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金刚爱菩萨之异名。
(术语)以印明惊觉法界之诸佛,曰金刚起。
(修法)密教结界法五种之一。又云四方结。第一结地界之后,第二随其地界量四方周遍金刚墙之作法也。以印契行之。无量寿仪轨曰:“次结金刚墙印。(中略)即成金刚坚固之城。”
又作金刚如来拳、忿怒拳、坚牢金刚拳印。乃四种拳之一,六种拳之一。即以拇指入于掌中,四指紧握作拳状,表
识大金刚智。为金刚界曼荼罗所用。(参阅“六种拳印”1304、“四种拳”1811)
(术语)四种拳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空指者,拇指也。演密钞九曰:“金刚拳,以大指入掌中作拳是也。”[囗@又](菩萨)见金刚拳菩萨条。
寺之异名。又称金刚净刹。系以金刚比喻寺庙之功德,故称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上):“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有十名寺。(中略)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
(术语)寺之异名。亦云金刚净刹。金刚譬寺处之功德,刹者梵语Ksetra,译曰土。僧史略上曰:“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有十名寺。(中略)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
寺的别名。 - 陈义孝编
位于韩国江原道淮阳府
东方,临日本海,为韩国第一名胜。相传为华严经中法起菩萨之住处,故世人尊为灵山。全山分内、外、海、新等四金刚区,山中有数十寺。内金刚有高丽太祖所创正阳寺、新罗文武王所创表训寺、新罗法兴王时真表所创长安寺。外金刚有神溪寺,系新罗时代之古塔,亦为本山最早之寺。全山以朝鲜三十一本山之榆□寺(新金刚)为最著名。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囗@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囗@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1.环绕世界的铁围山。2.须弥山。 - 陈义孝编
梵语vajra-sam!hatana-ka^ya。全称金刚不坏身。以金刚之坚固比喻如来法身之不坏。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大一一·三○七中):“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长阿含经卷四、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
(术语)金刚不坏之身。谓佛身也。涅槃经三金刚身品曰:“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同十曰:“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喻)佛身坚固,好像金刚不可坏。 - 陈义孝编
(神名)具名执金刚神。又名金刚手,金刚力士等。为执金刚杵护佛法之神祇。法华经普门品曰:“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行宗记二上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
执金刚神的简称,又名金刚手,或金刚力士等,即手执金刚杵以保护佛法的神祇。 - 陈义孝编
(天名)见金刚饭食天条。
(菩萨)手执金刚杖,或金刚杵者。又曰执金刚及持金刚。有总别二名。总名者,通一切之金刚众而言。别名者,为金刚萨埵,即总即别名也。俱舍光记十一曰:“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大日经疏一曰:“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参照金刚萨埵条。