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同淨土論。
全一卷。唐朝不空譯。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冊。九品往生阿彌陀叁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又稱九品往生阿彌陀經。內容記載無量壽佛國九品淨識叁摩地名,及其境內坐十二大曼荼羅佛像名,並教以往生九品之方法。
(經名)同上。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成立于會稽之念佛社。據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叁所收之處讷撰碑文之記載,開成五年五月,文宗崩,實行破佛政策之武宗即位,時會稽之禹寺延請沙門元英講授金剛經,又以元英爲首,召募一二五○人,于余姚之平原精舍,成立九品往生社。碑文中且列有第一品至第九品往生之缁素姓名。
凡二卷。日本叁論宗珍海撰。述念佛行者決定往生之義。分爲教文、道理、信心等叁大綱。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冊。教文部分,引觀無量壽經、稱贊淨土經、起信論之說,謂既已決定,勿複猶豫,已雲即生,則非別時意。道理部分,謂衆生有出離之分,諸佛有引召之功,凡愚願生者,即得往生,此乃因小而果大,內外緣起之常理。信心部分,于信心決定中,開立果決定、因決定、緣決定叁種。後更分此叁決定爲十門,即依報決定、正果決定、升道決定、種子決定、修因決定、除障決定、事緣決定、弘誓決定、攝取決定、圓滿決定;此十門中,初叁爲果,次叁爲因,再次叁爲緣,後一爲釋。此書並引用慧遠、吉藏、窺基、道綽、善導、懷感等諸師之疏釋。[圓光大師行狀畫圖翼贊卷六十、蓮門類聚經籍錄卷下]
(書名)二卷,日本叁論宗珍海撰。引稱贊淨土經觀無量壽經及起信論等說必定即生等之文,謂已雲決定,故不可猶豫,已雲即生,故非別時意,蓋衆生有出離之分,諸佛有引召之功,故凡愚願者即得往生雲。文中引淨影之無量壽經疏而祖述其說。
日本淨土真宗所說叁往生之一。即弘願他力之往生。從他力回向之信心,得往生于阿彌陀佛之真實報土,非凡夫之言說、思慮所及,故稱難思議往生。乃依無量壽經所說彌陀第十八願而往生真土。該宗所立另二種往生,一爲“難思往生”,謂往生淨土所受無量之樂不可思議。系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于彌陀淨土邊地之疑城胎宮,乃依彌陀第二十願而往生化土。以此種自力往生不及上記他力往生之殊勝,故僅謂之難思。二爲“雙樹林下往生”,釋尊之化身于雙樹林下入滅,故以之比喻往生彌陀之化土。即依彌陀第十九願往生方便化土。[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贊卷上、教行信證卷六]
(術語)往生淨土所享受之樂,爲無量不可思議,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樂。又日本真宗所說叁往生之一。謂弘願他力之往生也。從他力回向之信心,得往生于彌陀之真實報土者,非凡夫言說思慮所及,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是第十八願之誓,而大無量壽經所說之往生也。
指阿彌陀佛攝取念佛者往生淨土之誓願。又作攝取至心欲生願、諸緣信樂十念往生願、聞名信樂十念定生願、十念往生願、稱名往生願、至心信樂願、第十八願。系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以彌陀本誓重願之故,凡稱佛名號,具足至誠、深心、回向發願等叁心,願生淨土者,必蒙佛接引。
另據善導之往生禮贊載,願文中之“乃至十念”一語爲“下至十聲”之意,即雖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十遍,亦得往生彼土,且彌陀已成佛,現居彼淨土,其本誓當不虛。惟諸家對乃至十念一語有多種說法,如昙鸾謂此爲無間相續之意念;元曉、法位、玄一等師以此指彌勒發問經所說之慈、悲、護、法等十法十念;義寂則以念即時間之意,謂稱念六字名號一遍爲一念,十遍即成十念,于此念念之中,自然具足慈、悲等十法十念。
日僧源空之選擇本願念佛集謂,雖持戒、誦經、行六度等諸行功德極大,亦可回向往生,然皆不如稱名念佛之功德殊勝,亦無稱名之易行易修,能令障重根鈍之機者全攝于彌陀一切功德中,故唯取念佛一行作其往生之本願。[往生論注卷下、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觀念法門](參閱“四十八願”1640)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衆生往生西方淨土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見四十八願條。 - 陳義孝編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即念佛往生願。
- 梵心居士編
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叁十五願。即誓願所有聽聞彌陀名號而歡喜信受之女人,于命終之後必不再有女像而得往生淨土。其願文出自無量壽經(大一二·二六八下):“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複爲女像者,不取正覺。”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叁十五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複爲女像者,不取正覺。”
凡叁卷。又稱日本拾遺往生傳。日人叁善爲康編。收于大日本佛教全書。系輯錄大江匡房之“續本朝往生傳”所遺漏往生淨土者之事迹,凡九十五人。成書于保安四年(1123)。
(經名)具名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別名普廣菩薩經,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之第十一卷是也。
全一卷。唐代善導著。全稱勸一切衆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六時禮贊偈。又作六時禮贊偈、往生禮贊、禮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冊。以龍樹、世親之禮贊偈爲基礎而訂六時禮贊法,印于日沒、初夜、中夜、後夜、晨朝、日中等六時,行不同之禮贊。如于中夜,誦龍樹之十二禮偈,行十六拜;于後夜,誦世親之往生論偈,行二十一拜。此爲念佛行人之修法。[開元釋教錄卷十叁]
(書名)一卷,唐善導著,五部九帖之一。述爲願往生之禮贊。六時禮贊在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