藏 世界佛教青年會 世界紅卍會道院 世界宗教研究院 梵網經蓮華藏世界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十二方淨土佛世界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遍照十方熾然世界種 多世界中有多佛出世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二十重華藏莊嚴世界海 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 一切世界贊歎諸佛莊嚴 多世界中同時有多佛出世 清淨世界中唯有純菩薩僧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 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不應思議 極樂世界(sukhavati) ▲ 收起
俗語佛源 【55】十方世界

  
  “十方”是佛教關于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這個概念本于《楞嚴經》卷四:“世爲遷流,界爲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爲界,過去、未來、現在爲世。”或用“十方”指世界、天下。如唐太宗《聖教序》:“弘濟萬品,典禦十方。”世間一切僧,稱爲“十方僧”,如唐·杜甫《太平寺泉眼》詩:“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世間一切佛,稱爲“十方佛”,如八指頭陀《發願偈》之一:“稽首釋迦尊,皈命十方佛。”佛教認爲,世界如恒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如明·楊慎《佛書四六》:“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露全身。”  (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佛學次第統編 【56】十方世界

  就娑婆世界,而說鄰近之十方世界。
  一、東方  密洲。  六、西南方  鮮少。
  二、西方  離垢。  七、東北方  攝取。
  叁、南方  豐溢。  八、西北方  歡喜。
  四、北方  豐樂。  九、上方  振音。
  五、東南方  饒益。  十、下方  關籥。 - 明·楊卓

佛學次第統編 【57】世界成壞

  世界成壞時之先後。
  一、世界成
  一、器世界先成。
  二、有情界次成。
  二、世界壞
  一、有情界先壞。
  二、器世界次壞。 - 明·楊卓

叁藏法數 【58】世界二義

  [出楞嚴經]  一世遷流義世遷流者。謂過去現在未來叁世遷流也。只如昨日是過去。今日是現在。明日是未來。如此遷移流動。無有間歇也。二界方位義界方位者。謂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各有定位。不相混亂也。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次第統編 【59】世界界說

  欲明世界,先釋世界之義。世界者,時間、空間、二者是也。世者時之異名,遷流之義,爲過現未時之遷行也。界爲東、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國土也。又名世間,間者間隔之義,與界義同。又世者遷變無常義,在無常遷變中,謂之世間。 - 明·楊卓

佛學大詞典 【60】世界四持

  據大明叁藏法數卷十八載:(一)須彌山有微塵數風輪,在最上者稱爲殊勝威光風輪,此風輪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而使其安住,故稱“能持風輪”。(二)  香水海因爲風輪所持而得安住,故稱“所持香海”。(叁)香水海中生出大蓮華,爲世界種,十方刹土皆爲其所含攝,故稱“海出蓮華”。(四)此大蓮華能持世界刹海,使其安住,令四方均平穩而清淨堅固,故稱“華持刹海”。上述四者能含攝、持載世界,故稱世界四持。

叁藏法數 【61】世界四持

  [出華嚴經疏]  經雲。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莊嚴世界海住在其中。(梵語須彌。華言妙高。)一能持風輪謂此風輪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風輪。二所持香海謂此香水海。因爲風輪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叁海出蓮華謂此香水海中。出生大蓮華。爲世界種。十方刹土。皆爲大蓮華之所含攝。故曰海出蓮華。四華持刹海謂此大蓮華。能持世界刹海安住其中。四方均平清淨堅固。故曰華持刹海。(刹。梵語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次第統編 【62】世界四劫

  有情生滅諸相,上已述之,是爲正報。茲述依報之世界,有四種劫。 - 明·楊卓

法相辭典 【63】世界無量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頁雲:雲何世界無量?謂于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64】世界悉檀

  佛化導衆生之法有四種,稱爲四悉檀;世界悉檀乃其中之一。悉檀,爲成就之義。謂佛先隨順凡情,以人我、樂欲等世間之假名而說世間教法,以成就衆生之佛道。(參閱“四悉檀”175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5】世界悉檀

  (術語)四悉檀之一。謂世間的說法使起信也。見四悉檀條。

佛學大詞典 【66】世界宗教

  即世界性之宗教。所信奉之神靈被視爲世界主宰,或所信仰之教祖被奉爲全人類精神生活之指導者;教義著眼于人類之靈魂與心靈問題;其範圍並不局限于個別民族,禮儀戒規易于適應不同民族之風習,故傳播遍及全世界。其産生系由古代文明發展至一定之階段,促進世界性之交流與溝通,使宗教哲學體系臻于完備,禮儀典製日趨隆重繁複,組織規章亦漸詳細嚴密,而達于宗教之最高發展形態。現存之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世界化之過程,均系由各相應國家之支持而完成。

英漢對照詞典 【67】娑婆世界

Saha  Land  ==  娑婆世界

It  refers  to  the  land  on  Earth.  Saha  interprets  as  bearing  and  enduring.  Saha  Land  is  contrary  to  Pure  Land.

佛學常見辭彙 【68】娑婆世界

  見娑婆條。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 【69】娑婆世界

  刹土無量,名稱亦可無量。若就釋尊應化本生刹土而言,則所謂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義,故譯作忍土。此界衆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雜惡雜會者,謂叁惡五趣雜會也。娑婆爲叁千大千世界之總名,是一佛攝化之境土也。 - 明·楊卓

阿含辭典 【70】娑婆世界

指「包含大梵天界以下的世界」,「娑婆」爲梵語之音譯,巴利語之音譯爲「沙哈」(《玄應音義》作「索诃」),義譯爲「勘;能忍耐的」,而「大梵天」的名字即爲「娑婆主」(巴利語音譯爲「沙哈巴地」,「巴地」譯義爲「主人」),所以「娑婆世界」也有「大梵天所統領的世界」的意思。 - 莊春江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1】無邊世界

  (術語)謂虛空界也。又雲謂無數之世界無邊際存在也。起信論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衆生無邊。”

佛學大詞典 【72】無佛世界

指現在佛釋迦既已入滅,而未來佛彌勒尚未出世之中間時期。此時期地藏菩薩出世以教化衆生。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大一叁·七七九中):“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