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9本字典中找到 229 條與「和尚」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 第4頁 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216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和尚 大和尚 戒和尚 白足和尚 百靈和尚 寶壽和尚 本溪和尚 布袋和尚 草堂和尚 長耳和尚 船子和尚 打地和尚 大和尚山 大通和尚 大陽和尚 大珠和尚 洞安和尚 兜率和尚 法華和尚 佛澳和尚 浮杯和尚 福溪和尚 付衣和尚 公期和尚 古寺和尚 過海和尚 黑澗和尚 黑眼和尚 紅螺和尚 金牛和尚 金沙和尚 利山和尚 嶺珏和尚 龍山和尚 樓子和尚 蒙溪和尚 米倉和尚 米嶺和尚 椑樹和尚 破竈和尚 齊峰和尚 清田和尚 鵲巢和尚 日子和尚 乳源和尚 石臼和尚 石林和尚 石梯和尚 水空和尚 水潦和尚 水塘和尚 松山和尚 堂頭和尚 天王和尚 烏臼和尚 逍遙和尚 興平和尚 秀溪和尚 雪庵和尚 一休和尚 幽溪和尚 元康和尚 雲山和尚 則川和尚 止觀和尚 豬頭和尚 紫桐和尚 寶蓋山和尚 布水岩和尚 長平山和尚 大乘山和尚 大天壽和尚 後白雲和尚 後招慶和尚 龍穴山和尚 憩鶴山和尚 日容遠和尚 睡龍山和尚 天柱山和尚 延長山和尚 趙橫山和尚 智異山和尚 竹園山和尚 百丈涅槃和尚 滄州米倉和尚 徹翁和尚語錄 陳州石鏡和尚 鼎州德山和尚 鄂州茱萸和尚 福州永泰和尚 撫州覆船和尚 關南道吾和尚 灌州靈岩和尚 灌州羅漢和尚 漢南高亭和尚 杭州多福和尚 杭州天龍和尚 和尚在缽盂在 洪州東禅和尚 洪州米嶺和尚 湖南祇林和尚 華亭觀音和尚 吉州福壽和尚 吉州禾山和尚 吉州匡山和尚 吉州止觀和尚 嘉州東汀和尚 嘉州黑水和尚 建州夢筆和尚 金華俱胝和尚 金陵天寶和尚 晉州大梵和尚 晉州霍山和尚 京兆府米和尚 京兆公畿和尚 京兆叁相和尚 京兆蚬子和尚 京兆香城和尚 荊門上泉和尚 景川和尚語錄 絕海和尚語錄 朗州古堤和尚 連州寶華和尚 廬山護國和尚 廬山慶雲和尚 廬州大覺和尚 潞州渌水和尚 洛京柏谷和尚 洛京南院和尚 洛京嵩山和尚 密庵和尚語錄 明州布袋和尚 南雄地藏和尚 南嶽橫龍和尚 南嶽金輪和尚 南嶽南臺和尚 千歲寶掌和尚 泉州東禅和尚 泉州瓦棺和尚 饒州峣山和尚 如淨和尚語錄 韶州大曆和尚 韶州華嚴和尚 韶州林泉和尚 韶州靈瑞和尚 神會和尚遺集 蜀川西禅和尚 水西南臺和尚 蘇州西禅和尚 臺州浮江和尚 臺州勝光和尚 潭州谷山和尚 潭州靈泉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嶽麓和尚 魏府大覺和尚 婺州蘇溪和尚 襄州曆村和尚 新羅大茅和尚 新羅龜山和尚 新羅雲住和尚 興元大浪和尚 虛堂和尚語錄 玄泉二世和尚 雪江和尚語錄 楊州豐化和尚 仰山東塔和尚 義堂和尚語錄 義雲和尚語錄 益州西睦和尚 益州應天和尚 英州觀音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 幽州譚空和尚 袁州仰山和尚 月舟和尚遺錄 越州幹峰和尚 棗樹二世和尚 漳州浮石和尚 漳州羅漢和尚 鎮州大悲和尚 鎮州普化和尚 鎮州談空和尚 鎮州萬壽和尚 鎮州萬歲和尚 中峰和尚廣錄 竺仙和尚語錄 涿州紙衣和尚 淄州水陸和尚 梓州龍泉和尚 佛照光和尚語要 苦瓜和尚畫語錄 清拙和尚禅居集 嵩嶽破竈墮和尚 五臺秘魔岩和尚 新來和尚好撞鍾 永平元和尚頌古 終南山豐德和尚 琅琊山覺和尚語錄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西源特芳和尚語錄 鹽山拔隊和尚語錄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永源寂室和尚語錄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 大乘和尚(約8世紀) 虛堂和尚頌古評唱折中錄 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叁十卷) 華嚴和尚〔《神僧傳》卷第六〕 蚬子和尚〔《神僧傳》卷第九〕 華嚴和尚(唐幽州)[《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金和尚(唐河東懸甕寺)[《宋高僧傳》卷第叁十] 狂僧(曹和尚)(漢洛陽告成縣)[《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二] 隱峰(亡名雉鸠和尚)(唐代州北臺山)[《宋高僧傳》卷第二] 自在(一缽和尚南印)(唐洛京伏牛山)[《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 收起
五燈會元 【55】乳源和尚

  韶州乳源和尚,上堂:「西來的的意不妨,難道衆中莫有道得者?」出來試道看。」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曰:「是甚麼時節,出頭來!」便歸方丈。﹝僧舉似長慶。慶雲:「不妨,不妨。」資福代雲:「爲和尚不惜身命。﹞仰山作沙彌時,念經聲高,師咄曰:「這沙彌念經恰似哭。」曰:「慧寂只恁麼,未審和尚如何?」師乃顧視。仰曰:「若恁麼,與哭何異?」師便休。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6】石臼和尚

  石臼和尚,初參馬祖。祖問:「甚麼處來?」師曰:「烏臼來。」祖曰:「烏臼近日有何言句?」師曰:「幾人于此茫然。」祖曰:「茫然且置,悄然一句作麼生?」師乃近前叁步。祖曰:「我有七棒寄打烏臼,你還甘否?」師曰:「和尚先吃,某甲後甘。」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7】石林和尚

  石林和尚見龐居士來,乃豎起拂子曰:「不落丹霞機,試道一句子。」士奪卻拂子,卻自豎起拳。師曰:「正是丹霞機。」士曰:「與我不落看。」師曰:「丹霞患啞,龐公患聾。士曰:「恰是。」師無語。士曰:「向道偶爾。」又一日問士:「某甲有個借問,居士莫惜言語。」士曰:「便請舉來!」師曰:「元來惜言語。士曰:「這個問訊,不覺落他便宜。」師乃掩耳。士曰:「作家,作家!」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8】石梯和尚

  石梯和尚,因侍者請浴,師曰:「既不洗塵,亦不洗體。汝作麼生?」者曰:「和尚先去,某甲將皂角來。」師呵呵大笑。有新到于師前立,少頃便出去。師曰:「有甚麼辨白處?」僧再回。師曰:「辨得也?」曰:「辨後作麼生?」師曰:「埋卻得也。」曰:「蒼天!蒼天!」師曰:「適來卻恁麼,如今還不當。」僧乃出去。一日見侍者拓缽赴堂,乃喚侍者,者應諾。師曰:「甚處去。」者曰:「上堂齋去。」師曰:「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外別道個甚麼?」師曰:「我秖問汝本分事。」者曰:「和尚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師曰:「汝不謬爲吾侍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9】水空和尚

  水空和尚,一日廊下見一僧,乃問:「時中事作麼生?」僧良久。師曰:「只恁便得麼?」曰:「頭上安頭。」師打曰:「去!去!已後惑亂人家男女在。」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0】水潦和尚

  洪州水潦和尚,初參馬祖。問曰:「如何是西來的的意?」祖曰:「禮拜著!」師才禮拜,祖乃當胸蹋倒。師大悟,起來拊掌呵呵大笑曰:「也大奇,也大奇!百千叁昧無量妙義,秖向一毫頭上,識得根源去。」禮謝而退。住後,每告衆曰:「自從一吃馬師蹋,直至如今笑不休。」有僧作一圓相,以手撮向師身上。師乃叁撥,亦作一圓相,卻指其僧。僧便禮拜。師打曰:「這虛頭漢!」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動則影現,覺則冰生。」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乃拊掌呵呵大笑。凡接機,大約如此。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1】水塘和尚

  汀州水塘和尚,問歸宗:「甚處人?」宗曰:「陳州人。」師曰:「年多少?」宗曰:「二十二。」師曰:「阇黎未生時,老僧去來。」宗曰:「和尚幾時生?」師豎起拂子。宗曰:「這個豈有生邪?」師曰:「會得即無生。」曰:「未會在。」師無語。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2】松山和尚

  松山和尚同龐居士吃茶。士舉橐子曰:「人人盡有分,爲甚麼道不得?」師曰:「只爲人人盡有,所以道不得。」士曰:「阿兄爲甚麼卻道得?」師曰:「不可無言也。」士曰:「灼然!灼然!」師便吃茶。士曰:「阿兄吃茶,爲甚麼不揖客?」師曰:「誰?」士曰:「龐公。」師曰:「何須更揖。」後丹霞聞,乃曰:「若不是松山,幾被個老翁惑亂一上。」士聞之,乃令人傳語霞曰:「何不會取未舉橐子時?」 - 宋·普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3】堂頭和尚

  (職位)見堂頭項。

五燈會元 【64】天王和尚

  洪州天王院和尚,僧問:「國內按劍者是誰?」師曰:「天王。」問:「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時如何?」師曰:「不墮無壞爛。」問:「如何是佛?」師曰:「錯。」問:「如何是無相道場。」師曰:「門外列金剛。」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5】烏臼和尚

  烏臼和尚,玄、紹二上座參,師乃問:「二禅客發足甚麼處?」玄曰:「江西。」師便打。玄曰:「久知和尚有此機要。」師曰:「汝既不會,後面個師僧祇對看。」紹擬近前,師便打。曰:「信知同坑無異土。參堂去!」問僧:「近離甚處?」曰:「定州。」師曰:「定州法道何似這裏?」曰:「不別。」師曰:「若不別,更轉彼中去。」便打。僧曰:「棒頭有眼,不得草草打人。」師曰:「今日打著一個也。」又打叁下。僧便出去。師曰:「屈棒元來有人吃在。」曰:「爭柰杓柄在和尚手裏。」師曰:「汝若要,山僧回與汝。」僧近前奪棒,打師叁下。師曰:「屈棒!屈棒!」曰:「有人吃在。」師曰:「草草打著個漢。」僧禮拜。師曰:「卻與麼去也。」僧大笑而出。師曰:「消得恁麼,消得恁麼。」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6】逍遙和尚

  逍遙和尚,鹿西和尚問:「念念攀緣,心心永寂。」師曰:「昨晚也有人恁麼道。」西曰:「道個甚麼?」師曰:「不知。」西曰:「請和尚說。」師以拂子蓦口打,西拂袖便出。師召衆曰:「頂門上著眼。」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7】興平和尚

  京兆興平和尚,洞山來禮拜。師曰:「莫禮老朽。」山曰:「禮非老朽。」師曰:「非老朽者不受禮。」山曰:「他亦不止。」洞山卻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即汝心是。」山曰:「雖然如此,猶是某甲疑處。」師曰:若恁麼,即問取木人去。」山曰:「某甲有一句子,不借諸聖口。」師曰:「汝試道看。」山曰:「不是某甲。」山辭,師曰:「甚麼處去?」山曰:「沿流無定止。」師曰:「法身沿流,報身沿流?」山曰:「總不作此解。」師乃拊掌。﹝保福雲:「洞山自是一家。」乃別雲:「覓得幾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8】秀溪和尚

  潭州秀溪和尚,谷山問:「聲色純真,如何是道?」師曰:「亂道作麼?」山卻從東過西立。師曰:「若不恁麼,即禍事也。」山又從西過東立。師乃下禅床,方行兩步,被谷山捉住。曰:「聲色純真,事作麼生?」師便打一掌。山曰:「叁十年後,要個人下茶也無在。」師曰:「要谷山這漢作甚麼?」山呵呵大笑。 - 宋·普濟

佛學大詞典 【69】雪庵和尚

  (一)(1117~1200)宋代臨濟宗僧。俗姓鄭,永嘉(浙江)楠溪人。號雪庵。法名從瑾。拜谒心聞昙贲有所省悟,並嗣其法。曆住江蘇靈岩寺、浙江天童山。慶元六年示寂,世壽八十四。全身葬于心聞之塔左側。有雪庵從瑾禅師頌古集一卷行世。[增續傳燈錄卷一、續燈存稿卷一]

  (二)明代僧。名暨,不知其姓。靖難初,落發爲僧,走避重慶,有隱士杜景賢,知師非同常人,與之交遊,往來白龍諸山。山旁有松柏灘,築寺居之,朝夕誦經山中,人不知書,以爲誦佛經,不知其誦乃易乾卦。[雪庵和尚傳(吾學)]

佛學大詞典 【70】一休和尚

  (1394~1481)日本臨濟宗奇僧。法名宗純,字一休。號狂雲子,初名周建。好詠狂歌,不拘威儀,又善書畫。相傳爲日本後小松天皇之子嗣。六歲出家,初于建仁寺習詩文,後至近江(滋賀縣)堅田之華叟宗昙處參學,承其印可。其後放曠漫遊,行止無定。所至廣交各階層人士,奇行爲時人所周知。師致力于改革當時孤立之禅風,使趨向大衆化。八十一歲時嗣法爲大德寺之第四十七世,致力振興該寺,並將茶道引入寺院,形成與其他禅寺不同之寺風。于日本文明十叁年入寂,享壽八十八。後人集其詩集爲狂雲集,此外,另有佛鬼軍、一休法語等書行世。

五燈會元 【71】幽溪和尚

  幽溪和尚,僧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師起,繞禅床一匝而坐。僧擬進語,師與一蹋。僧歸位而立。師曰:「汝恁麼我不恁麼,汝不恁麼我卻恁麼。」僧再擬進語,師又與一蹋,曰:「叁十年後,吾道大行。」問:「如何是祖師禅?」師曰:「泥牛步步出人前。」問:「處處該不得時如何?」師曰:「夜半石人無影像,縱橫不辨往來源。」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2】元康和尚

  元康和尚,因訪石樓,樓才見便收足坐。師曰:「得恁麼威儀周足!」樓曰:「汝適來見個甚麼?」師曰:「無端被人領過。」樓曰:「須是與麼始爲真見。」師曰:「苦哉!賺殺幾人來!」樓便起身。師曰:「見則見矣,動則不動。」樓曰:「盡力道不出定也。」師拊掌叁下。後有僧舉似南泉,泉曰:「天下人斷這兩個漢是非不得。若斷得,與他同參。」 - 宋·普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